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健全 《山东教育》2003,(16):26-2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日常教学中我归纳出的方法大致有:一、抓住重点句式不同的思想感情,往往选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为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赞叹之情,运用了两组感叹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另一组是:“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哪……”为表达董存瑞勇敢、坚定、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运用…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桂林     
桂林位于广西省中部,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年,我有幸来到桂林,欣赏桂林的景色。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可是,漓江我还是初次见到。漓江的水真静啊,时时一阵微风吹过,水面上呈现出条条水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漓江的水清澈透底,一眼就可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边,还有许多奇特无比、形态万千的山,靠岸最近的是著名的象鼻山,看起来真像一头巨象在江边饮水。还有青蛙跳江、苹果山、乌龟山等等。你若乘着竹筏观赏漓江山水,一定会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去桂林,一定要…  相似文献   

3.
错位的求证     
朱华贤 《湖南教育》2005,(19):27-27
一位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甲天下》时说“:上一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朗读课文,然后说说桂林山水是不是真的甲天下。”稍后,一学生站起来说“: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所以,可以说,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老师肯定道“:对,桂林的水静、清、绿,可以说桂林水真的甲天下。谁再来说说,桂林的山是不是真的甲天下?…  相似文献   

4.
游漓江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这是当代诗人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中的开场白。在这首诗诞生40年后,我终于去了桂林,领略了漓江的美丽风光!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时说:“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请同学们再仔细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稍后,一学生站起来说“: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所以,可以说,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老师肯定道“:对,桂林水的静、清、绿,可以说桂林水真的甲天下。谁再来说说,桂林的山是不是真的甲天下?”一学生马上说:从第三自然段可以看…  相似文献   

6.
这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768—824)写的一首著名的律诗。他只用了寥寥的八句,就把广西桂林漓江两岸的风光,充分地描绘出来了。特别是其中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一联,更是受到人们普遍传诵的名句。的确,桂林山水的秀丽,所以闻名于天下,是与漓江分不开的。漓江别名桂江,或称海阳江。它的水源就在广西和湖南交界的海阳山。从发源地往北流入湖南境,便是湘江;往南流入广西境,便是漓江。整个漓江流域风景最美丽的地方是在桂林到阳朔的一段。所以,人们说:“桂林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关于阳朔的风景,唐代另一位诗人沈彬的诗写道: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相似文献   

7.
九马画山     
暑假中,我和父母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游玩。漓江有楚楚动人的“少女峰”,有奇丽无比的“望夫石”,有形象生动的“八仙山”,也有令人神往的“碧森林”……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漓江上游著名的“九马画山”啦! 九马画山耸立于漓江上游沿岸地区,雄壮巍峨,山  相似文献   

8.
1.表示比喻。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像”在其中充当比喻词的角色,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在这句话中,作者把桂林的山比喻成“老人”“巨象”“骆驼”,表现了山的形态的多样性。2.表示类比。这类句  相似文献   

9.
好奇提问:下一站去哪里?热心介绍:我们现在要去山清水秀的桂林。桂林的特点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像伏波山、象鼻山等著名的景点就分布在市区内。桂林之美在于它的秀丽,幽雅。玉带似的漓江依山流转,秀丽的山峰亭亭玉立,两岸景点星罗棋布。乘一条小船,沿漓江悠悠而下,可以饱  相似文献   

10.
现在人教版教材,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语气助词“啊”出现的频率都是很高的。尤其是第十一册《桂林山水》一课,全文不到400字,“啊”字竟出现6次。助词“啊”常因前面字音不同而发生变音。笔者深入课堂听课时,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在范读课文或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都将“啊”字的读音一律读成“!”,没有读出“!”字的变音效果。这样的读法,影响了作者情感的表达!为此,笔者认为,就“!”字的变音,有必要和各位同仁切磋,以期共同提高。文中有一段写“水”的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  相似文献   

11.
桂林山的奇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让桂林的山平地拔起,桂林山的"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  相似文献   

