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本文从贝叶档案制成材料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贝叶档案的制作过程以及贝叶档案的保管方法等内外因方面,对傣族贝叶档案耐久性进行分析,归纳傣族贝叶档案耐久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贝叶档案制成材料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贝叶档案的制作过程以及贝叶档案的保管方法等内外因方面,对傣族贝叶档案耐久性进行分析,归纳傣族贝叶档案耐久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征集是保护与抢救傣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本文以西双版纳民间贝叶文献遗产征集入手,探讨贝叶档案文献遗产征集的必要性、现状与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征集建议。通过采用原件征集、政策保证、运用现代化技术征集、开展普查工作等方法实现民间贝叶档案文献遗产的有效征集。  相似文献   

4.
陈子丹 《档案学通讯》2004,(2):92-94,83
傣族贝叶档案是指用傣族文字刻录在贝叶上 ,在中国云南 ,主要是西双版纳地区制作保存并使用的贝叶经。本文拟对傣族贝叶档案的产生和发现、内容和形式、价值和作用、开发和利用诸问题作一简略论述 ,以期引起档案界对这一珍贵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梅 《云南档案》2010,(4):51-53
本文在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指出西双版纳州傣族贝叶档案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保护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最近,因工作需要,我们对定海全区21个乡镇的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在摸底调查中发现,乡镇档案员的整体情况令人堪忧.一是在文化程度上,要求档案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现在尚有3人为高中文化.二是档案人员调动多、新手多.在乡镇从档五年以上的档案员只有4个,"新面孔"占了80%.三是档案人员未经上岗培训的多.  相似文献   

7.
运用知识计量学工具和关键词共现分析法,得出档案文化建设研究以"档案"和"文化建设"为核心,已经形成比较明显的高相关共现关键词群,研究整体上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内容相对丰满,比较成熟.文化、档案文化建设、建设是研究的热点.企业档案文化、高校档案文化、乡村档案文化等可能成为未来趋势.建议:构建档案文化建设研究公共平台,加强各方合作;注重档案文化在整个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体系中地位与作用的研究;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与新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支持档案教育事业,辽宁档案局(馆)、省档案学会于2014年6月21日在省档案馆新馆国际报告厅举办了《辽海讲坛—档案与文化建设》讲座暨"辽宁省档案高等教育奖学金颁奖仪式"。来自省档案局(馆)、辽宁大学及社会各界200余人参加了活动。首先,由省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省档案学会名誉理事长赵焕林主讲《档案与文化建设》。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二是档案与文化的关系;三是从档案中看到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四是如何做好档案工作,做  相似文献   

9.
黄丽丽 《兰台世界》2013,(Z2):71-72
<正>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曾提出"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要为文化建立档案;要建设档案文化"四点,阐述了他对"档案与文化建设"的最新研究与思考。他回顾了10多年来全国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与取得的巨大成绩。他提出,档案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要主动服务,不断延伸与扩大档案利用面和作用领域;要善于运用新的文化形式,把档案产品打造成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12年10月31日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国家档案局长杨冬权提出:"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要为文化建立档案、要建设档案文化"。当下,各级档案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下,对档案进行加工、提炼、编纂,向社会呈现风格多样的档案文化产品,已成为时代对档案工作者的呼唤,《云南白药大事  相似文献   

11.
以查档者的视角对我国27个省会城市档案信息网涉及查档栏目进行调查,归纳分析档案信息网上查档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档案信息网上服务意识;加快馆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正确处理档案信息的"藏"与"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欧洲时光机是数字人文研究的典型项目,它充分运用档案数据来勾勒历史场景,还原了欧洲历史和文化源流。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欧洲时光机项目展开调查,梳理其"孕育"和"成长"两个阶段的特征,揭示项目发展脉络。按照欧洲时光机的业务步骤,对档案数据收集、扫描识读、内容关联、分布存储、开发利用等环节进行工具技术分析。在实际项目开展中,除了对工具技术关注外,还应考虑项目应用场景、档案叙事功能和协同合作范畴,进而立体化实现档案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1月,一个名为"权利档案"的展览,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华盛顿老馆正式面向公众展出,与临时展览不同,"权利档案"展览是一个永久性的陈列,有关这个展览的主题选择、展陈方式、运作手段以及台前幕后的故事,值得我们在档案文化传播过程中借鉴,也足以引发人们的许多思考。一、一个展览,一部民权斗争史"权利档案"展览由"记住妇女"、"渴望自由呼吸"及"曲折的公平正义之路"三部分组成。"记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站在"十二五"新的起点上,南京市档案局(馆)树立"大档案、大服务、大安全"的理念,着力加强"三个体系"建设,实施"智慧档案"、"快乐档案",全面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精心编研《金陵全书》、《铁血忠魂——辛亥先烈范鸿仙纪念文集》等档案文化精品;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与社会媒体共同策划《红色寻踪》电视宣传片、《百年档案》广播专题节目,跨界合作《城缘》  相似文献   

15.
<正>自上世纪末起,我国档案界对"档案文化"的研究便逐渐兴起,并保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对这20多年的研究情况,很有必要进行一个理性的回顾,分析一下"档案文化"研究是否能够适应档案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我们对"档案文化"在思想认识、理论建树、建设成果等诸多方面都能出现一个新的飞跃。一、"档案文化"研究的现状调研为了对"档案文化"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概况式的了解,笔者以"档  相似文献   

16.
林林 《兰台世界》2016,(18):38-40
近些年来,随着对档案文化研究的逐步开展,档案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日渐显现,如何让档案成为"活"档案,使其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渐渐引起档案同仁的关注与重视。笔者认为,进行档案利用功能拓展,深度挖掘档案文化内涵是档案成为"活"档案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从档案文化、档案文化内涵以及如何深度挖掘档案文化内涵等方面,让档案成为"活"档案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远比经济影响强大、持久,经济影响往往是暂时的,而文化影响则是长期的。档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相当于"基础"或"核心"的那一部分。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档案强国。一、积极开发、利用档案资料,为文化建设服务档案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各项文化建设都需要利用档案,从档案中寻找素材、获得灵感、汲取先人的智慧。档  相似文献   

18.
<正> 乡镇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做好乡镇档案工作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整个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至今20年来,大理州乡镇档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8年7月“大理州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情况调查表”统计数字显示,全州128个乡镇中,建档的有126个乡镇,占98.4%,乡镇机关档案室共保存档案2806O卷;全州1101个村公所(办事处)中,建档的有1004个,占91.2%,村公所(办事处)共保存档案47087卷.从调查统计数据看,全州乡镇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令人惊喜的.但是,由于种  相似文献   

19.
档案文化建设是随着档案事业发展衍生的一项创新工作,利用档案承载历史文化的优势,依托馆藏资源,重新整理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充分挖掘档案背后的文化内涵。档案文化建设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延伸和升华,既从档案的视角解读文化,又以文化发展的要求来规范和利用档案。本文以保山市档案馆为例,通过强调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介绍档案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实施的举措,浅析在档案文化建设中如何将"死档案"变成"活文化"。  相似文献   

20.
档案文化要打造成广泛的、大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只有认识档案文化作为文化"根"或"核"的独特意义,才能在文化大发展中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创造出档案文化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