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个对外输血的民族 羌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干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说文·羊部》称之为“西戎牧羊人”。羌族也由此成为我国唯一在甲骨文中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夏代始祖大禹都是羌人,今天的羌人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2.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羌族是活动于黄河中、上游的一个强大民族。传说中的神农氏,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就出生在陕西省的渭河流域。从我国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料看,公元前三千年到一千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温暖期,黄河中、上游气假条件良好,适宜人类居住。古羌族的先民们就在这一带生息繁衍,开拓发展,创造了我国的“史前文明”。  相似文献   

3.
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勤劳勇敢,且能歌善舞,羌族民歌记载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羌族民歌是羌族文化的艺术灵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地区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文章以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初探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羌族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演唱。  相似文献   

4.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又称"云朵上的民族"。羌族人依山而居,以青山为伴,以蓝天为友,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民族,羌族在历史的长河里几经迁徙,饱受风雨的侵袭,创造并保存着一支属于本民族的完整体系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音乐。在没有完全了解羌族音乐之前,笔者以为羌族的音乐是单一的,只有徵调式和商调式,但通过多年对羌区的走访、收集、调查、整理,证明了羌族音乐还存在着大量的羽调式、宫调式和少许的角调式。  相似文献   

5.
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新时期研究进程中,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羌族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中华民族内部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厘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资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的大量尚待破解和利用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加强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6.
羌族服饰文化是中国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韵味出现在民族文化舞台上。羌族作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同时也作为许多民族的前身,其服装造型、纹样、色彩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羌族服饰图案来源于宗教崇拜思想、生产劳动和娱乐游戏中,这些因素构成了今天羌族服饰的文化状态,体现了目前羌族服饰文化中的稳定性、独特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审美内涵。本文对几个不同地区的羌族服饰形态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其所包含的宗教思想以及历史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炎帝称谓的诸种模式与两汉文化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历史上的炎帝不是某一个人的独称,而是一个特定的首领位置的称号,是由许多曾经担任这一职位的首领的共称.炎帝称谓的基本模式为"炎帝 担当炎帝的那个氏族的姓氏",如"炎帝神农氏"."帝号 氏族姓氏 首领的名字"是炎帝称谓的完整模式,如炎帝神农氏帝承,指的是神农氏族担任炎帝职位的一位叫帝承的首领.先后担任炎帝的氏族有神农氏、厉山氏、大庭氏、归藏氏、蚩尤氏等.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引起争议最多的即是神农氏和蚩尤氏两家.以往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把炎帝仅仅视为一人的独称造成的.对于炎帝的不同称谓,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炎帝神农氏为一系,炎帝蚩尤氏为一系,他们都是炎帝文化的杰出代表.所谓"黄帝战蚩尤"的事件乃汉代当时政治文化的叙事产物:汉初尊崇炎帝,司以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则体现出对于黄帝的尊崇,但炎帝文化的内在力量与影响,与黄统展开了长时间的较量,终于使汉王朝重回炎帝文化怀抱.班固等人重新改写古史,看似三皇说和新的五帝说,实际上是对于历史的恢复性书写,具有历史实录和维护汉初赤统本位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是炎黄后裔子孙,这是海内外华人一致公认的。但,对炎、黄后裔形成的历史,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为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感情,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畏艰苦、道德高尚、富于创新的优良传统,了解始祖后裔形成的历史过程,是很有益处的。笔者拟对炎、黄后裔加以考略;希望得到同仁指正。一、炎帝考略传说中的炎帝是上古时代神农氏族的首领,因而又称神农氏。生于姜水附近,是姜氏部落的始祖~①。炎帝和黄帝都是少典氏人,母亲又都是有氏,但不是同父同母。少典氏、有氏井不是人名,而是氏族之名~②。少典氏、有娇氏世代通…  相似文献   

