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仪态、语言及心理情绪等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应当注重自身仪态,避免"语言暴力",恰当表达评价语,以及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态度达成与学生的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暴力”是指授课教师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使用伤害性的语言,是一种精神伤害。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随着学科师德渗透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是,对学生采用讥讽、挖苦、揭短等手段,实行“语言暴力”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3.
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语言暴力在教师和学生中屡见不鲜,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校园语言暴力看起来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校园语言暴力源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因素,要医治校园语言暴力应让师生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学会自觉抵制语言暴力;让受害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表明自己的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教育学生不要“以暴制暴”,也不能一味忍让;完善心理辅导机构,上好心理辅导课,聘请心理教师帮助化解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转型时期,语言暴力就像隐形杀手一般毁坏着社会和谐。语言暴力现象出现背后暗含了社会文化的心理机制。从语言禁忌、语言歧视、伦理道德、反传统情绪、审美心理、迎合心理六方面探讨语言暴力出现的文化因素,意在解决语言暴力,构建和谐语言。  相似文献   

5.
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教育与职业》2008,(8):191-192
近年来,由于教师的伤害性语言造成学生极端行为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语言暴力"比体罚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更大,后果更严重。文章试就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教师的伤害性语言造成学生极端行为的事件屡有发生,教师这种“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自身口语素养的欠缺是很普遍的原因。充分认识提高教师口语素养的重要性,熟练掌握教师职业口语的特点,科学有效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教师语言暴力指教师对学生间接或直接采用的侮辱歧视性语言,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的语言行为。教师语言暴力有诸多类型,其产生的原因包括教师素养欠佳、心理压力增加、个性品质不良等内在原因,以及教育体制束缚、教师培训忽视、教育对象个性独特等外在原因。预防和矫正教师语言暴力需要从多方面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外部环境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语言暴力指教师使用谩骂、诋毁、诬蔑、嘲笑、挖苦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使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常见的教师语言暴力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利用相对于学生的优势地位和制度授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使用有声及无声语言使学生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因其发生的隐蔽性、产生危害的迟效性和影响的持久性,对中小学生与教师自身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减少教师语言暴力对策:社会应积极引导舆论,努力营造包容氛围;政府加快改革教育体制,完善评价机制;教师正确处理角色转交,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校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语言暴力"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语言暴力"看似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教师"语言暴力"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要对教师的"语言暴力"进行矫治应加强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师生共学法,力抵"语言暴力";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缓解教师压力;研究批评艺术,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象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尤其在学校中,一些小学教师采用侮辱、讽刺、谩骂、嘲笑、当众揭短和孤立冷落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更是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受害者小学生的角度对语言暴力现象展开分析,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学业、健全人格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都影响甚远。同时作出了一些相关对策,对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语言规范培训和评价、创建教师心理疏导平台,减轻教师心理压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小学生的权益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语言暴力"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语言暴力"看似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教师"语言暴力"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要对教师的"语言暴力"进行矫治应加强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师生共学法,力抵"语言暴力";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缓解教师压力;研究批评艺术,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已大幅度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的“软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却剧增。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语言暴力比体罚要“文明”得多,但它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危害却不能等闲视之。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校园的人际关系都造成消极影响。要消除教师语言暴力,必须从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立法保护、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入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已大幅度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的“软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却剧增。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语言暴力比体罚要“文明”得多,但它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危害却不能等闲视之。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校园的人际关系都造成消极影响。要消除教师语言暴力,必须从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立法保护、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入手。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所有教育影响因素中的最关键要素.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和传播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语言惩戒是教育惩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于此,深入研究小学教师语言惩戒问题,通过从情节严重程度、实施的合理性、语言惩戒的效果三个角度对小学教师语言惩戒进行分类;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对小学教师语言惩戒做心理分析;从积极、消极两个维度阐明语言惩戒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并将如何发挥语言惩戒的积极作用进行解读,以此增强小学教师对言语惩戒的正确认识以及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已大幅度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的“软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却剧增.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语言暴力比体罚要“文明”得多,但它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危害却不能等闲视之.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校园的人际关系都造成消极影响.要消除教师语言暴力,必须从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立法保护、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发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中,极少数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暴力行为遭到了公众的强烈谴责,但有一种暴力行为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那就是“语言暴力”。  相似文献   

18.
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已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校园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治校园语言暴力则需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多方配合,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2006,(3):11-11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72%被调查的初中生表示,老师使用的不文明语言对其造成了心理伤害。对教师语言暴力,有人归结为老师的素质问题。不少社会有心人士就此指责“师德滑坡”,呼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然而,完全不关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师生双方沟通的过程,作为沟通的重要媒介——语言,在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语言暴力现象,这种现象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本文就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进行描述,进而剖析其产生的根源,为消解教育过程中的语言暴力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