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是一部具有严肃文学作品内涵的通俗文学作品。批判意识与自省意识便是其清醒现实主义精神与通俗性的文化向度的集中体现。作品不仅对战时陪都重庆社会弊害予以批判与自省,同时对生活其间的重庆人的“劣根性”予以批判与自省。这种双重批判与自省,回应了当时文学对于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学传统回归的呼唤,充分显示出这部作品具有的文学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女性革命小说丰厚的文化价值应该重新予以认识。虽然现代女性革命小说具有其局限性,但其创作在促成中国现代文学新的女性传统和创作模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形成了现代女性的角色意识、现代女性的心态、现代女性的审美取向、现代女性的话语,对推动五四女性文学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奥兹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主题,“不能承受之重”使她们或歇斯底里或自杀或私奔或离异。究其原因,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扼杀了女性的罗曼蒂克情结,使其生命力枯萎;家庭、社会中的失语地位与鲜明的个性意识激烈冲突。造成女性精神世界的分裂与崩溃。通过对女性不幸爱情婚姻的探讨。奥兹着力表现犹太各散存文化单元间的冲突和传统犹太文化与欧洲文化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春秋繁露》是臣道观在肯定君尊臣卑的前提下,以“君道无为,臣道有为”为理论中介,摆脱了以荀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对“圣君”的严重依赖,比较重视充分发挥臣子的主观能动性,并认为只有儒士才是充任朝廷各级官吏的合格人选,从而完成了儒学臣道观的构建,也奠定了西汉中叶至两宋时期儒士政治的基本框架,对传统政治文化有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苏雪林的小说具有保守主义的色彩和倾向.<棘心>中,作者刻划女主人公在婚姻问题上的审慎、贞信和对家庭、父母的孝道,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符合保守主义对美德淑行的追求.<棘心>表达的人无至善亦不必强求至善的保守主义圆融的人性观,延续到<天马集>中,并成为其诠释保守主义政治理念的基础之一.作者还通过作品否认了因追求与现实严重脱节的乌托邦而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的激进主义举动,说明权威、纪律、秩序等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无完美之人的人性本真所决定的对于权威加以节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亨利&#183;詹姆斯的小说大部分以“国际题材”为创作主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叙述技巧上大胆突破常规,开拓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领域。本文选取了亨利&#183;詹姆斯小说代表作品中的女性群象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按文化地域分,她们可以分为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欧化了的美国女性形象。按人物特性分类,各自又分为天真无知型女性、高雅型女性、表里不一型女性等。  相似文献   

7.
女性意识作为传统的男权意识的对立物而存在,它是人类文化发展至今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自古以来,中国以男权主义为中心,女性的命运只是在近一百年中才发生了重大改变。本文从女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女性自我的认同、女性主体意识的高扬和女性意识觉醒的现代意义三方面的分析来探讨五四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笔下的<黄英>不仅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同时将人性中的善与美赋予其身,将其做为完美的化身,予以了高度的赞颂.小说体现了女性要求人格平等、备受尊重的一种渴望,可以说是女性意识从爱欲层面的追求上升到了人的生存层面,要求平等的追求的演进.她们向往一种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人格,在她们身上已经开始了女性作为几千年被礼教压迫下不为人、只为玩物的人的觉醒,她们聪慧、具诗情、懂人情,在品性上也显示出了比男性的相对高洁,不为世俗所浸染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9.
与我国有着悠久文化交流史的日本 ,对于《诗经》的翻译、改写 ,突出地体现了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化汉为和、和汉并存的特点 ,日本学者将《诗》不断消化 ,使之融化在日本文化之中 ,形成不似《诗经》的《诗经》变体 ,从《国调周诗》、《诗经国风》及霞朗咏会的汉诗吟诵中可见《诗经》在异文化背景中之命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白鹿原>这一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文本为切入点,针对当下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存在的问题,从创作方法和可读性两方面剖析了<白鹿原>成功的原因及它给当下小说创作提供的启示.文章认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并不象有的论者所说的那样已成为一种"过时"的方法.相反,它所追求的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人物塑造的典型化,以及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不仅依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而且正好可以弥补当代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现实主义必须自我发展,放开艺术视野,博采各家之长,才能更好地回应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纲常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原则 ,它的实质是道德、伦理、政治的一体化。纲常产生于中国传统宗法等级社会的历史基础之上 ,它和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是相适应的 ,对于当时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序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应与维护传统政治的纲常也得到了历代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 ,并在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文教举措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使中国传统政治呈现出浓厚的宗法伦理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吴月娘形象提出新的观点。认为吴月娘是封建宗法社会一夫多妻制的最大受害者和殉葬品 ,是西门庆家唯一的忍辱负重者 ;是中国妇女传统道德的坚守者。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正面人物 ,不同意那种说吴月娘是“阴险主妇”、“假正经”、“癞皮狗”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结婚以后》主要通过女性的身体、婚姻和家庭的叙事,揭示女性在所谓的"私人领域"内的生存困境:"沉重的肉身"成了男性欲望消费的对象,"无爱婚姻"是女性在婚后生存的"人间地狱","家之囚笼"使女性生存在"在而不属于"的惶惑之中。概括地说,《结婚以后》主要破解女性"私人领域"内黑暗无光的历史。高长虹以"人"的意识、用艺术想象暴露男权社会制造女性生存困境罪恶的同时,却始终无法摆脱男权意识形态隐性的羁绊,无意中流露出男性作家"大男子主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日记体、书信体小说本质上都属于“自我言说”的书写形式。女性以日记、书信的形式进入文学世界,写下自己的情感体验,记述女性的心路历程,充满了女性真实的声音。丁玲与艾丽丝.沃克分别采用了日记体、书信体,让莎菲、西莉作为话语主体去言说,让女性真实的声音通过叙述人的发话而充塞全篇。女性作为主人公与叙述人,两个主体通过女性真实的声音融为一体。女性作为话语主体,构成了对男权话语、对女性生存压抑的解构,同时实现了女性对父系文明历史关于女性规则的重新语义化。  相似文献   

