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正在为孩子挑选玩具时,你是否发现女孩玩具和男孩玩具泾渭分明?给孩子挑选玩具需要严格按照性别来吗?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科技学院助理教授林竖美表示,所谓的女孩玩具和男孩玩具是一种误区,父母不要过于纠结玩具的"性别"。比如,烹饪玩具并不会让男孩变得女性化,这只是允许孩子通过模仿过程学习。再比如,有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2.
性别偏见从孩子出生那刻起便存在——女孩的衣服几乎都是粉红色系的,男孩的几乎都是蓝色系的;男孩的玩具是机器人,车等,女孩的基本都是玩偶;在学校里,从老师的言行到课本的内容都在暗示男孩跟女孩是不一样的。有人会说,男孩跟女孩本来就不一样,区别对待是正常不过的事情。那只是成年人固化的思维,而小孩是没有性别概念的,成年人如果一开始就对他们灌输这种观念,很可能会限制了他们将来的发展。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玩具店,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暗示都会对儿童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性别差异及其原因1.社会因素从出生开始,家庭和社会就对男孩和女孩朝着不同的预期方向施加影响。孩子们的生理性别一旦被确定,就有了性别特征之分,穿上有性别特色的衣服,玩不同的玩具,被期望发展成为由生理因素决定的角色。男孩被灌输要成为男子汉,女孩被灌输要成为温柔善良的女人。男孩的父母要求他们要竞争、要有所作为、要有忍让力,而女孩的父母强调她们要懂得沟通交流技巧,会表达情感。男孩被鼓励有进取心、有冒险精神、要果断;而女孩的行为被认为应该是温柔贤惠的。  相似文献   

4.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 ,家庭教育职能弱化、学校代替家庭承担“照管”未成年人的职能、家庭教育“学校化”以及学校教育“家庭化”之类的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致使教育出现了一个怪圈 :学校里的教师费力地一步步给学生补着“扫地”课 ,家里的父母忙着请家庭教师给孩子加文化课。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各自的分工和任务不明确 ,那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作用都会被削弱 ,甚至被抵消 ,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进一步说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是为了两者更好地合作。因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本文试图探讨家庭教育和…  相似文献   

5.
父母们可以看到,孩子从2~3岁开始渐渐注意到人类性别上的差异。不过无论男孩或女孩,一般来说,幼儿期的孩子不会对自己的性别表示出多大的关注。况且5~6岁的男孩女孩在体力上和能力上本没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导致男孩和女孩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周围环境、家庭、媒体(书、刊、电视等)的影响,其中又以父母的影响最为直接。这里,我们不妨就父母常见的态度与言行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6.
现在,虽然绝大多数父母已克服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认识到男女都一样的道理,但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女孩进行种种限制,把男、女孩的活动范围视为两个相对立的‘禁区’,不让女孩向男孩的‘区域’越一步。男孩似乎生来就占有了整个世界,而女孩则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尤其是在购买玩具和组织游戏时,对女孩的偏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玩具是儿童的伙伴,它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开启儿童的智慧,锻炼儿童的运动机能,灌输给儿童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对儿童的社会化大有帮助。因此,给孩子一件好玩具,无异于给孩子一把通向社会大门的钥匙;而不符合儿童天性的玩具,则有可能将孩子引向歧途。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玩具,买什么样的玩具给孩子,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孩子的个性各不相同,给孩子的玩具也应因人而异;男孩女孩性别不同,玩具也应有所不同。从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角度出发,给儿童的玩具一般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谈到两性之间的差异,似乎谁都变成了专家。可是与大多数人相比,乔治·拉扎勒斯则显得更加专业一点。尽管他没有正式研究过这个课题,但这名纽约市的儿科医生曾与无数儿童打过交道,毕竟孩子与成年人相比更善于表达他们的天性。例如,有个女孩的父母要以没有“性别偏见”的方式养育她,以免日后阻碍她踏上成功之路。在她三岁的时候,父母让她远离洋娃娃,反而给她买玩具卡车。女孩躲到卧室里去玩,当父母查看时却发现,她睡觉时把卡车裹在被子里。女孩说:“嘘!别吵。它们正在睡觉。”前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因为暗示说,哈佛大学理工…  相似文献   

9.
美国遗传与体外受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推出了一项新技术,此项技术可任人选择生男生女。这些科学家称,使用一种机械精子分离器,93%的出生婴儿的性别能让他们的父母如愿以偿。共有199对夫妇参与了遗传与体外受精研究所的这项研究。这些夫妇都想要女孩,大多数情况是,他们已经有了一个男孩或全是男孩,想要一个女孩以平衡家庭的性别比例。还有一些夫妇带有某种疾病的遗传基因,而且这种疾病只会遗传给男孩。爱德华·F·富格尔是遗传与体外受精研究所的生育专家。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精子分离器帮助人们在卵子受精之前选择婴儿的性别。这…  相似文献   

