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教育》2009,(4):F0003-F0003
在经济起飞的上世纪90年代初,中山市正处于工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招商目牌,投资办厂,急需大量技术工人,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一个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中山市沙溪镇党委,政府创办了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相似文献   

2.
太仓沙溪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位于太仓沙溪镇。学校创办于1926年,当时名为太仓县立初级中学乙部。49年太仓解放,54年学校正式命名为沙溪中学,成为太仓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奋发图强,教育教学工作蒸蒸日上。59年,《新华日报》以《鸡毛也能飞上天》为题,全面报导了沙溪中学的情况。60年,沙溪中学获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校长赴京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  相似文献   

3.
中山市沙溪镇计划从2005年开始,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初中建校及布局调整工作,同时把并校后的两所初中中的一所办成省一级学校,并力争进入全市示范性初中行列,另一所至少办成市一级学校。沙溪还初步确定了打造优质初中时间表,明确提出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等七大工作要点,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初中奖励标准,出台了长达万言、内容详实的教学指导建议,所有这些必将有力地促进沙溪初中教育的均衡与跨越发展,有利于初中办学品牌的形成。沙溪:振兴初中在行动$中山市教育局  相似文献   

4.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以“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注重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建设,以对接广东服装产业、服务广东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校际合作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专业发展为纽带,通过举办服装设计大赛,产学研高峰论坛,开展校际交流、企业培训、校企招聘会等活动,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沙溪理工学校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表现出“融合-分享”的鲜明特征,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几年来的努力,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的“融合-分享”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朱守锂 《广东教育》2009,(11):15-17
10月22日,中山市博览中心彩旗飘扬,鼓声响彻云霄,为期4天的第十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中国·沙溪)拉开了帷幕。本届展会围绕“10年大庆典”主题展开.包括举办《影响·中国》中国纺织服装传媒影响力大奖颁奖典礼、中国休闲服装大奖颁奖典礼暨服博会10周年庆典晚会等。在本届展会中,有一所职业学校的名字闪耀着光彩,吸引着众人的眼球。她,就是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作为本届广东服装行业产学研研讨会承办方之一的沙溪理工学校,其独特的“立交桥”办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探讨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的作用,指出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推进学校专业拓展全面对接产业链,专业教学全面对接产业链,从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德育》2012,(6):2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以“自强不息 和谐发展”为办学思想,把“让学生学会做人,学好技能,为学生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学校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沙溪镇经济日新月异.尤其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迅速发展,有些企业还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密集型转轨.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制衣、纺织、电子、家电、制药、彩印、机动车修配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随着农村经济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人才规格层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摆脱老一套的束缚,努力探索一条有效的办学新路子.为此,沙溪理工学校从创办之始,就把握住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这一机遇.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大胆改革,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并办出专业优势,使办学质量在短短三年里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它就需要教育也相应得到协调发展,以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为此,中山市沙溪镇委、镇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牢固树立“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的观念,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4年,镇委、镇政府把创建省级教育强镇作为全镇“五大战略”之一,全面启动“三强”工程,扎实推进沙溪教育的均衡、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办学,办出优势,办出活力,获得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从初创时只有两个教学班、17位教师的乡镇小型职校,发展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知名的中职名校。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以及广东职业教育发生巨变的缩影。在18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依托和服务当地经济,创新职教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服装专业建设为例,阐述了“专业对接产业链”的含义,探讨了“专业对接产业链”在专业建设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实施背景 中山市沙溪镇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产业链完整,涵盖服装设计、工艺制作、生产管理、质量检测、产品发布、陈列展示、营销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环节,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紧紧依托和服务当地服装产业,对接产业办专业,形成了“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服装专业建设模式. 二、主要目标 “专业对接产业链,工学对接办专业”就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工学零距离,体现在八个方面的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教室与车间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相似文献   

14.
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它就需要教育也相应得到协调发展,以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为此,中山市沙溪镇委、镇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牢固树立“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的观念,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4年,镇委、镇政府把创建省级教育强镇作为全镇“五大战略”之一,全面启动“三强”工程,扎实推进沙溪教育的均衡、跨越式发展,努力使全镇教育不断提高质量、形成特色,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强镇工程:走教育均衡发展之路党政率先行动“创强”目标锁定之后,沙溪镇委、镇政府迅速成立了以镇委书…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F0003-F0003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创建于1990年,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08亩,建设面积5万多平方米,设有服装与艺术设计专业、现代汽车技术专业、计算机与财经管理专业等四大专业模块15个专业方向。学校的服装实训中心、服装CAD、工美CAD、汽车实习室、计算机应用以及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等均具有先进的现代化水平。服装与艺术设计专业是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学校还承办了“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和“中国休闲服装网”,为全方位推进本校服装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羽翼。  相似文献   

16.
30年前,翻开中山市沙溪镇的版图找不到一所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就算人们当时称之为中山市最高学府之一的龙山中学,校舍也只不过是砖瓦平房,教学设施设备也只不过可以满足一般常规教学。优美的环境、漂亮的校舍、先进的设备、足够的场室是如此的遥不可及。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经济的飞速发展,30年后,沙溪全镇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历史性的转身与登高,当年的奢望如今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的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不断探索中,提出“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等方式,致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精、品行好、文化优的新时代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促进学校跨越发展的同时,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并将此模式成果内化为学校持久发展的基础,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与后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沙溪理工学校为例,针对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就业岗位能力构成要求为切入点,围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重构课程体系,形成“岗位+职业发展”课程观。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德育抓住中职学生的特点,在德育科研的引领下,从心理健康着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沙溪理工学校实行了“模块式整体推进”的改革。所谓“模块式整体推进”,即在建设优质化中等职业学校总目标统率下,把优质学校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分成“多元化办学”、“产学研结合”、“宽基础教学”、“实践性基地”、“德育”等五大子系统(模块),各子系统分头推进,多元发展,实现整体优化。通过数年努力,“模块式整体推进”的改革推动了本校的发展步伐,使本校在较短期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