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高素质的外语翻译专业人员队伍,培养高水平的翻译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根据国家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精神,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第三条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等级划分与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人事部统一规划、中国外文局组织实施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于2003年11月1日天正式开始报名。该考试是在翻译专业实行的面向社会的、国内最具权威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并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考试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将于2003年12月6日至7日在北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16日,国家人事部和中国外文局联合举办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国家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和国务院新  相似文献   

4.
《职业圈》2004,(1)
1.职称外语4月11日2.注册工程师(投资) 4月23日、24日、25日3.会计5月29日、30日4.二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试点5月30日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试点5月30日5.棉花质量检验师5月30日至6月5日6.一级注册建筑师6月12日、13日、14日、15日二级注册建筑师6月12日、13日7.监理工程师6月12日、13日8.质量6月13日9.注册税务师6月25日、26日、27日10.卫生6月26日、27日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开幕前夕,内容丰富、印刷精美且限量发行的《中国关键词》短短一小时就被各国记者和工作人员取阅一空。《中国关键词》多语种图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共计九册,包括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葡语、日语和韩语10个语种,分五个专题,以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呈现。该书的内容选编自中国外文局所属的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创建的"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平  相似文献   

6.
《系统规划与管理学教程》作为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考试指定用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实践性.文章分析了《系统规划与管理学教程》课程特点,探讨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应用于医院信息科工作实践中,主要以工作中负责LIS系统作为例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医院建设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同步,有效提升医...  相似文献   

7.
讲到翻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外译汉,学术界、教育界也把外译汉作为翻译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其实翻译应该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既应包括外译汉、汉译外,还应包括把各种外语译成我国各少数民族语种以及我国各少数民族语种外译等等。但是从跨化交际的广泛性和重要程度考虑,我们应当把外译汉和汉译外作为研究重点。就目前状况来看,汉译外的研究和实践更应当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关键词》是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推出的多语种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发行《中国关键词:第一辑》《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等多种图书。继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之后,该系列图书是中国外文局在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领域作出的又一次重要尝试,是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实践的又一次深入探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系列丛书已与多家国际出版商签订了17个语种的29项版权输出协议。为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今年6月5日,在由国务院新  相似文献   

9.
《三字经》是我国南宋时期编写的蒙童读物,即儿童启蒙读本,但在18、19世纪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多国以及东亚的朝鲜、日本传播。本文通过翻检各种史料,发现《三字经》被译成几十种版本,在欧洲一些国家广为流传。通过梳理不同时期、不同语种《三字经》在西方国家的翻译流传,进而揭示《三字经》这样的中国蒙童读物何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从另外一个侧面揭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自2014年9月28日由外文出版社发行以来,已出版了20多个语种,发行到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达600多万册,在海外受欢迎程度是40年来没有出现过的盛况。其对外传播与翻译(简称"传译")的成功实践,是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与效果于一体的综合努力成果。其中,富有特色、注重效果的翻译是成功的技术原因。笔  相似文献   

