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把“从心所欲,不踰矩”作为人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即内在的“仁”。“不踰矩”即外在的“礼”。文章论述了“仁”与“礼”之间内转与外推的关系,其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是可互相建构,互相转换的。“仁”的实现要“礼”的约束,外在的“礼”在一定的时间后会内化为“仁”,这是一个循环圈,由“仁”外推为“礼”,由“礼”内化为“仁”,循环往复,完成其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孔子先言“礼”后讲“仁”,反映了其思想的升华和演进,是他随着社会政治实践的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礼”作为社会规范,具有法的性质,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作为人的内心修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的品格。具备了“仁”的道德操守,才能自觉遵循“礼”的法度;“齐之以礼”,才能起到“礼”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伦理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尤为实出。儒学在封建社会中被定于“一尊”,正得力子它的伦理思想。毫无疑问,研究儒学应以它的伦理思想为主题。本文仅就儒家伦理思想的源头——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略作阐述。一、仁、义、礼三者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仁”、“义”、“礼”是构成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三个基本范畴。“仁”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及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其基本涵义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它是调节“人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宗法等级关系的基本原则。汉儒董仲舒明确地说:“仁者,所以理人伦也”。(《全汉文·谙丞相公孙弘记室书》)但在宗法等级制度,即礼制下,人都羁于宗法关系之中,各自处于一定的等级地位;人的一切言行必须符合宗法等级的地位和要求。这样,“为仁”爱  相似文献   

4.
孔子“仁”和“礼”的思想是互为补充的。“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规范。但是,从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主流思想不断强化“礼”的等级观念。统治者实际的政治操作是外儒内法、崇儒尚法。“仁”的道德标准,包括《论语》的说教,是要求老百姓去做,统治者并不照此约束自己。我们在古代很难找到几个符合儒家“仁德”标准的皇帝。萧公权说:“孔子陈义虽高,而弟子之能力行者极少。”(《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章)孔子那么善于教学,都没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完人,现在我们就别为难中学教师了。  相似文献   

5.
(一)孔子论“仁”.孔子是第一个以仁为核心来建立人生哲学体系的人.《论语·颜渊》中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段话,曾引起郭沫若的高度重视,认为孔子之礼,“绝不是形式的既成道德”,“是在吾人本性内存的道德律”.(《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孔子倡言之“礼”,不在礼仪形式和尊卑贵贱上,而视它为人的内在道德本性;“克己复礼”就是用这种道德本性去节制人的官能欲望.首先具有个人的道德修养,然后使其行为在社会中发生作用.在“礼”与“仁”的关系中,礼是达至仁的道德台阶;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进于仁是天下归仁的必由之路.“礼”之社会化,是“天下”的道德环境;“仁”之具体化,  相似文献   

6.
礼源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后经周公等人改造而形成周礼。周礼含有对亲情的容许和肯定,这就是仁的精神的最初形式。孔子改造周礼,丰富强化了“仁”的内容,在仁和礼的关系上认为仁不能脱离礼,仁是礼的固有品质,礼是衡量评价仁的标准,仁学精神是“礼”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的“礼”的概念,通常是指被先王制度化了的善美的习俗。先秦儒家认为: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礼俗,它是一个“外壳”,包含“仁”这个思想道德“内核”,即礼俗是形式,仁德是内容;仁德通过礼俗表现出来,遵循礼俗又可以培养仁德。“仁”是有等级的,因而礼俗也有等级。礼俗具有既制约人的言行又制约人的思想的作用,因此它是比法令更有效的治国良方,但并不排斥法治。后世的“封建礼教”是统治者对先秦儒家礼俗思想的歪曲,应区别。  相似文献   

8.
有礼者敬人     
缪青 《江苏教育》2008,(11):7-9
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的仪表标志着一个人的素养.对具体礼节仪式的熟悉则可以使人在一切社交场合中都能应付自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际之和思想是先秦儒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人际之和思想由先秦宗法社会制度中派生而来,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特点要求以伦理道德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是先秦儒家的人生理想,先秦儒家体“仁”、实践“仁”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在《论语》中“仁”和“礼”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仁”是修身的终极目标.而“礼”则概括了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礼”的形式化问题的反思.孔子提出了“援仁入礼.以礼立仁”,既从仁的高度来奠定礼的基础,又从礼的方面保证了仁的落实。在孔子认为,仁和礼,一属价值理性,一属实践理性,二者的关系是互证互释、同...  相似文献   