9.
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载。历史上,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高原农牧文化的创建,都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今日岷江上游的羌族,由于历史发展、居住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诸多原因,人们仍有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等宗教观念的遗存,"释比("巫师)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者,许多民间舞蹈形式,多是在"释比"主持下的民俗活动中进行的。本文拟以羌族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作为切入点,探索"释比"文化对羌族民间舞蹈影响;探索羌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规律;以及动态保护与多种开发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羌族释比的占卜术种类繁多,源远流长,是羌族传统信仰习俗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渊源于古羌时期的羌人社会生活与生产活动,而且还逐步渗透到了近现代羌族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释比占卜的表现形式透露出一个民族古老文化的遗风,它承载着该民族数千年来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变迁的痕迹,同时又映衬出该民族与周边民族在文化上的借鉴、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1.
羌族婚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从羌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羌族婚礼的形成及其特征看,羌族婚俗具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羌族婚俗不光是一种单纯的民俗现象,而且是羌族宗教意识的体现物,民族精神的象征物,民族的人文观念、伦理道德的寄托物。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主席曾有一名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那么,“三皇五帝”指的是谁呢? 三皇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它所指的对象有六种说法,司马迁《史记》认为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白虎通》一书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祝融;孔安国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还有认为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三皇是伏羲、神农、女娲;最有说服力的,三皇指的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它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所以,一般三皇是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上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结网捕鱼,神农氏则教人尝百草治病。他们的活动都在原始社会的中期和前期。  相似文献   

13.
羌族史简论     
羌族起源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量羌氏并非同源,一是二者分布地区与考古文化不同,二是生活,服饰和语言不同。羌族的发展史上,先后经历了虞夏时期,春秋初期,周襄王时期,秦汉时期,三国魏晋时期五 次大的迁徒。羌族不断反抗压迫他们的统治者,并于十六国时期建立了 羌族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后秦,羌族一汉藏等民族不断融合,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斗茶品茗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传说中国最早发现、利用野生茶叶的人是作为中国原始农业之父的传奇人物神农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说法。另据考证,世界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生长于中国西南。  相似文献   

15.
《羌族释比经典》评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历史上羌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和分布极广的民族、也是汉族前身华夏族的重要构成部分。学术界一般认为.古代的羌族应与现今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各民族有着族源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同时.现今藏缅语族羌语支的民族的人数也远远超过了现今羌族的人数。现今的羌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后裔,而他们一直较好地保留和传承着古羌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的华夏族和现今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必须了解羌族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6.
羌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早在三千年前,殷商甲骨文中已经记载羌人的活动情况。经过三千年来历史的发展变化,现今只有四川省岷江上游茂汶、理县、汶川三县尚聚居着八万多羌族人民。对于这部分羌人解放前社会历史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写好羌族史志,同时也对正确理解、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增进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本文以社会结构为中心,谈谈解放前羌族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 解放前的羌族社会属封建社会,所以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封建的生产关系和封建的剥削制度占居主导的地位。这种封建的生产关系,由于清雍正、乾隆年间改土归流基  相似文献   

17.
羌族有人口30余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羌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羌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晕,地势险峻。羌寨一般建在高山的山腰上,所以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相似文献   

18.
先秦文其实是部夷夏形成史或由夷变夏史。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正是羌族。由羌族先民创造的华夏文化,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成起到不可替代的绝对性的贡献。汉族是在不断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整合各个民族的过程中,由最早的极少数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主体民族。岷州是古羌族的发祥地之一。古羌族由盛到衰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中的发展阶级,它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羌人与大禹     
现今的羌族有3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和松潘县,以及与这一带毗邻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说它古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相传夏代的创始人、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大禹就生长和兴起在川西北的羌地。说它年轻,因为羌族正式作为一个民族确定下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20.
羌族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贵州羌族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的江口和石阡两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贵州羌族人民创造了不同类型、功能多样、特点鲜明的羌族服饰。这些羌族服饰体现了贵州羌族厚重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