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一九八○年蔡焕宗在哈特福德获得双杠冠军(9.9分)之后,在一九八三年布达佩斯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青年选手楼云获得世界双杠冠军(9.95分;10分)。近几年以来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先后显示出了在双杠技术上的优势。当然,我国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鞍马,自由体操等项都曾多次屡建显功。但是我认为双杠技术的潜力很大,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待探索和挖掘。更为众所周知的是双杠下法动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什么发展。在22届双杠单项决赛的8名选手中有6名运动员采取了后空翻两周下。复合型空翻转体的技术在双杠上仍然没能真正攻下来。故而,展望今后几年双杠的技术将会有较大的变革,从目前技术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沈剑的基础教育和训练申丕高沈剑是我国优秀的体操运动员,1992年至1995年曾四次获全国体操锦标赛单杠和双杠冠军;1993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比赛中,占胜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独联体的谢尔博获单杠冠军;在1995年10月于日本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上...  相似文献   

3.
双杠是我国开展较为普及的体操项目之一,至今在一些厂矿、学校、部队的广场上,都设有双杠器械供广大群众锻炼身体。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廿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李月久,亦曾获得过第五届体操世界杯赛的双杠金牌。但从八一年上半年昆明赛区和下半年南昌全国锦标赛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现提出来供商榷。一、规定动作今年比赛使用的是国际体操联合会公布的1981—1984年男子体操规定动作。也是我国第五届全运会及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奥运会的规定动作,要连续使用多年。因此研究这套动作很有必要。参加  相似文献   

4.
双杠运动在过去若干年中曾一度是我国体操健儿的特长项目,如鲍仍健、杨健民、蔡焕宗、李月久等等,均分别获得过国际比赛的双杠冠军。但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教练员、运动员偏重了单杠、鞍马等项新技术的发展,而有些忽视对双杠新技术的研究和训练,致使双杠技术在国际、国内  相似文献   

5.
1994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比赛述评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詹健唐山师范专科学校张玉刚山东省体委郭树江男子双杠是我国体操的强项,优秀体操运动员李敬曾多次获得双杠世界冠军,为我国争得荣誉,那么我国少年运动员双杠技术水平如何呢?这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弧形上转体180°是1985年—1988年奥运会双杠规定动作中的上法。在体操比赛中高质量地完成上法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纵观1985年第2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规定动作的比赛,我国运动员完成双杠规定动作上法的质量与世界强手相比是有差距的。此外,从1986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的比赛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体操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欧洲体操锦标赛于1987年5月21日至24日在莫斯科举行,参加男子比赛的有26个国家,66名运动员。比赛只进行全能和单项比赛,每个国家最多参加3名运动员。男子比赛结果是,苏联运动员包揽了全部冠军。全能冠军是苏联二十一岁的运动员留金,他还获得了自由体操、鞍马、双杠、单杠四个单项冠军,跳马冠军由苏联老将科罗廖夫获得,吊环冠军由苏联名将莫吉里内获得。全能亚军为科罗廖夫,第三名是匈牙利老将古佐金。民主德国的老将克洛尔在全能赛中,自由体操和双杠两项  相似文献   

8.
四、我国体操和技巧运动员荣获世界冠军统计自1979年以来,我国体操运动员在所参加的4次世界锦标赛、2次世界杯赛和1次奥运会中,总共8人获得过23项冠军。自1981年以来,我国技巧运动员在所参加的3次世界杯赛中,总共30人获得过24项世界冠军(第5届女子单人全能系黄瑞芬和姚志华并列夺冠,计作2项)  相似文献   

