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与心理都处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但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失去了平衡性,青少年或深或浅都会出现叛逆心理。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青少年叛逆的行为表现,剖析了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最后基于原因,从青少年主体、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对策,以科学理性引导青少年顺利健康度过青春叛逆期,健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
王倩酝 《天津教育》2020,(7):163-164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对于处于心理过渡期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正是迫切需要得到认可的时候,与他人意见不合会产生抵触心理,这些抵触不仅来自心灵也来自外界,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父母、学校、社会的关注,共同调节不良的叛逆心理。  相似文献   

3.
对抗、叛逆常常与青少年联系在一起。德育教师帮助学生度过叛逆心理期.逐步化解学生与父母的对抗,并成功地将其逆反的冲动力量转化为成长的正面力量。且以此为契机,分析了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继而挖掘其正面的积极意义,从而为做好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开出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4.
叛逆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应进行叛逆心理方面的研究及加强调研,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中让青少年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况,使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玄幻、穿越小说等迅速崛起,成为了网络文学不可阻挡的主流,尤其受青少年读者的青睐。网络玄幻、穿越小说以其虚拟、追求自我、叛逆、完美幻想等独特的审美取向成功的抓住了青少年的眼球。因为不管是穿越还是玄幻小说,都采用一种幻想、白日梦的构思形式,使得青少年们从充满压力的现实社会中挣脱出来,缓解了青少年的精神压力与紧张情绪,同时迎合了青少年叛逆、幻想、猎奇心理的审美取向。本文通过对网络玄幻、穿越小说的审美取向与青少年心理的关联的探讨,希望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这个时期充满了成长的挑战。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常见的青少年发展性心理问题——性意识萌芽、两性交往问题和心理叛逆,同时论述问题的成因和家校的应对举措。性意识萌芽指的是青少年对性知识的敏感与好奇,与其相伴的是青少年与异性交往的边界问题;心理叛逆是指青少年自我意识蓬勃、情绪波动大的心理特点。这些发展性问题的形成与他们的生理变化,如大脑发育、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也与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等的变化有关。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应对这些问题,家长与学校需要通力合作,理解与接纳青少年的处境,分析背后的成因,尊重青少年的需求与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早期阶段,会出现一些"叛逆"的心理,对家长、教师的要求不愿听从,一味地说"不",产生一系列不良行为。说"不"行为究其实质是青少年的"叛逆",主要原因是青少年自主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诉求的产生、人际交往的变化以及与家长代沟的形成。针对这些原因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帮助青少年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培养特定的兴趣爱好,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在15岁左右的时候,常常表现出非常叛逆,希望独立的情况,心理学家把青少年在这段时期此类特别的心理变化统称为"十五岁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心理学家发现,"十五岁现象"已经悄悄提前了.  相似文献   

9.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过渡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逐渐变得喜欢独来独往;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很多事情采取批判的态度.喜欢模仿,看到一些行为,自认为是"酷"是有个性的表现,便盲目模仿.  相似文献   

10.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过渡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逐渐变得喜欢独来独往;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很多事情采取批判的态度。喜欢模仿,看到一些行为,自认为是“酷”是有个性的表现,便盲目模仿。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在15岁的时候,常常表现出非常叛逆、希望独立的情况,心理学家把青少年在这段时期此类特别的心理变化统称为“15岁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心理学家发现,“15岁现象”已经悄悄提前了。  相似文献   

12.
从系统论角度看,青少年的行为既受到自身内在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受到来自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危机、叛逆和极端化心理、认知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等,是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在因素;青少年赖以生存的家庭、学校、朋辈群体以及社会环境等系统的功能失调,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金雁 《甘肃教育》2014,(1):28-28
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化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熏染,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职责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是生理、心理上成熟的必然,是寻找爱、归属及尊重的需要,是新奇感和叛逆心理的驱使,是受社会的影响。防止青少年早恋的对策为加强性教育,打破蒙昧的神秘感;丰富校园化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加强道德思维定势,强化意志锻炼。  相似文献   

15.
叛逆心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叛逆心理的含义界定入手,结合大学生叛逆心理的表现及特点,认识到叛逆心理的危害,解释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希永 《教师》2012,(30):10-10
叛逆是处于青春期高中学生的重要特征,而叛逆往往对学生自身起着消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中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并以体育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充分利用高中学生的叛逆心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初中生,这个时候的学生比较叛逆,情感也比较丰富,所以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现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初中语文课外活动教学,希望能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现状调查,探讨其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为中学生叛逆心理的相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叛逆心理量表》,对桂林市131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的叛逆心理更多地表现在对限制性选择的情绪反应,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逆反心理相对较少;男生的叛逆心理较女生更明显,高一学生的叛逆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子女的叛逆心理越明显;独生子女在抵制来自别人的影响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和城市学生对依从性的逆反反应表现明显;学习表现越差的学生,其叛逆心理表现越明显.结论:内心的叛逆是中学生的一种成长经历,是中学生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与家庭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因素等有着密切联系,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王元喜 《考试周刊》2011,(89):72-7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叛逆心理尤其使教师束手无策。如何正视学生叛逆心理。跨越教学中的主观障碍是初中数学教学应该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初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成因,并依此提出完善初中数学教学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20.
董舜 《小学生》2012,(9):64-64
信息网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和道德风貌。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反抗和叛逆心理以及求新性,他们试图摆脱束缚,任意驰骋,发展自己的个性,互联网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我们应当正视它,而不是回避它,应该利用它,而不是害怕它,要全面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找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各个因素,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努力实施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