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淑芹 《教师》2013,(22):102-103
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已普遍地将体育游戏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定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体现及负面影响,并从游戏选材、游戏教学、游戏组织、游戏评判等方面提出了体育游戏教学的策略,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潘贤春 《考试周刊》2012,(70):119-120
作者从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来探讨体育游戏的内涵和辅助健身作用,提出体育游戏的特点、选择体育游戏与应用体育游戏的注意事项,从而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为目的特殊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游戏最大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因而为广大师生所喜爱,随着人们对游戏功能的认识和不断提高,体育游戏被广泛地应用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中,成为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游戏的特点、功能及其选择游戏时应注意的原则出发,探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王刚 《考试周刊》2013,(12):104-105
<正>随着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等理念已逐渐成为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体育游戏将会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体育游戏的概念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它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  相似文献   

5.
江波 《考试周刊》2012,(80):120-121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健康第一”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广阔的运用领域。本文对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体育游戏的特点,提出了体育游戏在组织教学中的应用及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学体育教学课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主导者、体育游戏的编排者,要对体育游戏的意义、特点及作用有充分的了解,将体育游戏科学地引入教学中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强 《教师》2011,(34):117-117
体育游戏往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在初中体育课堂中适当地引用体育游戏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游戏选择适合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具有竞争性的体育游戏等几方面探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游戏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作用,从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磨炼学生艰苦意志、增强学生群体意识、加强学生竞争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举措,如体育游戏优化准备活动、体育游戏强化技能教学、体育游戏促进身体素质训练等。  相似文献   

9.
体育游戏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崭新发展方向和改革途径。本文以体育游戏的概念为切入点,从体育游戏创编及选择的基本原则出发,具体从准备活动、技能教学以及身体素质练习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个部分,有一定的涵义和层次的游戏活动可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广泛的运用领域,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实现教学目标是具有相当影响作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体育游戏的特征和作用,遵循体育教育的规律,分析和研究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了服务器应用、客户应用、远程对象、连接对象、传输对象、代理对象等PowerBuilder分布式应用开发的一些基本概念,讨论了服务器应用、客户应用的技术与实现技术以及该技术在远程数据传递中的应用,也给出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应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本文从改善应用平台、提高应用水平、加大应用力度、提供应用保障四个方面对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应用成果的不断积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逐步从重视学校数字教育资源配置转为重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融合创新。文章从应用场景、应用主体和应用工具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型并选取信息化应用核心指标,采用综合指数计算全国各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指数,同时对东、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差异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校信息化应用省际和区域差异明显,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整体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袁磊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1):39-43
在企业应用集成中,实现集成系统对业务流程的支持是核心.针对目前企业应用集成中业务流程逻辑与应用逻辑紧密耦合和集成系统不能支持异常流程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组件的面向业务流程的应用集成体系结构;通过JCA规范将企业信息系统接口封装成可以与J2EE平台集成的标准组件适配器,实现应用系统之间松耦合的集成.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基于组件的集成系统对业务流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Building an abstract model of the web application is the chief task of software test based on model, which is an efficient way for testing the web application. One problem with current web application test technologies is the lack of tools for modeling the whole web software, especially the lack of support for describing web application from the view of action and function.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providing the support for development and test of the web application. The presented novel model, named component-based and tree-oriented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model (CBTOWADM), abstracts the web application as a tree based on its system function and business process. CBTOWADM not only simplifie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b application, but also acts as the model middleware for software test. The basic model definition, the system framework and the application in software test of CBTOWADM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公安机关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主要集中在指纹数据的存储、查询、比对.针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后台数据库提出几种应用新途径:指纹文档信息的应用、指纹特征点分值差异的应用、指纹纹型特征的统计应用等,以期丰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成典勤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65-69,75
研究了企业W eb应用系统中网格技术的使用,介绍了现有W eb应用移植到网格平台的两种模式,以一个简单J2EE Internet金融应用为例,给出了三种应用版本的性能比较,提出了网格技术的W eb应用系统的可升级软件架构.  相似文献   

18.
校园一卡通系统中应用集成接口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应用系统要集成到校园一卡通系统平台上来需要通过接口来实现,应用接口对于扩展校园一卡通应用范围,完善一卡通功能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应用接口的框架结构,分析了两个关键应用的业务流程,对应用接口需要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9.
培养企业和各类研究机构急需的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人才,为大学本科生提供掌握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机会是当前高校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移动应用开发前景以及社会对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人才迫切需求的分析,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实施策略、教材建设策略等方面研究了《移动应用开发》这门新兴课程的建设,以便为我国移动应用开发人才队伍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推广使用,GIS技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各种不同功能的GIS系统软件。该文介绍了GIS的定义,分析了当前GIS的应用方向,并着重阐述了GIS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