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靖鸣 《新闻记者》2007,(2):52-54
采访对象接受媒体采访会呈现“霍桑效应”著名记者艾丰认为:“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①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这几年,连线报道以其时效性强、现场感强而被广泛使用。但连线报道是记者与主持人共同完成的访谈式报道,与传统的报道形式不同,主持人的作用非常突出。本文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主持人是连线报道的主导大家知道:所谓连线报道就是指广播电视记者在新闻发生地用电话接通直播室,直接向听众报道新闻的一种形态。它与文字报道、录音报道和录像报道不同,文字报道、录音报道和录像报  相似文献   

3.
何彬  刘征  熊健 《新闻前哨》2005,(10):79-8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舆论监督报道中,更来不得半点马虎。记者的报道中如果失实,不仅达不到反映民意、化解矛盾的目的,反而授人以柄,陷记者和媒体于尴尬境地,有的甚至对簿公堂。因此,舆论监督报道不仅要求记者有冷静客观的分析能力、高超的采访技巧,还要有运用自如、有的放矢的文字表达能力。记者不仅要把真实的事情说出来,还要说得好听好看,讲求舆论监督的报道艺术。  相似文献   

4.
不能用政府工作话语替代新闻话语给政府官员、管理者知识分子和商界白领看什么? 文风的问题表面上体现在文字上, 在我们所阅读的每一个新闻文本上。但正如冰山在海面上所呈现的只是一角一样,其最为关键的原因还隐藏在文字的背后。这些原因,宏观来说,其中有政治的,文化的。微观来说,记者的政治意识、文化视野、专业能力、采访与编辑作风, 最后才是文字是不是流畅、洗练和干净, 是不是符合新闻的文本等问题。文风体现在我们这样的大报上情况是特殊的, 我在这里所说的,仅仅是记者的采访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这是邵云环科索沃战地遗作中惟一的一篇人物专访。她曾为这篇“好不容易赶出来的采访南副总理的稿件难以从使馆发到分社而急得发疯”。北约空袭南联盟伊始,战争繁杂,采访南政府高级官员难度很大。凭着记者的新闻敏感和不懈努力,她赢得了采访南副总理利利奇的难得机遇。如果说选择权威人士作为访谈对象是报道成功的前提的话,那么在写作上善于从人物的谈话、人物的表情、访谈的场所等多侧面地提供信息也为报道增色不少。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权威是这篇报道的主要特点。作者在人物专访中对人物谈话精雕细刻,使篇幅短小的访谈在文字上字字…  相似文献   

6.
胡涛 《声屏世界》2007,(8):42-43
在“记者型主持人”这一词语中,“主持人”是中心词,“记者型”是定语,也就是说,记者型主持人是能高度融入节目报道意识,以采访、主持见长,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悉尼奥运会,王丽萍为中国队夺得了唯一的一块田径金牌,令全国人民惊喜万分。而中央电视台对此事的报道,却令许多观众不满,也暴露了在代表中国电视新闻最高水平的中央电视台个别从业人员应变能力的欠缺。 赛前,在女子20公里竞走选手中,最被看好的是著名选手刘宏宇。几乎所有记者都将目光投到了她的身上。当她突然被罚下之后,记者们感到失去了目标。当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王丽萍获胜的时候,现场竟没有中国记者!事后,央视记者沙桐和主持人白岩松在采访和对运动员、教练员的访谈中,提  相似文献   

8.
当前,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连线报道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的利器。广播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现场连线报道这项基本技能。而做好连线报道,除要具备扎实的采访、写作、口语表达等基本能力外,灵活的现场调控和恰当的信息取舍不可或缺。驾驭全局,随机应变,牢牢把握报道节奏完整的现场连线报道包括记者口述、采访对象讲话、实况音响等诸多环节。对报道者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各个环节准确无误,一气呵成。但新闻现场纷繁复  相似文献   