12.
漓江风光     
我到漓江游览,正值11月初,此时,沈阳已是初冬时节,可漓江依然山青水秀,立时吸引了我的眼球。(一) 桂林漓江,是我向往已久的风景胜地。唐朝诗人韩愈的千古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zān)。”让我领会了漓江山水的美妙意境。当代大诗人贺敬之写诗赞叹:“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令我魂牵梦绕,时时想早点、快点来到这人间佳境。丹麦王国前首相保罗·哈特林游漓江后盛赞:“漓江太美了,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使我知道漓江在世界丽水名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师 :同学们 ,假如把这句话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请同学们读一读 ,比一比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生 :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写得很具体。生 :当然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具体地写出了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 ,清得怎么样 ,绿得怎么样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生 :我也认为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把漓江…  相似文献   

14.
文科博览     
“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自南宋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长期找不到最早出处。历代考证中,有人认为是宋代范成大所说“桂林之秀,宜为天下第一”而来;又有人认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经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楼记》一文中“桂林山川甲天下”;到了清朝光绪11年,广西巡抚金武祥在《漓江游草》一诗中有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至此,人们一致认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出自金武祥之口。 1983年,桂林市一名叫杨寅生的拓碑师傅有一次在桂林名山之一的独秀峰拓印碑文,在钟乳石下发现一块诗碑,其中有一句诗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这首诗是南宋嘉泰改元(1201)9月16日“桂林大比”(科举考试)刚结束时,“提点刑狱权府事四明王正功,为考中的11人宴享礼”所作。这一发现比原来的说法提前了685年。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第二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元瑕的翡翠”一句时,先让学生反复品读句子,在得出初步感知后,简单介绍排比句句式,最后进行仿写排比句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排比句的句式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导游介绍】欢迎各位光临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由于桂林的美景实在太多,故我们决定让大家自己走进这如诗如画的“画卷”。  相似文献   

17.
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大概摇头反对者甚少,点头共鸣者甚众。但如追问其能“甲天下”的原因,则见解蜂起,莫衷一是了。 桂林“山水贵虚心”(郭沫若语),虚空美应是它“甲天下”的主因之一。 桂林山水的虚空美形态 虚空,为桂林山水美的主要层次,有显、隐两种形态。前者又分清晰型和迷离型两类。 清晰型显态虚空美,主要从桂林山水结构中体现出来。桂林山水为环形结构:处于圆心的独秀峰为第一层次;漓江(段)、桃花江(段)、杉湖、榕湖、长湖、八角塘所组成的环形圈为第二层次;叠彩山、猫儿山、塔山、象鼻山、隐山、宝积山所组成的环形圈为第三层次;鹦鹉山、虞山、屏风山,七星山、南溪山,西山所组成的环形圈为第四层次;尧山以及桂林其它方向的远峰为第五层次。这五个层次,互相间隔,稀疏虚空;同一层次的景观,也两实夹虚,势连形断;整体结构上的山体面积之和约为156.67平方公里,仅占整体结构面积即市区面积的27.73%(桂林的水具虚空美,下面会论及);从而显示出了整体结构的简约,并导致了虚空美的量大值高。  相似文献   

18.
一、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老师适时指导、纠正。2.齐读。3.导入:《识字2》所有的词语都与什么相关?(桂林山水)二、创设情境,学习词串(一)学习词语“碧水、秀峰、倒影”1.出示漓江山水图。(配乐)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最美的地方是漓江。漓江到底美在哪儿呢?生:它的水特别绿,特别清,两边山也特别多。水里有山的倒影,青山绿水,美丽无比……2.出示词语:碧水。师:这么清、这么绿、这么美的水,我们就叫它——碧水。(师指名读)师:你读得真好,老师好像看到了清澈的漓江。(男女生比赛读)3.出示“碧水、秀峰、倒影”图文。师:水美,山…  相似文献   

19.
阳光课堂上,有师生互动、思维碰撞时的神采飞扬;有孩子静思默想、思维涌动时生命拔节的脆响;有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时的其乐融融. [案例]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PPT展示) 2.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PPT展示) 师(沾沾自喜状):同学们,我觉着书上写得太哆嗦了!你们看我多简洁: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学生纷纷举手) 生1:郑老师,你写得没有第一句好.(其余学生纷纷点头) 师:为什么?你敢挑战老师?!胆子忒大!  相似文献   

20.
《桂林山水》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按写作意图,分为四段。第一段讲作者观赏桂林由水的原因;第二段讲作者观赏漓江的水;第三段讲作者观赏桂林的山;第四段讲作者的感受。教师讲课时要抓住四段的要点分别讲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