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吝赞赏     
一位著名的记者近日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回忆其小学生活的文章。文章不长,读来却特别发人深思。这位记者先生小学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玩兴大,心挺野。一到外面,便是“不尽祸事滚滚来”;成绩单上,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长此以往,直落得同学恨,教师怨,邻里氏,家长怒。而就在小学临近毕业时,一堂数学课上,一道题目难住了班上所有的同学,而他却不知怎的给解了出来。正巧数学老师又是新来的,不清楚地的“历史背景”,居然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起他来:“你们瞧瞧人家,多聪明!”──就是这听来挺平常的一句赞语,却如一副灵丹妙…  相似文献   

2.
不吝赞赏     
一位著名记者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回忆其小学生活的文章。此文读来,特别发人深思。这位记者先生在小学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玩兴大,心挺野。一到外边,便是“不尽祸事滚滚来”;成绩单上,常为“大红灯笼高高挂”。长此以往,直落得同学恨,教师怨,家长怒。到了小学六年级时,一次数学课上,一道题目难住了班上所有同学,偏偏他却不知怎的竟给答了出来。正巧数学老师又是新来的,不清楚他的“历史背景”,居然在全班几十名同学面前夸起他来:“你瞧瞧人家,多聪明!”——孰料就是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赞语,竟如一副灵丹妙药,彻底地改变…  相似文献   

3.
不吝赞赏     
不吝赞赏王淦生一位记者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回忆其小学生活的文章。此文读来,特别发人深思。这位记者在小学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玩兴大,心挺野。一到外边,每每是“不尽祸事滚滚来”;成绩单上,常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长此以往,直落得同学根,教师怨,家长怒....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到一位资深记者在报上发表的一篇回忆其小学生活的文章。文章不长,但对于广大教师及家长来说,读之或许会不无启发,故而觉得实有在此介绍一番的必要。这位记者上小学时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玩兴大,心挺野。一到外边,便是“不尽祸事滚滚来”;成绩单上,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长此以往,直落得同学恨,老师怨,邻里烦,家长怒。而家长、老师偏偏  相似文献   

5.
加大维护力度家长侮辱殴打教师的事件在农村时常发生,有时在城市也会发生。那么如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下面我想借助两则事例说明,“加大维护力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事件一据《金陵晚报》2002年5月22日报道:某小学分校一年级1班的一名女生和同桌男生吵闹,无意中,男生碰破了女生左腮上的一点皮。班主任通知两位学生的家长来校协商解决。女生的父亲很快就带着两个一身酒气的人到了学校。进教室后,他抬手就打那个男生。教师上前去阻止,家长又给了教师两记耳光,并说:“打人怎么了?我还杀人呢”!在场的同学吓得哭成一团。…  相似文献   

6.
王铎 《宁夏教育》2002,(4):53-53
在讨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以下事例: 镜头一:某中学一名学生因天性顽皮、淘气便被教师和家长贴上了“不规矩”、“不服管”、“胡乱来”的标签,同时他也成了教师批评、家长责骂、同学嘲笑的对象。他  相似文献   

7.
冷处理     
星期一早上,小宇同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说他在星期天到学校玩时看见小张同学在教师办公室门口写了老师的脏话。我一看。只见雪白的墙壁上有铅笔字:“X老师是王八蛋,去死吧。”我的肺都气炸了,恨不得立即把他抓过来,或者马上打电话叫家长来。但转念一想,前几天小张午睡时不遵守纪律,被我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顿,后来我因为忙没有做“训后疏导”,他心里肯定很难受。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2005,(7):8-11
话题故事 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认识后没事就可以打个电话或上网聊天了。”  相似文献   

9.
不吝赞赏     
近日读报,一位记者回忆其小学生活的文章读来令人深思。这位记者先生在小学时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玩兴大,心挺野。一到外面,便是“不尽祸事滚滚来”;成绩单上,总是“大红灯笼高高  相似文献   