9.
访谈录作为一种谈话实录型通讯,是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专题采访的纪实报道,通常分为人物型访谈、事件型访谈和问题型访谈三类。本文就增强访谈录的针对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方面,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10.
报纸访谈类报道是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高质量地完成报纸访谈类报道,并且深入人心,受到大众的好评成为相关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在这类报道中记者的提问一直是关键部分,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不仅能够为访谈润色,还能提升报道的质量,赢得大众的认可。本篇文章以报纸访谈类报道中记者的提问为目标,分析记者在提问时遵循的原则,讨论提问之前的准备工作,并提出记者需要掌握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报道以其专业性强、报道难度大,历来是对记者职业素养的"大考".要顺利通过这一考验,记者需会"翻译"、会"算账"、会"聊天"、会"说学逗唱",在增强新闻敏感性、拓宽采访领域、改进语言风格等多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对个别先进典型进行采访报道时,这个典型(人物或单位)确实是先进的,采访获得的素材也生动感人,但稿件播出后不久,报道对象却开始走下坡路,甚至个别的在稿件播出的同时就犯了错误。对这种典型报道怎么看?有的记者认为这样的报道不能算是失实报道,理由是,采访或报道播出时,典型还是典型,报道后典型失色,不能把账算到记者头上,谁  相似文献   

13.
领导活动是新闻媒体报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常规报道,难以出彩。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领导活动报道形同八股,味如嚼蜡的现象较为普遍,读者反映较强。如何改进领导活动报道,这是记者经常思考的问题。笔者多年从事领导活动报道,体会最深的是:把好采访前的准备关、采访中的记录关、采访后的写作关,领导活动报道也能出彩。  相似文献   

14.
当前虚假新闻的表现 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公布和查处的若干虚假新闻案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一是捕风捉影的失实报道.把小道消息当做新闻来报道,把内部的计划、设想当成现实新闻来报道,这是当前假新闻比较典型的一种表现. 二是凭空编造的虚假报道.有的记者变成了“作家”,虚构事实、编造故事;有的记者编造采访行为,没采访就写访谈.这种造假手法最恶劣,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极坏.如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纸馅包子”假新闻,就是一条典型的记者自编自导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报道是近年来媒体中比较流行的报道形式,体验式报道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强调记者的"参与"和"体验",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颇受受众喜爱,  相似文献   

16.
张志恒 《青年记者》2009,(12):50-51
由于记者在人物采访中,多以交谈的形式搜集素材,最简单稳妥的新闻写作方式便是“一问一答”地再现谈话内容,尤其是一些涉及专业性内容的访谈,若进行综合报道产生错误的机会会大大增加。这种报道方式的优点本身就是个很大的缺陷,因为经过后期整理,访谈过程中的很多意外和细节被过滤掉了,展现出来的是僵化的形式和访问对象的长篇大论,使得报道本身对读者的吸引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眼下,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某些采访对象的无理阻挠,有时甚至发生采访设备被损坏、记者被殴打的恶性事件。这些采访对象往往出于对舆论监督的畏惧、仇视和抵制,不惜直截了当地对记者的采访活动粗暴干预,这便有了电视批评报道中常见的挡镜头、推话筒画面。由于这些人的严重干扰,给记者的正当采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么采访活动被迫中断,要么采访效果大打折扣、使得预期的采访目的难以实现,给舆论监督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电视采访用语 俗话说:“凡事对症下药。”在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要根据具体的采访内容和采访对象来确定采访提问的用语。 对于一个成功的电视记者来讲,他在采访用语上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使用口头语言,避免使用文言或生僻的专业术语 老舍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文字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要用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要用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话。” 电视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传播媒体。记者在提问时,如果多用朴实自然、生动活泼的口语,那么,对采访对象来说,就可以准确理解记者的问话,以…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从"幕后"到"台前"的采访经历——一名文字记者的全媒体实践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再度与广东卫视联手,重磅推出对各部委掌门人的"权威访谈"节目。我作为新华社联系民政部的文字跑口记者,首次接到做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报道中记者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报道,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个人经历式报道,是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出现较多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记者转换成与被采访对象相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后采写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