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浇砼U型渠道由于水力条件好、节省土地、整体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型渠道衬砌防渗中,本文通过分析现浇砼U型渠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因措施不到位、控制不严等因素引起的常见缺陷主要有二次衬砌厚度不足,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存在空洞,砼表面存在纵、斜向及网状裂缝等。造成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治。本文结合具体隧道施工工程,详细介绍了隧道衬砌裂纹处理、渗漏水处理、脱空不密实处理、施工缝错台处理、蜂窝麻面处理、厚度不足处理等,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砼路面早期裂缝危害的潜在因素及防治是个重要课题,早期裂缝分为四种,分别是:沉降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施工裂缝。早期裂缝的潜在因素是微裂缝。微裂缝主要有三种:1.由于砂浆的水化作用和收缩引起砂浆体积变化而产生的应力,破坏了砂浆和粗骨料界面间的粘结力形成的是界面裂缝。2.由水泥含碱量和温度变化引起砂浆膨胀而产生砂浆裂缝。3.骨料原有纹理或在开采和轧碎过程中形成的是骨料裂缝。  相似文献   

4.
该工程底板砼体积较大(约5000m~3),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在施工中,采取控制砼技术,加强监理力度等措施,避免了温度裂缝的产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合理的砼配合比设计 ,浇筑前砼热功计算确定保温养护方案 ,浇筑过程中不间断温度监测以及砼成型后采取良好的养护措施 ,很好地控制了厚大地下室底板砼内外温差 ,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渠道衬砌多用现浇混凝土。工程交付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冻害等原因,渠道衬砌产生不同程度的横向、纵向及不规则裂缝。结合渠基土性质及混凝土特性,对现浇混凝土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大体积砼温度裂缝 ,提出降低温度应力、防止大体积砼裂缝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笔者所经历的工作实践,对目前渠道衬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面提出了若干预防处理措施,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9.
依据有关的试验结果,探讨了钢筋砼结构中砼表面裂缝和钢筋处裂缝宽度及钢筋锈蚀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钢筋产生锈蚀的原因,认为以砼表面裂缝宽度作为钢筋锈蚀的度量标准不尽合理,控制钢筋处裂缝宽度防止钢筋的局部锈蚀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的修建也越来越多,在隧道修建的过程中由于设计和施工不合理,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将对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产生裂缝的原因,旨在探讨出有效的防止措施,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提高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齐炜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239-240
生物医学工程这一新兴学科对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需要培养大量的交叉复合型专业人才。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详细阐述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过程,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打渔寨岩溶大泉污染系工程建设开挖破坏了原生地形地貌,在大气降水、淋漓、冲刷等综合作用下,地表迳流沿裂隙、钻孔等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所致.保护措施:施工工程应确保桩基砼浇筑回填不得堵塞补给打渔寨水源点的岩溶管道、溶蚀裂隙等通道,防止水源断流或者水量明显减小而导致无法供水;并且有必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水污染排放监测站,定期进行水样检验,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改再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改始终是我国高等学校改革中的重头戏。为此,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细致和有机的探讨是必要的。我们要从问题出发,根据自身的优势,确定教改的具体内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方针、措施和步骤,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合理严密,可以操作的教改系统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砼构件的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砼构件的加固与改造是工程设计中时常遇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构件加固后的受力分析,阐述了砼加固构件的受力机理和构造施工措施,对同类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必然是课程文化的变革,必然是自在的课程文化与自觉的课程文化的交互作用和同步转型。课程理性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本质。课程文化自觉是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客观性的过程,其本质规定性包括理性思维、理性统一、理性态度、理性选择、理性目标,具体体现为主体性的课程文化意识、开放的课程文化胸襟、系统的课程文化结构、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超越的课程文化品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湛阳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2):139-141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它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优点。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优点及其配置,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并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已经在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在役混凝土梁常见的病害及工程中常用加固方法的优缺点,以及UHPC应用于混凝土梁加固的技术可行性、优缺点、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并对既有的UHPC加固梁的施工工艺、受力性能及计算方法等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加固方法相比,采用UHPC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无论在技术可行性、结构耐久性和工程造价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与未加固的混凝土梁相比,UHPC 加固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等力学性能均大幅提高,且对旧桥自重的影响有限;其加固施工工艺是影响增大截面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需结合工程案例开展系统研究;由于加固结构大多已服役数年,在计算加固构件的承载力时,初始损伤对结构承载力的折减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SAPs) are gradually being applied in concrete production as internal curing agents.SAP can effectively reduce early age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oncrete,alleviate the hazards caused by concrete cracking and improve its freeze–thaw resistance.However,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AP dosage,SAP particle size and the water–cement ratio of concrete have certain influence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AP-incorporated concrete.In this study,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water–cement ratio of concrete,the SAP dosage and SAP particle size.Th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oncrete strength are determined and equations are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he strength of SAP-incorporated concrete at 3,7 and 28 days.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such as the SAP dosage should not be larger than 0.2%,are expected to form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SAP as an additive to concrete.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砼是适应人类大规模改善和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的需要 ,在大幅度提高普通砼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技术制成的一种新型高技术砼 .耐久性是其设计的主要目标 .高性能砼是可持续发展的砼 ,是 2 1世纪的砼 .在该种砼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解决材料与工程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智能材料,不仅在机械电子、生物医疗、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且在土木工程的研究与应用方兴未艾。目前,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梁的自检测、自修复,混凝土柱的抗震与加固处理,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抗震等方向。本文简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性;分别介绍了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特性和超弹性特性制成的形状记忆合金智能混凝土构件或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了影响形状记忆合金智能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因素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