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自从近代独立设科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学习和交际的工具,也许因为这一工具承担着传载人类文明信息的重要功能,许多学者和教师都爱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要求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这样那样的人文教育。当前和相当长时期以来,国家文件也没有科学界定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加上那种强调语文课程对学生这样那样人文教育的观点的严重影响,造成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使得教学效率低下。笔者认为,语文是工具,语文课程应该是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更好地运用语文工具的课程,是传授语文工具知识和进行语言运用技能训练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官锐 《现代教育》2012,(Z3):109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并进行德育,也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一、确定好德育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中应该尽量确定合适的情感目标,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以《项链》一课为例,阅读  相似文献   

3.
围绕单元整体目标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学习迁移训练是语文目标单元教学一贯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不仅适合于在单元内关系单纯的课文之间进行,而且有较宽泛的适用范围:学习迁移可以在不同单元、不同文体之间实现。从学习迁移的内容所涉及的方面看,有语文技能方面的迁移,也有语文习惯和语文学习心向、学习态度方面的迁移;从学习迁移所涉及的语文能力看,既有阅读能力对阅读能力的迁移,也有阅读能力对写作能力的迁移。就同一单元内篇与篇之间在同一种语文技能方面的迁移来说,关键是要在讲读时结合典型段落归纳出“举一反三”的知识,以此引带起同一单元后几篇课文的迁移训练。就整个单元的阅读对写作和阅读同类文章的能力迁移来说,需以更为系统的互相补充而成的规律性知识为基础。当然,这些知识常常分散地存在于不同课文之中,需要加以比较、汇总和相互补充,形成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而以整体性系统性知识指导学生的写作和阅读。在迁移训练中要处理好单元整体目标与其它方面的矛盾,既要兼顾单元整体目标和零散的教学目标,还要避免缺乏整体感知基础的架空分析和条块训练  相似文献   

4.
陈绍明 《云南教育》2003,(25):18-20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依据小学语文课程特点,结合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以广泛的人文熏陶,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过去,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比较狭隘,往往重视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因而,出现了单纯传授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能力、积累能力、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及习惯、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母语教育,它的人文性体现在它是一门植根于人和民族心性的精神之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张品华 《考试周刊》2011,(75):66-67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践行此目标,语文课程教科书的相关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训练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读写结合,挖掘课文有效训练因素,引导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写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与能力。鉴于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语文阶段目标,挖掘相关单元课文训练要素,注重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立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盛世 《广西教育》2008,(28):51-5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知识底蕴的教学;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堂课怎样讲才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课堂上应特别注意淡化师生的角色意识,让师生始终在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自由个性的舒展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让语文课堂成为真实和谐、开放灵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以来,高职学院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把学生的知识学习当作教学中的首要目标,很少考虑如何去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也不去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实际应用。伴随多媒体网络深入教学课堂,原来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再适应现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要求。多媒体技术有方便、信息多元的特点,所以更加适合高职语文的人文素养教育。基于此情况,本文对其授课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实现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价值的三维目标。因此,要想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不能一味地占据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累计知识储备空间,也不应该过于追求教学环境、学习形式的变化,而是要通过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与美感,进而真正落实新课改中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摘自《语文教学大纲》人教初中版)。课堂教学迁移法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教材教学设计是关键。语文教材是师生思维方法、情感、知识技能交流的中介物,信息交换的载体。教学活动要有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迁移训练设计。迁移,心理学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是从教材教学中获得各类信息和各项有待培养的感性“能力”的,随着迁移导向训练的不断内化,就能逐渐成为一…  相似文献   

12.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两种学习的相互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期望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正迁移),而这种正迁移量越大,正好说明通过先前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越强,这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正是语文教学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因此促进迁移是语文教学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迁移的的必要性首先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所决定的,学好语文不仅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极大的影响,而且语文所强调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本手段。在语文教学中为教课文而教课文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运用语文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还说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写”的实践是多么重要呀通过学习新标准,我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了大量“写”的实践,学生受益颇深。一、克服教学中只感悟不写的弊端。课堂上,不少教师将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而忽略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运用,很少…  相似文献   

14.
多少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左右徘徊。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中要做到言意兼得,凸显"语言文字运用"之美。把握年段目标,训练学生读写结合。紧扣文体特点,学会语言文字运用。整合课文,在对比中习得方法。打破束缚,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升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5.
赵小社 《考试周刊》2014,(22):21-21
<正>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科学。初中语文复习是以巩固学生初中阶段所学语文知识,并重新组合知识系统,有序地进行语文知识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的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习过程。在众多的语文学习环节中,复习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不够轻视。一、复习课型的设计1.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复习课型。这种课型的训练过程为:确立目标(教师提示本课时复习的知识要求、复习范围、达标层次及复习方法)—提示内容(由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分析特点,把握难点)—实践训练(学生根据训练要求,或整理训练  相似文献   

16.
语文作为国语教学科目,应该进行综合性学习,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发展前景应该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联系为目标,此外更重要的是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堂,想要学生彻底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就必须将课堂所学迁移到生活中。语文是推动学生素养培养以及整体发展的重要科目,可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而且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于生活,所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人文教育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极为深广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人文教育,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人文回归。一、当前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困扰,语文教学太注重知识的传授,往往将一篇篇原本情文并茂的好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语文教师也像老夫子,语文课上得单调刻板,索然无味。本来语文应该是最生动、最有味、最有情趣的一门课程,可它带给我们的却不是快乐,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习阶段。在此阶段,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增强其对于语文课程的情感认同。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以期能促进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语文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大纲中也已明确指出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的根本在于应用。在小学语文阶段,不断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就要求语文教师正确理解人文,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拓展教学的途径方式,丰富语文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7):53-54
对于我国的高中教学而言,语文是一门极为重要且基础的课程。在高中期间,教师通过开展语文教学,它不但可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理解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对于他们自身人文品质与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改政策也得到了全面地落实,而这也使得高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期间注重起对人文教学的开展,不仅是在语文课程的理念及设置上,同时在语文教学的目标中也充沛着人文情怀。然而,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人文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也使得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而对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