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侯婷 《中国教师》2009,(9):26-27
<正>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两为主"①政策,在城市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②数量日益增多。据北京市教委统计,截至2008年5月,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有40万流动儿童就读,其中有66%,约26.6万人在公办学校  相似文献   

2.
40多万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成为上海市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外来农民工子女主要就读于私人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前者在办学条件、资源配置上都远远落后,相差甚远。而公办学校出于教育经费、教学质量考虑,往往拒招农民工子女。针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首先要提高认识,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入手。另外,农民工子女非义务教育问题也值得关注,关键要在政策制定上切实帮助农民工子女成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八面来风     
《教育》2007,(4S):14-15
福州特殊招聘会:中小学自主招聘高校毕业生;海淀4万打工子弟今秋走进公办学校就读;厦门:让农民工子女免费上公办学校;上海农村教育更趋细化;山东省东营市千名农民免费上大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李爱铭 《成才之路》2009,(33):I0013-I0013
外来务工者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其子女在沪受教育问题也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教委日前传出消息,截至目前,上海已有九成符合条件的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其中大部分在公办中小学读书,其余在规范后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读书,而那里的学生从今年起享受政府提供的生均公用经费1500元的补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但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是政策文本缺乏强制性责任追究或经济原因造成的,也有些是政策尚无明文规定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均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才能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研究》2009,(11):145-145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相关批示精神,上海市教委积极推进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一方面,加大公办学校建设的力度,降低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鼓励公办学校增加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基本办学条件举办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逐步将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小学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并委托这些民办小学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秋季开学,共有394280名非上海户籍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免费就读,  相似文献   

7.
近日,上海市教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上海市加强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一揽子”计划:提高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公办学校的比例;委托民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体系等,确保在沪工作和居住的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比例将提高到60%,“十一五”期间力争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具有跨区域、全国性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中央政府制定的由流入地政府承担管理和经费责任的政策,导致各种地方模式的出现和最终责任下移到区县政府.区县政府规避经费负担和公办学校的自利行为,使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面临很多困难.现行政策存在设计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应该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省市政府为主的经费负担体制,规范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收费和资助制度,建立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财政投入机制,尽早形成政府出资、全体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地方举措     
《教育》2007,(4S):9-10
北京:小升初实验班减招 今明两年拟停招试验班;上海:叫停5项中小学等级考试;福建:45万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广东:建立学校收支定期公示制度;黑龙江:民办高校将接受“年检”……[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