11.
清光绪六年(1880),出身外交背景家庭的乔利通过选拔考试,来到北京英国使馆,以翻译生的身份学习汉语,并通过阅读《红楼梦》以提高汉语学习效率。两年之后,乔利开始了在中国各地领事馆任职的外交生涯。光绪十八、十九年(1892、1893),时任英国驻澳门副领事的乔利翻译出版了两卷本的《红楼梦》(前56回),该译著没有汉学学术背景,而是一种为来华西人提供汉语学习的辅助读本。乔利的翻译策略忠实而又灵活,更能从积极健康的教辅语料角度"净化"原著中低俗淫秽的内容。乔利译本流传至今已有120余年,但是仍然具有重要的文献学、语言学和文学翻译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做好国际传播十分迫切。作为翻译传播的第一本教材,《翻译传播学十讲》一书的出版为我们加强翻译传播专业做了开创性工作,为翻译和传播专业响应时代需要,服务国家大局而转型升级开了好头。该书提出了翻译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梳理了翻译传播的环节、要素和功能,论述了翻译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闵福德(John Minford)是资深汉学家,早年以翻译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后四十回而名闻国际汉学界。其后,他翻译的《孙子兵法》和《聊斋志异》被企鹅出版社相继出版,并取得了很大反响。近期企鹅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翻译的中国群经之首《易经》,该译本不同于现有以理雅各、卫礼贤等知名学者为代表的译本,而是采用直译处理,通过类似于中国经典的传统注疏编译形式,从而使读者更易于阅读和接受。本文主要从闵福德的主要汉学成就与翻译《易经》的缘起、英译《易经》的翻译思想及其策略、易学思想内涵等三方面进行评述。最后指出闵福德的翻译实践对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无疑是一个成功范例,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魏寒 《文化交流》2010,(1):52-55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董惠铭翻译的《巨人》一书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正式出版,另一部60多万字的《战士》已基本完成初译稿。至此,由董惠铭翻译的长达500万字的系列长篇小说《肯特定史》共8部,已翻译出版了7部。身为单位里的一把手,工作非常繁忙,但他凭藉自己英语专长,以惊人的毅力,2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勤奋与快乐交织的翻译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游戏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产游戏“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成了大多数产商的重要发展战略,游戏翻译的质量对国产游戏在海外立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文以国产游戏《原神》中的英译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游戏翻译中不同的文本类型理论研究分析了各类型游戏文本的翻译策略,深入探讨《原神》是如何对文化负载的内容进行有效传播的,以期为国产游戏产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建议,提升游戏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计划、系统地对外翻译出版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外文出版社在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的指导下,于1954年、1956年和1958年先后制订了古典文学、五四文学对外翻译书目,1963年又在这个基础上制订了对外的《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出版规划》(草案)和《现代文学作品出版规划》(草案)。两个“规划”  相似文献   

17.
区域文化研究有助于区域精神的塑造,而区域翻译史研究则是对区域文化进行的翻译场域书写。该文以河北译者群体为考察对象,从籍贯分布、语言背景、专业领域等方面对断裂分散史料进行了拼接,从而使隐迹的河北译者群体逐渐走向显形。在梳理文献的同时发现,译者群体动态流向、身份构成、语种选择,以及区域翻译培养机构、出版资源、研究关注等因素都影响河北译者群体意象的形成。该文旨在以译者角度管窥河北翻译史,以翻译角度鉴照河北文化史,以期唤起学界对河北译者群体研究的关注,为河北区域文化史研究开拓多元角度和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隐喻素材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译者的"试金石"。为了考察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中喻体转换模式,描述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笔者收集了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词条300条,建立了伊藤漱平三个译本隐喻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七种类型以及各自所占比例。经论证得出伊藤译本隐喻翻译呈多样化特征,"保留源文本喻体"的翻译策略占主流。这是译者与原文本、原作者、目标读者视域不断融合而产生的结果,也是译者在"重视源语"与"重视目标语"之间取得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9.
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是西方汉学界第一位系统地用英文对《文选》进行翻译的汉学家,他自己总结其翻译的方法是"‘绝对的准确’加上‘充分的注解’"。他在《文选》的翻译中重视文本准确解读与文化背景全面掌握,在具体翻译时则运用详尽的注释,力求达到精准可靠的翻译效果。本文将从探索赋中描写性复音词的翻译,重现不同体裁的不同风格,把握作者的著作、生平及思想,学习上古与中古的文字及音韵,掌握学科与文化的专业知识,学术研究对翻译的促进等六个方面,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比较康达维与宇文所安在陆机《文赋》、康达维与许渊冲在班婕妤《怨歌行》英译方面的差异,从而揭示康达维的翻译策略与特色。  相似文献   

20.
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1946—1996)是20世纪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他提出的三要素理论对学人的翻译研究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三要素理论认为影响翻译活动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本文以三要素理论为基点分析林语堂的《大学》译本,探究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三个要素对林语堂《大学》译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