11.
儒家礼文化主要是对五帝时代的社会礼文化的继承,儒家的礼乐文明使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步入了伦理社会。儒家礼文化的特点是“仁”、基础是“中庸之道”、主要内涵是“礼”和“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是儒家礼文化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礼文化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2.
“仁”是孔子整个理论体系的总纲。孔子认为“仁”是“君子”与“士”修身的极则;“仁”以德政安百姓;“仁”与孔子提出的社会秩序的“礼”是统一的。“仁”有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具有尊重人、爱人的合理内核,这决定了它对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文明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仁”和“礼”是中华民族传统和平文化的核心内容,“仁”是传统和平文化的思想基础,“礼”是实现和平的桥梁。这种以“仁”、“礼”为核心内容的和平文化在芷江受降中得到充分体现。推动了对日受降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历史上,音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始于孔子。他最早注意到音乐具有艺术感情特征,他认为音乐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对人的思想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倡导的音乐精神核心是“仁”。“仁”具有伦理的意义,它首先体现在与“礼”“乐”的关系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其中以“仁”的实现作为“礼”、“乐”实现的前提。“乐”作为感染人情、陶冶人性,以及培养“仁”的精神的最好行为方式(“成于乐”)在孔子的美育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音乐审美教育功能认为:乐是实施“德”…  相似文献   

15.
荀子继承发展了“仁”和“礼”的思想,以“义”作为“仁”的外延,纳“法”入礼,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认为自然质朴之性无所谓善恶,提出不仅要“隆礼义”,还要“本仁义”。“仁”与“礼”最终落实到个人道德修养及王道仁政等具体的实践当中,以“仁”为本,以“礼”为用,荀子在“仁本礼用”的体系下构建道德、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6.
赵炎峰 《天中学刊》2007,22(3):116-118
孔子的精神和谐思想有三个层面:一是“礼自外作”,用外在的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二是引“仁”入礼,给人们行礼的过程注入感情因素,从而把礼内化为富有感情和自觉性的“仁”;三是人道主义,把包含“仁”的礼推向社会付诸实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整个过程中心理原则和精神因素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教”思想是孔子提出、倡导的一种以道德手段进行教育管理的思想。它主张只有德才兼备的君子才能从事管理工作,因而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为政以德”的观点。其核心实际上是“礼”和“仁”的思想。“礼”就是外在于人的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仁”就是内化于人心的道德信仰。前者维护社会稳定,后者维护宗法等级。其实现的途径就是“化民成俗”。单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讲,孔子所谓的“化民成俗”就是一种管理策略,即把被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教育转化为符合礼乐之道,形成一种社会的民风土习。他把管理行为道德化…  相似文献   

18.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认真研究孔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明确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产生着重大的社会价值。一、以“诚、信、仁、和”调节人际关系孔子思想中的“仁”是人臻于完美的终级目标。“礼”是人臻于完美的措施和体制。以“仁”和“礼”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形成了孔子思想的完整体系。“中庸”是孔子思想的主髓。不偏不倚,不过而无不及的中和准则,是中  相似文献   

19.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而由“仁”发现“人”,从“仁本”走向“人本”,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建构的基本理路。孔子从仁本教育观出发,形成了“爱人”与以人为重的教育理念,并由此在教育内容方面呈现人本(文)主义教育色彩,即建立以“仁”“礼”为核心的世俗主义的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凸现人的主观能动特性,即以启发诱导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按照自励、励人的原则去形成具有强烈人本色彩的教师观,即以人影响人的方式去“爱人”和教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本化,其实就是教育体系的道德化,其终极指向是服务于德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学说的基本范畴,以之探讨人的价值。”①孔子对人存在价值的理解是透过这样的根本问题来进行的,即人与鲁是有所区分的;人应体悟、实践其不同于兽禽的本质;应保持其本质不蜕变到手禽兽无异。环绕这些问题,孔子展现了他的“仁学”。关于人存在的终极价值问题,孔子提出了“仁”的价值观念,认为“仁”是人信守的终极价值,人与兽的区别也在于此。人若盲昧于仁的价值体悟和实践,那么不仅人无立足于社会和世界,而且人类文化创造的外在成就,即“礼”、“乐”也失去其根本,失去其有效性。这也就是“人而不仁,如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