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辉煌成就。三北工程推进了我国防沙治沙事业的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拓宽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空间,解决了农村“四料”俱缺问题,加快了农民脱贫步伐。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一要确立科学的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二要坚持分类指导,用体系思想总揽工程建设全局;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用价值规律调动建设者的积极性;四要突出重点,抓好重点区域工程建设,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五大防护林建设工程之一。建成的三北防护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的目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和护路林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东北的西部、华北的北部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东西长7000多公里,南北宽400~170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2.4%。地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五3个省(区、市),551个县(旗、市)。根据总体规划,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于…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林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要辩证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质量与数量、规模与效益、政府和市场、生态与经济的关系,统筹兼顾物质利益原则和弘扬"三北精神"相结合、三大造林方式综合运用、四大重点区域协调发展、五大防护林种全面发展,把握住以人为本、加快发展、防沙治沙、结构调整、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六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 东北、华北、西北即“三北”地区,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我国沙漠(含戈壁)、荒漠化土地多达153300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9%。而其中97.5%的部分,呈一条弧形沙漠带绵亘在“三北”地区,大于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也在“三北”地区。为了控制和治理“三北”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务院1978年决定建  相似文献   

5.
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土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质量不高。为此,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和市场化运作的建设模式,是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引入绩效评估理论,树立“结果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入报帐制等结果控制手段,改革现有的资金拨付体制,是提高防护林建设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材料一: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中央政府和新疆地方政府累计投资上百亿元植树造林。遏制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  相似文献   

7.
高校发展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核心推动力,节约型社会建设又为高校发展明确了发展方向。落实节约型社会建设,关键在于高校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服务于一切人和人的一切发展;落实节约型社会建设,关键在于要改变高校发展模式,改变高校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三北”防护林工程 地跨东北、华北、西北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7000km,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2%。该工程始于1978年,建设期为73年。它是以生态办法解决我国北方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的跨世纪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被国际上誉为“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壮举”。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 该工程于1989年在沿江11个省200个县全面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校园节约文化必将促进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我国节约文化源远流长,勤俭办学是高校科学发展的要求,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必须建立节约型校园文化体系,完善节约文化建设的机制,通过树立节约理念、传承节约精神、开辟节约意识等教育路径,从而实现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促进高校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在分析贵池市自然环境和防护林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贵池市生态经济型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并就实施对策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11.
节约型生态校园建设理念已经逐步融入到高校总体规划中,但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地考核监测学校在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过程中的工作成果和存在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建立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阐述了构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基本原则,应用AHP分层法提出了科学的评价和评分办法,为综合衡量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量化评价指标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肩负重要的社会责任,建设节约型高校,必须树立全员节约意识,落实到每项管理环节,采取节能新技术,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3.
补充说明     
1、本刊2011年第2期发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后勤集团党委副书记徐振岐撰写的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名称:建设高校节约型后勤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522029。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要求教育部门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教育青少年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关注。为了抑制自然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担,日本提出了建设循环型社会,并构建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证循环型社会的形成。日本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对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应完善法律体系,量化目标;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当前积极倡导的家庭理性消费模式可称为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这是一种以主动节约、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的新型家庭消费模式。构建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其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在科学选取有效指标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健全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评价体系,推动节约的消费理念、适度的消费水平、优化的消费结构、科学的消费方式、理性的消费行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节约型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节约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介绍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背景,分析节约型校园的内涵和特征,以及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现状,联系实际提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策略,旨在为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图书馆是肩负着教育、科研和广大师生课外阅读服务重任的教育基础设施,是构成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建筑物,也是资源、能源消费的大户,因此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对建设节约型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探讨——以X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倡导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有利于学校自身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对社会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文以X大学为例,探讨了X大学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现状,并针对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存在的总体能耗大、浪费现象严重、能耗计量和控制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节约意识缺乏和消费现念不健康;其次是校园管理存在漏洞;再次是节能技术和设备推广有限,能耗控制困难等等.最后提出了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有关对策,主要有倡导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开展"节约型枝园"宣传教育;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规范管理促节约;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完善节能控制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高校对节约型社会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节约型的高校后勤是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基础。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是节约型高校建设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