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结构特征、解题特点大致相同,当学生熟练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和百分数的意义后,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可从整体着眼,紧扣百分数的意义,借助解答分数应用题中寻求“量”、“率”转化及对应的方法,用统一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同学一看到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就头痛,感到无从下手。就其常犯错误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受整数应用题中“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影响,误以为甲比乙多几分之几,乙就比甲少几分之几;另一种是不能正确判断数量关系,乘法除法分不清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抓住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没有弄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规律。因此我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找准整体“1”,做到量率对  相似文献   

3.
(二)三种基本应用题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有三种问题是不能用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直接解答的,通常称它们为分数百分数的三种基本应用题。由分数、整体“1”的概念可知,任何数量都可作为整体“1”。若以某仓库存放的  相似文献   

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点滴高登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用教学方法是;“标准量已知用乘法,标准量未知用除法。”这种教学模式与学生已学的整数应用题的教学法“脱钩”,易形成教学上的“断层”,造成学生解题方法呆板。为此,我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5.
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而正确地判断单位“1”的量,熟练地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则是解题的关键。下  相似文献   

6.
在帮助学生掌握三种基本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量率对应”的特点,能正确、迅速地解答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理解工程问题的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正  相似文献   

7.
二、数的整除性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数的整除性的应用题,主要是根据题意得出解答方法,没有一般的解题规律。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主要的解题依据是:  相似文献   

8.
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规律大致相同。因此,在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从整体着眼,采取变题引申、扩散收敛的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组织练习,以达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开阔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之目的。下面介绍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设想:  相似文献   

9.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已知条件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常常不尽相同,给解题增加了难度。解题时,首先要看准题目中的“不变量”,统一单位  相似文献   

10.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既是小学数学第11册教学内容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常遇到部分学生不是根据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解题方法、解题思路来解,而是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和“模糊认识”采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解法,出现解题错误,形成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析、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第12册“整理和复习”中,把两者结合起来复习,有利于学生从知识联系上进一步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析应用题的能力。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基础,而确定单位“1”并找出具体数量与分率(或百分率)的对应关系,是解析这两类应用题的思维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是掌握好一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和算法。因此,复习要从基本题入手,由易到难,纵向延伸,掌握关键,理清思路。【复习过…  相似文献   

13.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六年级应用题总复习中的难点。通过复习,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题的关键:即正确判断哪个量是表示单位“1”的量,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较,已知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表示谁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正确列出算式或方程。要使学生在正确解答上述应用题的基础上,能分析综合性不太繁难的两三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分两步进行。一、帮助学生分析、梳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可分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往往要正确分析出题中单位“1”,根据已知数或所求数与单位“1”的关系解答有关问题。正确而巧妙地找出单位“1”,灵活运用单位“1”,可使一些复杂的应用题解答巧妙简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一、巧设单位“1”,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有些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按照常规确定单位“1”的方法解答,思维过程复杂,计算步骤多,错误率高。如果能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巧设题中单位“1”,可以简化解题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下例作说明。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我们应启发学生用多种思路和方法分析、解答百分数应用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才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以六年制小学课本第十一册第77页例7为例,对百分数应用题的多种思路和解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已知条件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常常不尽相同,给解题增加了难度。解题时,首先要看准题目中的“不变量”,统一单位“1”,然后依据转化、对应等思路使问题获解。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百分数应用题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自主建构,使知识系统化.  相似文献   

18.
分数应用题和整数应用题是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分数是在整数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分数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是否存在着联系呢?下面把整数倍数三类应用题和分数(百分数)三类应用题列成表格。通过对右表进行对照比较发现:整数倍数应用题突出的是“倍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突出的是“分数”。如果把整数倍数三类应用题中的“倍数”分别换成“分数”,便分别变成分数(百分数)的三类应用题,其它的条件和问题则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与整数倍数应用题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可以认为.分数(百分数)三类应用题是分别由整数倍数三类应用题扩展延伸而来的。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将数学基本思想列为"四基"之一。波利亚曾说过: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意味着解题"。解题首先必须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而数学思想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构建解题思路。《课标》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相应地,新教材中也不再单独设立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的章节,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这说明教材并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通过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注重方法指导,优化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教学完毕时,可进行如下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设计:复习要求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沟通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联系,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