15.
周大新长篇家族叙事小说《第二十幕》塑造了盛云纬、曹宁贞、王文蕊等主要悲剧女性形象。她们为爱而生,为情而死,最终却沦为男权世界的牺牲品。她们与男性的关系体现出鲜明的“二元三人”模式。男权社会压制与女性自身的弱点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双重原因。女性塑造也深刻体现了作家对百年中国历史女性群体悲剧命运的现代思考。  相似文献   

16.
班海东 《海外英语》2011,(9):286-288
约翰·厄普代克作为当代美国文学当中著名的作家之一,创作出了许多佳作,《兔子,跑吧》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虽是男性但作者在塑造男性形象的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或者可以说是他们相互塑造。本研究主要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探究小说中三个主要女性对父权制社会反抗的深层含义,并进一步找出主人公"兔子"从家中逃跑的真正原因,然后再从中揭示当代美国现实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发表以来影响巨大,掀起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又一次高潮。在该小说中谭恩美以独特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华裔美国女性母女两代人在男权社会、中关两种文化冲突、融合中对自己独特身份的认识,最终认识到东方/西方、自我/他者的二元对立是确立华裔女性移民自我身份的最大障碍,只有消解东西方二者之间的文化对立才能建构华裔女性的独特自我身份:将自我身份建构为联接东西方文化,不排斥任何一方,促进二者的融合。这对于移居美国的第一和第二代华裔女性来说具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凯特·肖邦在《觉醒》中塑造了三类女性人物形象:拉夫人——传统型女性;莱兹小姐——独立型女性;埃德娜——反叛型女性。她们各有特点但都拘囿于男权社会的束缚。小说通过这三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批判了男权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对女性主体性的遏制,展现了肖邦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弘扬。  相似文献   

19.
许官智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110-115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描写了一帮男权代表人物和被他们压迫的女性的恩怨纠纷。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里,女性受到残酷的压迫,她们被当作"货物"和"工具",甚至被异化为男性的帮凶,生活和生命都遭受严重摧残,整个白鹿原也在男权意识的统治下上演出一幕幕的女性悲剧。然而残酷的压迫也必将带来人们的觉醒,在女性的反抗中,我们终于看到了女性走上真正自由、独立的道路希望。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在其小说中巧妙地把男权社会的文化暴力和女性所承受的现实压力融汇,结合时代特征,借"绣花鞋"这蕴含着传统文化魅力的意象,深入女性的潜意识,挖掘女性对身体、性欲和爱情的原始渴望,精准地解读出不同阶层各种女性隐秘、真实的心声,展现父权社会下女子心灵的焦躁、性格的扭曲以及命运的悲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