10.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  相似文献   

11.
只有1分的“天差地别” 一位小学生手捧着得了“良”的试卷,让教师给他多加1分。问其原因,原来孩子的试卷是84分,按等级制,85分才能算“优”,而这位同学刚好缺1分,在考前他已向家长许了愿,考试一定要拿“优”,否则会被家长打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电脑进入中小学课堂已不是稀罕事。如何让电脑成为学生真正掌握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摆设,则是教师们面临的新课题。记者近日在上海市实验小学观摩了一堂网络综合课,对小学生“玩”电脑的能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是一堂小学四年级的电脑课,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濒临灭绝动物的研究报告。老师刚布置完毕,学生们便熟练地在网上查找到相关资料,然后“选中”、“复制”、“粘贴”,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署上大名,然后鼠标一点,往老师的电脑来个“发送到”,便完事了,爽动作快的同学只用了十几分钟。再看看学生…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16岁中学生发现新流星群北京一位年仅16岁的中学生经过4年的观测,发现了一个新的流星群。在即将出版发行的最新一期世界流星组织会刊上,将刊登北京80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孟奂的一篇全英文的学术论文。孟奂最近又参加了“国际科学和工程学大奖赛”国内选拔赛的答辩。谈起流星孟奂滔滔不绝,而当他看到同学传播的香港歌星梁咏琪照片时的第一反应竟是“这同学是哪个班的?”但现在他的同学们已经很熟悉他的风格,不再将其视为另类。“学得早,不怕考,学得好,不用考,学得活,自己过(关)。”记者在武汉市武昌区实验小学采访时,听见一…  相似文献   

14.
“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这是名人列夫一托尔斯泰评价教师的一句话。在江口县桃映土家族苗族乡,有这样一位老师,廿二年来,用他那颗宽广的心怀、那份深沉的爱意、那种执著的追求,成为家长最信任的老师、同事学习的榜样——他就是矮埂小学代课老师张吉端。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毕业班里,有位同学叫“新作文”,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今天各大媒体都来采访这位同学了。一大早,“新作文”家的大门就被堵得水泄不通,一大群记者正在询问“新作文”写作成功的秘密。“新作文”早饭都没吃完,就遭受到了这连珠炮似的发问,很无奈,但他也不好拒绝记者,只得放“虎”进门了。“‘新作文’,请问你的文章为何写得如此动人?”“‘新作文’,你对写文章有什么体会,能讲讲吗?”……一个个问题连续不断地“冲”来,“新作文”招架不住,只好笼统回答。他借了一只麦克风,有模有样地讲道:“写作文就像制作电影一样,你如果想制作出…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05,(Z2)
话题故事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  相似文献   

17.
开始当教师时,我想:教师一个人要管好几十个学生,家长只有两三个孩子上学,比起来,自然家长找教师联系便利。因此,我对家庭訪問工作便不主动了。可是,一学期已有好几周过去了,还未见家长到校来交谈过什么事情。有时他們来学校给孩子送雨伞雨鞋,与我见面,只打个招呼,什么话也沒说。有一天,沙玉林同学旷了一天課,第二天他来时,我说:“你怎么旷课了?”他不吭声。我又说:“你回去把你妈妈找得来!”沙玉林回去了,可一等不来,二等还不来,上第一节課了,教室里很安靜,同学們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忽然间,教室外面响起了一陣尖利的声音:“……这还了得,哪个先生教我家玉林?我家孩子昨天婆婆死了,不曾到校,今天怎么叫他家去,还叫我来……”她这一闹,我怎么还能把課上下去,只好請她到办  相似文献   

18.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19.
艾薇 《家长》2013,(1):50-51
这个学期刚开学的那几天,纷纷有同学来“控诉”伊凡的“罪行”。从同学们的反映情况来看,伊凡主要有三大“罪行”。 “罪行”一:课间,同学们在一起玩游戏。伊凡输了,他气急败坏,脸涨得红红的,一把抓起地上的石子,狠狠地摔在地上。但他仍觉得不解恨,又照着一起玩的同学屁股上踢了两脚。 “罪行”二:组长晨曦检查他的作业,告诉他默写词语要有家长的签字。谁知,他把头一扭,  相似文献   

20.
记者采访合肥市南门小学的由头,缘于一个偶然事件:一位家长带着儿子去肯德基,临座一位陌生人问她:“您的孩子是不是在南门小学读书?”这位家长觉着很奇怪,就问他:“您怎么知道?”那位陌生人笑着说:“我的孩子也是南门小学的,南门小学的孩子跟其它学校的孩子不一样。”这件事在记者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一个有着暖暖阳光的深秋下午,记者走进了这座名闻遐迩的百年老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