9.
1981年全国体操分区赛(上海赛区)期间,我们对参加双杠自选动作比赛的11个单位、61名运动员进行了现场观察和统计。经过分析认为,近两年来,由于全国体操界的重视,双杠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成套编排方面出现了一些比较新颖的连接技术。例如取得本赛区双杠冠军的李月久,成套包括7个C组难度。开始由长振屈伸上向后分切—后回环倒立—挂臂前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美国体操运动飞快地发展起来,一些优秀体操运动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像一流的运动员托马斯曾经夺得过单项世界冠军称号。他在22岁时就获得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和个人全能第六名。在1979年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又取得了男子个人全能第二名和自由体操、单杠两项冠军。捷克体操专家阿·巴兹杰尔曾经在1978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收集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某些训练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由“国际体操名人殿堂”主办的评选年度世界最佳男女体操运动员已有4年历史了。每年根据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挑选出3名男运动员和3名女运动员作为候选人。2005年最佳男女体操运动员,是邀请全世界的体操迷和体育新闻工作者在网上公开投票而产生的。在第10届“国际体操名人殿堂”的发布会上,国际体操名人殿堂执行主席宣布:富田洋子(日本)获得2005年世界最佳男子体操运动员殊荣;柳金(美国)获得最佳女子体操运动员殊荣。被提名的2005年度最佳男子体操运动员候选人是:库切拉(法国)、海波里托(巴西)和富田洋子(日本);最佳女子体操运动员候选人是:梅美儿(美国)、柳金(美国)和程菲(中国)。这6名选手在2005赛季都取得了不俗战绩:富田洋之夺得了墨尔本世锦赛男子全能冠军;海波里托在世锦赛上夺得的男子自由体操冠军(不仅是巴西第一个男子体操世界冠军,也是南美人首次获得该项殊荣);梅美尔和柳金则分享了世锦赛女子全能的冠亚军,后者还夺得了平衡木和高低杠的金牌;程菲获得了世锦赛的跳马金牌。(译自www.intlgymnast.com 2006年5月4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李月久1981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获得了自由体操世界冠军。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得了荣誉,提高了我国体操运动在国际体坛的地位。为了今后我国体操运动员在单项、全能、团体比赛中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夺取更多的冠军,本文对李月久获得自由体操世界冠军之首的训练计划制定、动作设想、训练安排、加以总结研究。供同志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曼 《新体育》2009,(9):36-36
1979年12月她在美国沃斯堡举行的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以难、新、美的全套动作取得19.825分的优异成绩,与原民主德国名将格瑙克并排登上了高低杠冠军的领奖台,成为中国在世界体操比赛中首次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当时她年仅15岁,是中国体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1984年,在洛杉矾第23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她以其“绷杠后空翻转体360°下”的独创动作和高质量的成套表演,夺得高低杠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体操奥运会冠军,这一独创动作被称为“马燕红下”,也是第一个以中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当代世界体操技术的发展飞速,国内外体操强队日见增多,好手辈出。因此,各种大赛竞争激烈,战绩接近。如1983年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体操健儿经过奋力拼搏,才仅以0.1分险胜苏联队夺得男子团体桂冠。在强手云集的第七届世界杯体操赛中,竟在男子全能、吊环、双杠和跳马决赛中出现四项并列冠军。在刚刚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中,世界跳马冠军楼云也仅以0.075分险胜方敏夺得金牌。为此,广大教练和运动员对如何掌握取胜的法宝定必倍加关注。体操规则要求和多年比赛经验证明,若想在跳马比赛中以优异成绩力挫群英,必须拥有两个以上带“O”的高难D组动作,并以先进的技术完美的完成动作,以及必不可少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新体育》2008,(7):55-55
世界冠军5月15日,2008年国际体联体操世界杯中国站比赛在天津结束。中国选手程菲获得平衡木,女子自由操和女子跳马三项冠军:杨伊琳获得高低杠冠军;李小鹏获得双杠冠军;肖钦获得鞍马冠军;陈一冰获得吊环冠军;朝鲜选手李思光获得男子跳马冠军;日本选手内村航平获得男子自由操冠军。  相似文献   

16.
双杠向后大回是我国运动员首创的一个有生命力的难度动作。继1978-1982年日本选手监物·具志坚先后使用大回环类动作,夺得世界比赛的双杠桂冠之后,该类动作的发展,仍经久不衰。我国运动员许志强在1987年荷兰鹿特丹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世锦赛上,把向后大回环转休360度编入自选套路,使全套动作锦上添花、别具风格获得双杠自选动作比赛的满分。又一次充分显示了该类动作的生命力。体操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显著的规律:从一个难新动作问世,经过各国运动员一段时  相似文献   

17.
在第2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我国男子体操队获得了团体亚军和六枚单项奖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与苏联队相比,双杠是我们的弱项,同时缺少像苏联那样高水平的后备力量。本文以世界优秀运动员和我国少年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赛现场和电视录像的观察统计材料,  相似文献   

18.
<正> 自一九七八年斯特拉斯堡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日本监物以双杠大回环这一创新动作获得该项冠军之后,双杠大回环已成为新的潮流动作。它的出现不仅丰富双杠杠下动作的内容,而且使双杠动作的类型在结构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双杠器械的特点,把绕横轴旋转的单杠回环动作巧妙地、创造性地进行了移植,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创新。因为这一悬垂前摆类型动作起伏大,变化多,惊险优美而且符合规则的要求。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双杠大回环动作出现较早,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目前已能完成双杠大回环转体180度成倒立,大回环后空翻成悬垂,大回环接  相似文献   

19.
明星档案     
《新体育》1997,(9)
张津京,1977年11月1日出生,北京人。身高1米65,体重54公斤。现为中国男子体操队主力队员。 5岁开始在什刹海体校接受体操训练;8岁入选北京市体操队,师从教练白远韶;11岁进入国家队;18岁成为世界冠军。 1989年第2届全国青运会获双杠冠军;1995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获全能第2名、双杠第1名、单杠第2名;1995年为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团冠军、个人全能第8名、单杠季  相似文献   

20.
<正> 双杠,曾是我国擅长的项目之一,在多次世界大型比赛中曾取得优异的成绩。如蔡焕宗在哈德福特抗奥赛中获得双杠冠军,李月久获得一九八0年世界杯赛的双杠第一名。在其他一些国际性和世界中学生体操比赛中,我国一些优秀选手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双杠的动作技术上也进行了一些可贵的创新。七十年代体操技术得到奇迹般的发展,新动作、新技术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从而给一些项目带来了根本性的技术突破,使该项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如单杠出现的高腾越和单臂的技术;鞍马的单环,托马斯全旋及变化无穷的转体移位等;跳马的两次翻转;吊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