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具有最近邻格点关联有效的有效场方法被提出,完全的退偶近似改进为最近邻格点关联有效的退遇关系。在最简单的有效场重整化群技巧下,应用于平方格点,得到了较为满意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2.
液相催化氧化法制备邻羟基苯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醋酸钴、醋酸铜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用纯氧液相催化氧化邻甲酚制备邻羟基苯甲醛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对比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醇:邻甲酚=15:1(摩尔比),催化剂为邻甲酚质量的1%,搅拌速度500dmin,反应时间10小时,反应温度为80℃,反应压力6kg/cm^2,氢氧化钠:邻甲酚=3.5:1(摩尔比),收率接近80%。产品纯度可达99.5%,邻甲酚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可以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邻二—(二氯甲基)苯在冰乙酸条件下,滴加少量浓硫酸,酸解合成邻苯二甲醛各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邻二—(二氯甲基)苯与浓硫酸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在90—100℃,反应时间为90min,邻苯二甲醛的收率可达92.3%.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由准邻和质数阵,通过对其特征、性质的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对偶数列的寻找配质和及配数从而把准邻数和质数阵化成邻和质数阵,从而完成从1到自然数n,这n个自然数的一个邻和质数列(每相领两数的和都为质数)。  相似文献   

5.
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主张,是对中国传统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提供外部保证。继续加强区域合作是实现“睦邻、安邻、富邻”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个图G的边染色被称为邻点可区别的,如果满足图G中任意两个相邻点所关联的边所染颜色的集合不同。研究了图路和轮的广义Mycielski图的邻点可区别的边染色并证明它满足邻点可区别的边染色猜想。  相似文献   

7.
以邻菲罗啉为原料,首先经硝化、还原制得5-邻菲罗啉胺,再将5-邻菲罗啉胺与几种二元酸酐发生酰化反应合成了N-(5-邻菲罗啉基)丁二酸单酰胺、N-(5-邻菲罗啉基)戊二酸单酰胺和N-(5-邻菲罗啉基)己二酸单酰胺,并且使用红外光谱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对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进一步阐述.这一政策既是对迄今为止我国周边外交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又反映了我国对外战略的丰富和发展,既继承了"亲仁善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其内容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联系为一体."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有利于促进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图的一个正常的全染色满足相邻顶点的顶点及其关联边的颜色集合不同时,称为邻点可区别全染色,其所用的最少的颜色数称为其邻点可区别全色数。刻画了Cm×Cn图,Fm Fn图;广义Petersen图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邻氨基苯酚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以羊角月牙藻、大型溞、稀有鮈鲫为试验生物,采用半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暴露条件下,邻氨基苯酚对3个营养级水平上代表性水生生物的毒性和半数效应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羊角月牙藻72 h的EC_(50)为0. 78 mg/L,属极高毒性级别;大型溞48 h的EC_(50)为2. 2 mg/L,属高毒级别;稀有鮈鲫96 h的LC_(50)为1. 16 mg/L,属高毒级别,稀有鮈鲫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为2. 00 mg/L,全部存活的最高浓度为0. 80 mg/L。按照化学品风险管理敏感性生物限制原则,邻氨基苯酚的水生生物毒性应为极高毒性。  相似文献   

