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孙武为吴将及其著作辨述《孙子》又名《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一部兵书,也是世界最早一部军事著作。作者为孙武,孙武为春秋末期吴国人,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五世纪初,约与孔丘同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相似文献   

2.
孙武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军事战略家,所著《孙子兵法》一书为世界最早的军事名著,享有极高的声誉;不仅具有丰富的战略战术思想,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本文仅就其军事思想分四方面作简略述评:一、孙武的战争观;二、孙武的治军思想;三、孙武的战略战术原则;四、孙武军事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穹窿访兵圣     
据说,闻名于世的《孙子兵法》就是在苏州西面的穹窿山完成的。所以一到苏州,我就怀着敬仰之情,踏上了寻访孙武故地的旅程。《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孙子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逻辑缜密。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相似文献   

4.
《滨州师专学报》2013,(2):57-57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历来被称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是书为宋代“武经七书”之一。  相似文献   

5.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吴王阖闾用为将领时,曾率吴军大破楚国,卒使“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著有兵法十三篇。史谓《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揭示战争规律的杰出兵书,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在发展我国军事科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军事学说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 ,齐人孙武以兵书十三篇流传至今 ,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大多数情况下 ,《孙子兵法》是以其本来的面貌即兵学精典为世人所认识所应用。可是 ,近年来 ,《孙子兵法》又饮誉于管理学界、外交学界、军事心理学界等 ,其中 ,尤以将《孙子兵法》中的某些原理、原则、策略应用于经济管理的研究较为深入广泛。然而 ,将《孙子兵法》应用于高校管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从这方面做初步探索。一、孙子兵法与高校管理的主要不同点《孙子兵法》作为军事著作与高校管理不是同一领域的学问 ,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其一 ,《孙子兵法》与高校…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中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文章主要探讨孙武的管理思想和现代价值;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例,阐述了孙武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中的人才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子对《周易》军事思想之吸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武的高祖父陈文子精通《周易》,孙子有条件在家族中学习《周易》。春秋时期已有运用《周易》军事思想直接指导战争的事实。《周易》中"师出以律","同人于野","左次无咎","击蒙","罔俘,裕如无咎"等思想在《孙子兵法》中都有更为明确的阐述和发挥。这证实,《周易》是孙子兵法的思想源头之一。了解孙子兵法对《周易》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益于我们今天对孙子军事思想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有益于运用孙子兵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名著。千百年来,一直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推崇。孙子兵法是一部传统谋略著作,它提供给人们一套谋略学说: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该文尝试着把《孙子兵法》的思想应用到足球运动中。相通之处加以阐述,引用对足球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六世纪末年,在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诞生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象一颗灿烂的巨星闪耀在我国军事史上。他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孙子兵法》(也称《孙子》、《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共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势、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这些内容是从我国春秋战国之交频繁的战争中总结的战略战术经验,它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三百余枚,简长27.4厘米,宽约0.5厘米,总字数超过今本约三分之一,从而为《孙子兵  相似文献   

11.
临沂银雀山汉简《吴问》记载了孙武根据晋国六卿自定地亩的大小,收取赋税的轻重,预言其败亡先后,劝谏吴王厚爱其民的史事,表现了孙武以民为本的军事思想。这与孙武后来谏阻吴王“民劳,未可”,暂时不要攻楚入郢和六年后“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的做法,以及《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惟民是保”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孙武在军事上以民为本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独树军事一帜的孙武,以他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对战争的深刻认识,铸就了《孙子兵法》这样流传百世的军事著作。哲学界对孙武的辩证法思想已有深入研究,但对其认识论却较少论述。本文试图对《孙子》中的认识论作一初步探讨,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史上的两座高峰。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孙,二人相差180年左右。孙膑对孙武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的、系统的,包括治军、作战、后勤、地理等各个方面,其军事思想的发展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关于制胜因素,他提出了"义"胜的观点,树立起正义战争必胜的理论;关于战争的根源,他明确指出利益的争夺是导致战争产生的原因;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孙膑"以战迎战""以战止战"的观点较之孙武的"慎战"思想前进了一大步;关于战争的制胜条件,孙膑丰富和发展了孙武的理论,看到了战争潜力、民心向背、军事力量、军事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讨论了孙武未曾涉及的战争控制问题,反对"数战",认为"利胜者辱"。孙武及其《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鼻祖"和"武经冠冕",孙膑则不愧为兵学亚圣。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2009,(7)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据《明太祖宝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与侍臣曾两次研讨《孙子兵法》。朱元璋受其身边爱好《孙子兵法》的侍臣的影响,屡屡对《孙子兵法》加以应用,虽质疑《孙子兵法》的相关思想,但其治军和作战的精髓思想依然有孙武的影子。朱元璋汲取孙武兵学思想中秉持经世致用的原则,极其注重孙武任将和用兵的思想,在作战历程中强调《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这些均证明了《孙子兵法》作为"跨时代、跨国界、跨领域"的经世佳作对朱元璋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武、联膑与《武经》──羲黄文化史话之五李捷孙武,大约生于孔子时代。孙膑,晚于孙武约百年。孙武的《孙子兵法》,以精辟的军事辩证思辨,征服了许多军事家、哲学家,后来又被孙膑继承,并发扬光大。这在文化史上,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研究羲黄文化,其中也应研究孙...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第一次学术繁荣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各种学术流派。兵家学派在当时是非常活跃的,他们总结战争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的研究,撰成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军事著作,成为我国古代最卓越的学问之一。我国现存第一部记录古代书目的《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兵书,共分四类五十三家,它是最前面的四家是:《吴孙子兵法》、《齐孙子》、《公孙鞅》、《吴起》。颜师占注明吴孙子既孙武,齐孙子即孙膑;对公孙鞅无注,其实即商鞅;吴起则注明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历来被称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是书为宋代"武经七书"之一。《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期齐国孙膑所作,共8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吴子兵法》亦称《吴子》、《吴起》,相传为战国初期吴起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起》兵书篇,书  相似文献   

19.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是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的后世于孙。他的《孙膑兵法》一书与其先祖的《孙子兵法》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倍受推祟的两部军事杰作。《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中著录有《吴孙子》(即《孙子兵法》)82篇,图9卷,《齐孙子》(即《孙膑兵法》)89篇,图4卷。汉以后《齐孙子》失传,而到《隋书·经籍志》中即不见著录。因此,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  相似文献   

20.
对“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是吴文化”的论点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求证。《孙子兵法》十三篇,撰著在吴国,问世在吴国,离不开吴国的国情和吴地文化特征。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十三篇”,“以书干阖闾……庶必见用”,显示吴文化属性的特征。为适合吴国的强国称霸需要提出“进攻战略”、“攻心战术”、“诡诈战法”等新的战略思想,体现吴国军事文化特征。在兵法各篇中较多反映吴国地形地貌,充分显示江南自然环境特色。吴国军队编制以及寿梦时“吴始益大,称王”和“专诸之勇”都翔实应用在孙子战略谋语中。研究《孙子兵法》与吴文化,就能深入了解孙子著述原意及《孙子兵法》的精髓和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