10.
儿童对父母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新型家庭暴力,在国外其发生率为5%-18%。男孩对父母的暴力行为要显著多于女孩,母亲多是儿童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家庭的经济地位、是否有伴侣间暴力、父母对儿童是否使用暴力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与儿童对父母的暴力行为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年轻的父母出于对子女溺爱心理,给儿子穿花衣,扎小辫,穿裙子,扎耳朵眼,甚至起个女孩的名字。每当家中来客或家人团聚时,还时常问孩子:“你是男孩女孩?”当孩子说自己是女孩时,逗得全家人大笑一番,孩子也因博得众人的欢心而洋洋得意。相反,也有些父母可能是由于重男轻女思想作怪,将女儿着男装,起男孩名字,给些刀、枪、棍、棒类的玩具,按男孩教养,并期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强壮、勇敢、阳刚之气十足的孩子。乍看  相似文献   

12.
浙江海盐读者刘青我们一家三口逛商店,女儿看到喜欢的玩具就想买,我说:“不行,你的玩具够多了。”她爸爸却说:“她喜欢就给她买吧。”这样的管教矛盾,我家常发生。我想,对女儿的管教,我们夫妇俩总是不能一致,对孩子的发展肯定不好,我该怎样做呢?类似的情景在许多家庭中随处可见,为了孩子的一件小事,父母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这种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使孩子无所适从、患得患失、爱钻空子。本期,杭州全能亲子学校的父母亲们,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性别因素与儿童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儿童的性别与儿童教育关注儿童的性别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意义有一定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男性偏好”,重男轻女成为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尚在母腹中的胎儿便引起了家庭对其性别无尽的思索。尤其在农村,“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个问题意味着家庭对这个孩子的欢迎和期望程度,决定着孩子出生后母亲在家中的地位和命运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决定着孩子将获得怎样的发展支持……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孩子在家庭中的惟一性大大简化了由其性别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欣喜的父母仍不免依据孩子的性别去为孩子创造各种环境、设计孩…  相似文献   

14.
有问有答     
孩子热衷于买路边小玩具怎么办? 我儿子今年七岁,上小学一年级,特别爱车、奥特曼之类的玩具。儿子上学后,我觉得孩子应该把注意力转到学习上,玩具也就买得少了,特别对于那些学校外面小摊上的小玩意,我认为并不适合孩子玩,一般也不会给儿子买。儿子班上同学经常去买此类玩具,让他特别羡慕,经常要求我给他买。对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学阶段的男生比例日益降低,中小学校几乎成了女孩的天下,男孩在学校里被严重边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者对性别差异的忽视,应试教育限制了男孩特长的发挥,家庭教育苍白无力。男孩将是未来家庭的父亲,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男孩逃离学校的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男孩喜欢上了女孩.男孩出自寒门,可女孩却家庭富裕.男孩和女孩的好朋友是老乡,通过老乡,男孩得知女孩非常喜欢吃"黄瓜炒鸡蛋",男孩也偷偷地在食堂里观察过她几次,只见她每次都买那个菜,但都只吃一口就再也不吃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家长尝试利用家庭资源探索培养幼儿良好分享的行为。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家庭中幼儿的分享行为,我们有以下发现。在物质分享方面,同年龄段中女孩主动分享的比率高于男孩。女孩主动与同伴分享游戏时的器械、游戏时的玩具,主动让同伴使用自己的彩色笔、剪刀等用具,有好吃的东西时,也主动与同伴分享;相比之下,男孩在玩具、用具、食物等物质分享方面的主动性较女孩较差。无论是男孩或是女孩,食物分享方面的比率高于玩具、用具分享方面的比率。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8.
论儿童玩具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进 《教育导刊》2006,(7):11-14
对于大多数游戏而言,玩具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没有它,游戏不能进行。在现代家庭中,买玩具是育儿过程中父母普遍的消费行为,而费用之高、用心之苦,几乎是年轻父母们皆具的体验。他们常常:不断给孩子买新玩具,什么时髦买什么,要什么买什么;把玩具给了孩子就不管了,好象完成了一件任务;非常害怕孩子将玩具玩坏,不但谨慎地收好,而且不让别人家的孩子看见;迷信商家和专家推荐的玩具,认为只要给孩子玩就能让他得到各种发展的机会;越复杂的玩具越好,越漂亮的玩具越好;……玩具是物,而不是人,因此,它永远不能成为我们的目的。将物视为目的,是异化的…  相似文献   

19.
父母教育卷入对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者的重视,同时,愈来愈多的研究者和机构将提升父母的教育卷入作为教育干预的重要手段,以促进受干预儿童的学业成功和心理发展。识别出可能影响父母教育卷入的因素是有效增强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的关键性环节。本研究探索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男孩和女孩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预测性因素,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显著预测男孩和女孩父母的教育卷入水平,女孩父母的工作时间显著负向预测其教育卷入水平。在考虑了独生情况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后,父母心理因素中的父母角色活跃信念、学校效价、感知到的知识技能和感知到的时间精力仍然能够显著预测男孩父母和女孩父母的教育卷入水平。本研究表明,相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心理因素是父母教育卷入更为重要的预测源。  相似文献   

20.
染色体如此奇妙,XX还是XY就区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别:男孩和女孩!6岁男孩的房间:架子上放着一双厚底球鞋,一面墙上贴着恐龙壁画,床头一个装有数千个(有一点儿夸张了)奥特曼玩具的显眼的箱子,一大盒拼图,一大抽屉整齐的木头建筑积木……6岁女孩的房间:一个装满了绒毛动物玩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