11.
对简单图G,如果图G存在一个染色法f,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顶点染不同的颜色;任意一条边与其关联的点染不同的颜色;任意两个相邻的点的色集合不相同,并且任意两色所染元素的数目之差不超过1,则称该染色法f为G的邻点可区别均匀E-全染色,其所用最少颜色数称为该图的邻点可区别均匀E-全色数。讨论了图Wn,2与图Fn,2的邻点可区别均匀E-全染色,并得到了它们的均匀E-全色数。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图G的全染色被称为邻点可区别的,如果满足图G中任意两个相邻点所关联的元素所染的色的集合不同.一个图的邻点可区别的全染色被称为均匀的,如果满足任意两色所染元素的数目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本文研究了联图P_n■P_n的邻点可区别的均匀全染色并证明它满足邻点可区别的均匀全染色猜想.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图G的全染色被称为邻点可区别的如果满足图G中任意两个相邻点所关联的元素所染的色的集合不同.一个图的邻点可区别的全染色被称为均匀的如果满足任意两色所染元素的数目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本文研究了联图PnVCn的邻点可区别的均匀全染色并证明它满足邻点可区别的均匀全染色猜想.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沙塘鳢(Odontobutis)线粒体基因组特征,采用PCR扩增和测序的方法获得沙塘鳢(Odontobut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t RNAscan-SE、RNAfold)定位沙塘鳢线粒体基因组基因结构及预测t RNA和r RNA的二级结构.沙塘鳢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930 bp,结构组成和其他硬骨鱼基本一致,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 RNA,2个r RNA和1个D-loop区.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了CO1是以GTG作为起始密码子,ND6以TTA作为起始密码子以外,其余都以ATG起始.沙塘鳢线粒体基因的终止密码子有3种类型,分别为完全密码子TAA、不完全密码子TA和T.除了t RNASer(AGN)和t RNACys外,其余20个t RNA基因的二级结构都是典型的三叶草结构.识别了沙塘鳢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D、E、F和保守序列区CSB-1、CSB-2和CSB-3.比较沙塘鳢cytb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同源性发现,沙塘鳢与平头沙塘鳢的同源性最高(87.03%),河川沙塘鳢次之(83.57%),与人的同源性最低(70.64%).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沙塘鳢属及塘鳢科鱼类的系统分类提供依据,更真实地反映了沙塘鳢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图G的全染色被称为邻点可区别的如果满足图G中任意两个相邻点所关联的元素所染的色的集合不同.一个图的邻点可区别的全染色被称为均匀的如果满足任意两色所染元素的数目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本文研究了联图P_n∨C_n的邻点可区别的均匀全染色并证明它满足邻点可区别的均匀全染色猜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k-方体图Qk(V,E)的Smarandachely邻点全染色,证明了关于图的Smarandachely邻点全染色猜想于k-方体图成立,r-正则图G(V,E)的Smarandachely邻点全色数sχat(G)=Δ(G)+2,其中sχat(G)表示G(V,E)的Smarandachely邻点全色数。  相似文献   

17.
设G是阶数不小于2的简单连通图,G的k-正常全染色,f称为是邻点可区别的,如果对G的任意相邻的两顶点其点的颜色及关联边的颜色构成的集合不同.这样的k中最小者称为是G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本文得到了△(G)=6的2-连通外平面图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定了一种微量镓(Ⅲ)的测定方法:当有聚乙烯醇存在时,在PH3.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镓(Ⅲ)能与溴邻苯三酚红及邻菲啰啉形成兰紫色三元配合物,λ_(max)=615nm,镓(Ⅲ)的量在0.095~3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15)=3.69×10~4,此法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镓(Ⅲ)的测定,相对偏差小于3%,结果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缙云山次生阔叶林中白毛新木姜子、大头茶、杉木、马尾松等四个优势乔木树种间的邻体干扰问题,运用张跃西(1993)提出的邻体干扰指数改进模型及野外资料搜集方法,建立了多基株多种群邻体干扰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种群间的邻体干扰问题与群落结构和动态联系起来,引入Lokta-Volterra竞争模型,提出了求竞争系数α_(ij)及环境容纳量K_i的新方法。构建的竞争模型的预测结果:马尾松、大头茶将被排斥;白毛新木姜子、杉木将获胜并共存,而且以白毛新木姜子占优势。  相似文献   

20.
路的笛卡尔乘积图的邻点可区别全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正常的全染色满足相邻顶点的顶点及其关联边所用的色集合不同时,称为邻点可区别全染色,其所用的最少的颜色数称为顶点可区别全色数。刻画了路与路的笛卡尔乘积图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