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西方师生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看法。“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成为最早出现的关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儿童中心论”突出儿童的主动性,主张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标志着西方师生观开始由“教师中心论”向“儿童中心论”的转移;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师生“对话”则实现了师生观从“中心”到“对话”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人类中心论与现时代的生态危机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中心论否定自然的独立价值,这种思想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使生态系统恶化。而生态中心论认为我们应该无条件地承认自然界的独立价值,保护自然物种的多样性,这是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3.
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动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宇宙人类中心主义、神学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且认为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类中心主义所引起的,对此,笔者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非人类中心论在批判人类中心论的基础上,分别从道德关怀的对象、自然价值的主客观性、人类的道德义务等方面建立了截然不同的理论。本文分别对几个与“非人类中心论”相关的概念、“非人类中心论”的哲学基础、“非人类中心论”的思维角度进行了剖析,以此说明“人类中心论”、人本主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关键原因在于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即“人类中心论”。搞好环境保护的关键是要首先反思“人类中心论”,形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第一,自然就是自然,不是人类可以任意索取的“宝库”;第二,人类永远不能,也不要尝试去征服自然;第三,承认自然界的独立存在,用自然来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中的反中心论否定“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它强调师生间应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需要理解的对话,需要真情的对话.“对话”实际上就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合作、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互惠式关系.师生通过理解的对话,真情的对话,合作探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的品德情操.教师把握好与学生对话的原则,能温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人类中心论,是人类对自身及其与生存环境关系认识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人类中心论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并促进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人类对外在一切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是以对人类自身的利害关系程度进行的,也即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新人类中心论是在吸收和继承旧人类中心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批判并摒弃了其中极端个人主义的动物贪欲本能后,主动培育和提高个人的环境道德水准,善待生存环境,主动承担环境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现代环境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里,各种冲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危险,在人类自我超越的基础上一种新的共处方式尤为需要。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性的局限提出应超越现代性,主张建立一种后现代的世界观,重建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以摆脱生态危机和战争尤其是核战争的危机,超越机械的、家长式的、欧洲中心论的、穷兵黩式的世界,以建立世界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人类中心论,是人类对自身及其与生存环境关系认识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人类中心论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并促进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人类对外在一切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是以对人类自身的利害关系程度进行的,也即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新人类中心论是在吸收和继承旧人类中心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批判并摒弃了其中极端个人主义的动物贪欲本能后,主动培育和提高个人的环境道德水准,善待生存环境,主动承担环境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现代环境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蕴涵着独特的生态哲学理念:它整合和创新人类中心论、生命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理论;它认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价值的,人类应当担负着维护自身利益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双重责任。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罗尔斯的《正义论》进行了多视角的解读,但是,很少有人对《正义论》中的“善”进行阐释。“善”是一个古老的基本哲学范畴,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哲学家们就对“善”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伦理学思考和诠释。但是,他们都没有把善置人于社会关系中来理解。而在《正义论》中,罗尔斯从社会关系中来把握善,把善理解为合理期望的理性善;有词典式序列的基本善和基于社会结构中的社会道德善。当然,罗尔斯的社会道德善仍然没有离开它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历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残疾人体育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的临近以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残疾人体育将不断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对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作一个回顾,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勰提出的风骨论,由于意义重要,引起人们隆重而热烈的讨论,形成诸家的种种说法。从诸家说法中抽绎出共识,以求对“风骨”概念进行诠释。“风骨”概念是抽象而非形象的,模糊而非清晰的,宽泛而非狭隘的,统一而非对立的。总之,“风骨”应是一种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出入说”,各家向来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试从王国维的悲剧观角度重新阐释他的“出入说”,论证这两个方面的紧密相关性,寻求蕴涵在其“出入说”中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10年代末"第二代人权"获国际认可,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中国人在人权斗争中较早地摄取了"第二代人权"的理念,并努力将其转化为法定人权,中国的人权运动与人权理论由此获得迅速发展。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华苏维埃是当时摄取和实践"第二代人权"理念的典范,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立党宗旨。  相似文献   

16.
社会需要和谐,社会和谐需要道德。道德如何才能为人们所接受?理学家以宇宙的最高本体“天理”为建立社会道德的外在的终极的权威,以人的“本心”为内在的道德源泉,以“天人合一”即人的“本心”与“天理”的贯通,熏陶、约束和规范“人欲”,力图达到社会和谐、民富国强的目的。重新审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对其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考察和现代性的解读,对于今天我们开启道德源泉,构建和谐社会,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我们作为高校的馆员要为教育事业多做奉献,就必须践行"三个代表"、履行馆员职责,努力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先进文化的发展而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做出无私的奉献.  相似文献   

18.
人性与兽性的较量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永恒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巴尔扎克作品中出现的“人生论”、“宗教观”等思想进行探索,剖析人性的弱点,揭示产生人性“顽疾”的社会、时代背景。文章说明,发育不良的社会导致了人性的自我背叛、人格的自我崩溃。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邓小平理论一样,它自身也有相对独立的体系结构。其主题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鹏运作为晚清词学大师,于词坛之作气起孱、开疆拓土,是以“重拙大”为理论武器的。由于资料限制,极少有人谈及王鹏运对“重拙大”开山采铜之功。王氏是“重拙大”的发明者。王氏“重拙大”论包括用笔与托旨两方面的内容,即运笔的力量、气概;情感的真质,题材与寓旨之大。“重拙大”的流播影响后世既深且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