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程序公正已经成为司法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程序决定正义”已经是法学界的共识。本文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公正原则,并对程序公正原则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程序公正”观最早产生于英国,是英美国家的一项法治原则,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各项法律程序中,也要确立程序公正原则,在民事诉讼中也不例外,笔者在此欲探讨在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实现的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是诉讼公正的主要内容,是法本身的要求和依法治国的要求。民事诉讼程序公正包括程序规则的公正、公平、合理、当事人地位平等,诉讼程序公开,法官中立及当事人意思自治。保障民事诉讼程序公正需理顺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关系、法院和其他国家机关和组织的关系、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以及法院内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在民事证据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及其实体权利的确认,因此在诉讼法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提出了极富价值的法理解说。举证责任所蕴涵的价值意义,包含实体公正、程序公正、诚实信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3 名词解释题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被害人 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立案管辖 管辖 审判管辖 地区管辖 专门管辖 回避 自行回避 申请回避 指令回避 辩护权 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 委托辩护 证据 物证 书证 被害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 检查笔录 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 言词证据 实物证据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强制措施拘传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拘留 逮捕 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 不立案决定 侦查 勘验和检查 人身检查 侦查实验 搜查 鉴定 通缉侦查终结 起诉 公诉 自诉 审查起诉 不起诉 第一审程序 法庭审判 简易程序 判决裁定 决定 二审终审制 第二审程序 上诉抗诉 上诉不加刑 死刑复核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申诉 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 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6.
公正是国际普遍公认的一项司法原则,效率也是各国所追求的诉讼价值。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存在着矛盾,即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在协调两者关系时应该做到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笔者探索了我国民事诉讼价值协调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直接、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对法官查清证据,进而查清事实,公正判案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但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此仍规定不力,缺乏具体落实措施。为此,有必要完善现行刑事审判直接、言词原则,一是规定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二是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措施;三是建立规范的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1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代理人辩护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管辖立案管辖 审判管辖地区管辖专门管辖回避自行回避申请回避指令回避 辩护权自行辩护指定辩护委托辩护证据物证书证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检查笔录原始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实物证据直接证据间接证据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附带民事诉讼立案不立案决定侦查 勘验和检查人身检查侦查实验搜查鉴定通缉侦查终结起诉 公诉自诉审查起诉不起诉第一审程序法庭审判简易程序判决裁定决定二审终审制第二…  相似文献   

9.
1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代理人辩护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管辖立案管辖审判管辖地区管辖专门管辖 回避自行回避申请回避指令回避辩护权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委托辩护证据物证书证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检查笔录原始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实物证据直接证据间接证据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附带民事诉讼立案不立案决定侦查勘验和检查人身检查侦查实验搜查鉴定通缉侦查终结起诉公诉自诉 审查起诉不起诉第一审程序法庭审判简易程序判决裁定决定二审终审制第二…  相似文献   

10.
直接、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对法官查清证据,进而查清事实.公正判案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但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此仍规定不力,缺乏具体落实措施。为此,有必要完善现行刑事审判直接、言词原则。一是规定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二是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措施;三是建立规范的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民事诉讼法价值、目的、构造所决定的,体现了民事诉讼当中,对民事诉讼活动的进行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应包括:法院审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平等原则;辩论原则;调解原则;处分原则。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生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权主义民事诉讼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制度以客观真实为归宿,以“有错必纠”为原则,以应然范畴替代现实规范,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宪政理念、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化背道而驰,也与当前审判方式改革主流观念格格不入。因其存在根本性结构缺陷,故而必须进行基础性重构。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角度而言,法官自由裁量权与民事诉讼的关系主要包括案件类型、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关系。在不同类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法官享有不同的自由裁量权;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方面赋予了法官以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又是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重要的指导原则;民事诉讼基本模式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运行的结构性空间,不同模式下法官自由裁量权运行状况不同,同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行状况也是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4.
民事审限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制度,设立该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裁判权力,提高诉讼效率。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对民事案件审限的基本框架都作出了规定,但在内容设计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采用价值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审限制度在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中的运作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调研得到的资料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民事审限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反思,最后就一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是一项基本的诉讼制度,它是维护程序和实体公正,提高审判效率的一项保障制度。其内含的价值和功能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有利于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二、谋求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之间的合理平衡;三、维护司法的终局性。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是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活动。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彼此在诉讼中的地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民事诉讼的体制性问题。如何调整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关系,是每一个国家民事诉讼法必须解决并加以规定的基本内容。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以及诚实信用原则,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举证责任的分配则是核心的核心。其分配原则主要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及其补充——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原则的地位和科学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议和责难。因此,从哲学的层面,深入分析并提出这一原则应有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将对民诉法的正确运用和贯彻实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审级制度的产生和设定与诉讼效益这一价值目标密切相连。诉讼效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审级制度是否科学与文明的重要尺度之一。科学的审级制度能够达到诉讼效益。诉讼效益对审级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审级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效益危机。重构审级制度已经成为必然。重新界定四级法院的性质和功能,使其有机运行,提高诉讼效益。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建构多元化的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审级制度是诉讼程序民主化的体现,体现着程序公正的价值理念。现阶段我国民事审级制度存在的弊端,非二审终审制度本身的问题。二审终审制作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的基本制度具有合理性,但应改革与其配套的其他制度:对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的设置进行改革;优化中级法院法官的配备;改革民事审判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民事协议管辖制度的检讨与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意思自治原则为理论基础的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应体现公正与效益的价值理念,但我国的协议管辖制度却内存不能反映这些价值和国际趋势的结构性缺陷,外无效力的刚性保障。因此,应予以检讨与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