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象一个幽灵,无孔不入地潜入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到处都可感觉到它的无所不在的影子。讲了多少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直到今天才真正体会到经济可能对文化产生何等巨大的影响。文艺也骤然变了,变得使不少长期搞文艺的人竟然认不得文艺或不懂得文艺了。“困惑”成了一种时髦的感叹或一种流行病,文艺也在“困惑”之中。既有困惑,就会有各种索解的尝试。本文也是其中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何时起 ,“科学化”成了我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不论什么领域都把“科学化”作为追求的目标。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科学” ,西方的科学文明打破了中国的大门之后 ,中国人才开始学习“科学”。中国人总是寻找一种标准来衡量一切 ,用一种说法来概括一切 ,这是中国人思维的一贯传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发现科学似乎总是“正确的” ,科学总是成功 ,于是中国人找到了一个十分有效的词来评判或概括一切———“科学的” ,或“科学化” :凡是科学的就是好的 ,凡是不科学的就不好。然而 ,什么才是“科学化”?“科学化”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提出“艺术的民族保守性”问题。他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时强调说:“中国的东西有他自己的规律……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艺术的民族保守性比较强一些,甚至可以保持几千年。”今天,在我们讨论中国当代新时期文艺观念的变化,以及中国当代文艺观念与西方当代(现代)文艺观念的碰撞,或者谈论中国文艺的未来前景时,都不能回避“艺术的民族保守性”这一尖锐问  相似文献   

4.
文艺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艰苦劳动,是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的,进行文艺创作最忌划一化和类型化。周恩来同志根据文艺的特殊规律,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创作自由,鼓励作家、艺术家“各显所长,百花齐放”。在题材问题上,他说:“至于题材,完全可以允许作者自由选择……对创作题材不要干涉过多。”(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同志是提倡题材的多样化的。这一思想,是完全符合毛译东同志的文艺思想的。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又号召作家、艺术家“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毛泽东同志说得何等的明白,何等的好!他认为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都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这段话实际包含了题材多样化的思想。这是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复杂万端的,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艺心理美学思想史上,“气”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范畴。如果认真追寻一下中国古代文艺心理美学的一些基本思想的渊源的话,就很容易发现“气”的重要地位。在对于文艺的起源、形成和功用的解释方面,古人一向对“气”非常重视,视之为一切文艺创作发韧的起点和内在动因,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和最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一、两人对文艺的本质看法不同:1、孔子将艺术与“善”相联,柏拉图侧重谈它与“真”的关系。2、艺术形式在孔子处只获得附庸身份,柏拉图则从本体论角度凸显其独立性。3、孔子提倡“表现论”文艺观,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摹仿”。二、两人都对文艺的社会作用予以关注。但一个从仁学出发肯定情感,肯定艺术;一个依据理念论而否定情感,否定艺术。三、孔子“为人生而理论”,柏拉图除此之外也“为理论而理论”。由于中西文化精神的不一致,他们的思想在理论形态和特色等方面都体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是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之所以解放,一是西方的各种思想、主义,蜂拥般地涌向中国,诸如:无政府主义、实验主义、达尔文主义、马列主义等等。它们都是在“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之下,反帝反封建”,打倒孔家店,建设一个新的强盛中国并为之奋斗的力器。当然在斗争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主流和指导思想。一是与此同时西方的各种文艺思潮和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家、作品,被大量地介绍到中国来。特别是到各国留学的一些青年学生回国之后身体力行,这一切都汇入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文新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洪流之中。“五四”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流派纷纭、百家争鸣的时代。使中国文学发展到古代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开始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13日,由中国人学学会和教育部社科中心共同主办的“文艺与人性”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近一个时期以来文艺在表现人性方面出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不良倾向,并针对这些倾向所带来的现实危害和理论混乱,围绕如何理解人性,文艺应表现怎样的人性,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评价和克服文艺表现人性上的不良倾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人性本质上是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属性,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阶级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我们理解人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因此,诗歌的美学特点在中国文艺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古代西方把对外物的模仿作为艺术的根本法则,中国诗论则强调作家要抒发内在的情志。魏晋南北朝的思想解放,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中人的自我意识的增长,也提高了人们对文艺表现情感这一美学法则的认识水平。抒写情感是此时“人的自觉”对文艺的美学要求。生活在齐梁时代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继承了魏晋以来重情的传统,始终把“情”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除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有些人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为人们所忽视与冷落,司马迁、陶渊明、杜甫等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遭遇;有一些人则是长期地被人们所误解,例如吴文英,陈廉贞就称他为“一位被误解的词人”,叶嘉莹说他的词“在一直被人误解或甚至不解之中”;还有一些人则是至今还被忽视,冷落或误解着。陈霆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莫里哀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喜剧家。古典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于十七世纪的法国,随后影响到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并在欧洲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才逐渐衰落下去,最后为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所取代。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拥护王权;崇尚理性;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古典主义”一词由此而来);重视艺术形式,把体裁分成等级。“三一律”(时间一致、地点一致和情节一致)  相似文献   

