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偏见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 ,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性别偏见是社会中普通存在的一种现象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 ,性别偏见主要存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大众传媒之中。一、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偏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对儿童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一项调查表明 ,父母给孩子买玩具时是男女有别的。 5 7%的父母给女孩买娃娃之类的玩具 ,而给男孩买这类玩具的只占 11% ,5 9%的父母给男孩买刀枪之类的玩具 ,只有 18%的父母给女孩买这…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偏见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主要指道德生活中对人(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品质、人格等所持有的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看法与态度;它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民族、群体及其成员之中,其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但以往学术界对此未曾引起重视。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首次论述了道德偏见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消除或减少道德偏见提出了基本对策,对重建道德规范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偏见是一种不公正的看法与态度,本质上是一种事先就有的判断。偏见有肯定倾向的,也有否定倾向的,人们一般讨论的是否定倾向的偏见。偏见尽管属于心理现象,但它常常会导致歧视行为,其危害不能小觑。班主任比起任课老师来,  相似文献   

4.
偏见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错误信念,这种信念对人类认识的消极作用表现在,它妨碍着认识的进程。它使人们在认知世界时,面对思维对象不是依据科学地分析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而是根据已有的成见提出一些错误的见解.从而.使人们的认识出现偏差。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偏见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偏见是如何影响人们的逻辑思维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弄清偏见和人类思维的关系,达到减少或克服偏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见现象在教育实践中时有存在,是教育教学中的大忌。本文从社会认知、社会态度角度朱认识教师偏见;探讨了教师偏见的成因、类型及其后果;分析了当前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偏见类型及表现;强调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避免产生或消除教师偏见,为学生的成长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以期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教师偏见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教师,大家都清楚地知道:人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人们所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到完全雷同的一对叶片;人海茫茫,教师找不到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自然也就寻不见对任何学生都适用的教育方法.很多教育失误都是由对学生的偏见引发的,我们所理解的"偏见"就是用旧框框、不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人、物或形势.显而易见,教学偏见就是指与教学相关的偏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对学生采取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偏见现象由来已久。教师偏见主要表现为期望上的差别对待、指导时的因"才"施教、评价时的褒贬不均和反馈时的态度不一。基于正义原则,从理性角度可以将偏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消极的偏见损害了教师威信,破坏了教育公平,拉大了学生发展的差距。积极的偏见既促进了优秀学生的继续成长,也照顾到了弱势学生的利益,有助于教育走向公正。作为教师,应以尊重差异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指导学生的理论依据,以退位思考作为教师教学的必然抉择,以关怀弱者作为教学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认知偏见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认知偏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探讨了社会认知偏见的本质、特征、分类、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分析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错误思潮;强调了在多民族地区,加强民族团结,避免产生或消除民族偏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管理评价中,偏见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影响着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制约着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评价偏见一般表现为认知偏见、情感态度偏见和数据偏见。其成因甚为复杂,评价者个人内在的价值歧异、知识局限、认知风格、狭隘经验、人格偏差和外在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文化特征等都与评价偏见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认识到自身偏见的存在,对学校管理进行综合研判,提高评价的专业性,加强与评价对象的接触,是减少偏见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男女生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忽视学生性别差异的现象,存在着性别偏见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性别心理特性的偏见;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教育科学中的性别偏见.要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关注性别差异,实施"因性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往往形成关于学生的各式偏见。对于这些偏见不应无视、更不应拒斥,反而有必要将之整理为一种公开的知识。从形成看,教师课堂评价偏见通常源于"评价理念—评价实现"进程中具体环节和维度的偏差和误判。从效应看,教师课堂评价偏见对学生造成的负性影响主要包括投射效应、标签效应、晕轮效应和权威效应。教师课堂评价偏见的矫正在于使评价靠近学生而非把学生"框入"评价,对教师课堂评价知识与理论进行查漏补缺,课堂评价范式从"经验式评价"向"证据式评价"转变,课堂评价策略选择与运用从随意性过渡到专业性以及教师凭借课堂评价倾向反思实现评价行为优化。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感知偏见,如因分数评价学生、因性格评价学生、因家庭出生评价学生、因印象评价学生等。这些感知偏见很多时候是教师的一种无意识行为,但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矫正这些偏见。  相似文献   

13.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的是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或对该管的事情,看见了装没看见.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态度是不足取的.可是,对待孩子的不足、缺点以及错误,有时却不妨"闭一只眼睛".我在班级管理中就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常认为他人对自己存在偏见,却又往往不承认自己对他人也有偏见。此种对偏见的"偏见",值得我们警惕。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偏见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必然。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提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所驱动的,而利益观点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  相似文献   

15.
评价偏见涉及考试的公平性,是由经济、教育、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评价偏见的类型包括平均分差异、题目功能差异、错误解释成绩、性别或种族内容、内容和经历不同、选拔决策采用的统计模型、错误的标准测量工具等造成的评价偏见。评价偏见不仅影响考生个人发展机会,而且危害社会公平。鉴别评价偏见可用审判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对美国评价偏见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考试,促进考试公平。  相似文献   

16.
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相比主流文化,人们对亚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存在一定的偏见。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特点、性质、表现形式进行比较,纠正人们的一些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认知: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认知是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研究的核心是社会心理信息如何加工及其潜在机制.社会认知研究曾出现过"冷""暖"两种基本取向,其隐喻也经历了从把认知者当作"朴素科学家",到把认知者视为"吝啬认知者"再到把认知者当作一个"目标明确的策略家"的转变.社会认知领域主要对刻板印象、社会态度、社会偏见以及社会歧视等社会心理现象进行了研究.必须要规避或消除这些消极的社会心理现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消除社会偏见;增加群体之间的接触和沟通以克服刻板印象;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以消除社会偏见;消除社会冲突以形成积极的社会情绪;完善社会制度以消除社会歧视,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职业态度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从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以及职业整体和职业属性分维度两个层面,探讨应用型高校师生对专业技术类和服务类职业的态度。研究表明:高校师生对服务类职业的外显职业态度整体上均存在显著的职业偏见;高校师生对服务类职业的内隐职业态度存在差异,学生在整体上有显著的内隐职业偏见,而教师在整体上没有内隐职业偏见,仅在"收入性"维度上存在内隐职业偏见。基于此,在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养成高校师生正确的职业态度,高校和教师都应做出必要的调整,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概率认知常常表现出各种错误,且这些错误常常十分顽固而难以消除.结合笔者以往的实证研究,以学生概率认知中4类常见的错误(概率不可预知、代表性启发、等可能性偏见、模糊的样本空间)为例,从知识基础、思维水平、直觉经验等视角对上述错误的潜在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教师的教学改进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儿童语言、文字的习得规律是建立在儿童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语言生态环境与社会群体成员的社会语言态度等因素基础上的。因此,依照不同的社会语言生态环境和社会群体成员的社会语言态度为儿童建立不同语言模式的学校,就是遵循儿童语言、文字的习惯。双语教学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