12.
文艺是带着明确的功利性诞生和繁衍的.“文艺”冠以“社会主义”,其功利性就更毋庸置疑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们一切文艺工作的根本任务,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这本来是常识性的问题,用不着多费笔墨.但是,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据说是“新崛起的美学原则”,在文艺的功利性和由此而派生的文艺表现什么、怎样表现等问题上,表现出一种“对权威和传统挑战甚至亵渎的勇气”,提出了与社会主义文艺根本原则背道而驰的艺术主张,还博得了一些人的叫好,这就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发点议论了.  相似文献   

13.
作家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时,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扎实的生活基础、进步的世界观、相当的艺术素养。这三个条件,乃是文学创作的三要素。作家只有具备了这三个要素,才能进入创造过程,并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扎实的生活基础所谓扎实的生活基础,就是指作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把熟悉人、了解人的工作放在首位,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①从而成为“生活的富有者”。一个作  相似文献   

14.
一说起创造、发明,人们马上会想到科学,很少会与文艺联系起来。其实这是不大公允的,文艺也从来离不开创造、发明。深谙此中奥妙的郭沫若同志曾明确指出:“文艺是发明的事业。”这句话当然不是郭老一个人的新发明,过去许多艺术大师都曾发表过类似的意见,同时以往所有艺术杰作也都证明了这一意见的无可非议。本来文艺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但是不能说什么人做的都是文艺;本来世界上古往今来不知出现过多少文艺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杂文《文艺与革命》中,主张文艺创作“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他强调内容的重要性,但也要求不要忽视技巧,而且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说明这个道理:“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鲁迅的小说创作就达到  相似文献   

16.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语境中,如果说科技就是生产力,那么也可以说物质就是生命力——没有物质支撑,人类一切都无从谈起。其实,20世纪中国不仅发生了“人的觉醒”,而且也发生了相当彻底的“物的  相似文献   

17.
“幽默”是一个属于美学范畴的概念。总的说来,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幽默是喜剧艺术(或称“笑的艺术”)的一个总称,它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及其它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等)在内,讽刺、滑稽、戏谑、闹剧、打诨……都是“广义的幽默”大家族中的合法成员。狭义的幽默仅仅是喜剧艺术中的一个分支,是“笑”  相似文献   

18.
“拿来主义”是在我国三十年代文艺界大论战的背景下产生的,是鲁迅先生根据当时文艺思想斗争的需要提出来的。鲁迅署名霍冲发表的《拿来主义》一文,用生动的语言,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同时,批判了对待西方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其中之一就是“接受一切”,即“全盘西化”,鲁迅称这种人是“废物”。当然,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也提出:对待外国文艺“一把火烧光”的“虚无主义”和“不敢走进门”的“避主义”也是错误的。显然,《拿来主义》精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内容是丰富而又深刻的。“拿来主义”的实质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然后,加以“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区别对待。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这些思想,在《拿来主义》中本来是十分清楚的,然而,却被一些人误认是“全盘西化”论。  相似文献   

19.
今天,商品经济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顺之者昌,逆者之亡。受商品经济的左右,就艺术品种而言,有些大为走红,而有些则门庭冷落。商品与诸种艺术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从多方面做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想就我国文学史上最早与商品发生密切联系的文学品种——词,做些探讨,看看它是怎样与商品经济构成联系,以及它在适应商品经济取得发展的过程中的得与失。这种探讨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即传统文艺样式如何适应新的时代潮流与现代商品经济乃至现代科技关系更为密切的新的文艺样式,又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想艺术档次而不致于走入迷误,多多少少可以得到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曾掀起一股“王朔潮”。王朔采取调侃的说话腔调,以惊人的准确性和艺术概括力反映了20世纪末一部分中国市民的流浪心态,其作品被称为“痞子文学”。其实,那群“边缘人”的显示现代情趣的精神的流浪,正是现代中国人企图摆脱精神困境的一种艺术“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