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工作离不开读者与读者服务 ,读者到图书馆是为了获取知识 ,图书馆是“推销”知识场所 ,是无偿地向读者传播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 ,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 ,同时人们对知识的索取不仅要详实、丰富 ,还要迅速有效。图书馆是图书的储藏室 ,还应该是知识的加工厂 ,馆藏图书蕴藏着古今中外大量的知识 ,这知识来自于作者的经验积累和科学的调查结果。读者来到图书馆 ,是希望总结、学习前人的知识 ,吸收知识的养份 ,去粗取精 ,再融入自己的新知识和新认识。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 ,知识的更新是离不开前人的建树的。图书馆服务的目的不仅把知识展现在读者面前 ,还要让读者更便于获取知识 ,甚至指导读者利用有效的时间获得有效的知识 ,图书馆对知识的再加工和读者对知识的再创造 ,会使凝聚人类智慧的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图书馆读者与读者服务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一次文献服务 ,这一层次是以满足读者自我发展需要及其一次文献加工与服务为主要内容 ,以各种形式的阅览、外借等手段提供一次文献服务。这是目前所有图书馆都在进行的最普遍的文献信息与服务工作。这种较低层次的服务中 ,读者...  相似文献   

2.
林密 《情报探索》2012,(6):101-102
从图书馆特定的环境要求、工作性质、读者需求等入手,分析了肢体语言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在图书馆服务中积极准确使用肢体语言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促进党校图书馆工作的关键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提供人性化服务,是21世纪党校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文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党校图书馆传统工作方式在“以人为本”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党校图书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读者第一"的服务意识是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中独特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所决定的,由于图书馆馆员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读者第一"这一传统服务意识的淡化,过分重视强调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使得高校图书馆教程中规定的服务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各种长效机制,来加强图书馆馆员的"读者第一"的服务意识,使图书馆行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基于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在发生着巨大变革,图书馆事业正在向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方向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为顺应读者服务的发展规律,为有效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心开始转移,也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图书馆事业中的开始体现。在此从不同的角度时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心转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是图书馆工作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读者服务质量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水平,都存在一个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根据新的时期、新的情况、新的特点,改进和进一步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问题。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文化层次高,专业性强,决定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不能停留在借借还还的传统工作方式上,应开展学术性工作,主动开展阅读指导,尽力满足读者从教学、科研、人生、开拓知识面等各个不同角度提出的各种阅读需求,提供特色服务,个性化服务。笔者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创新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方式,拓展服务工作内容和范围,深化服务工作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出如下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是知识宝库。在学校里、图书馆又是学生求知成才的第二课堂 ,通过传递知识信息服务育人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学术性 ,奉献性的服务工作 ,服务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归宿 ,脱离了为读者服务 ,聚集知识就失去了目的 ,传递就失去了对象。读者之于图书馆是至高无上的 ,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是天经地义的。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应是“读者的服务员”,图书馆的一切职能均通过服务来体现的 ,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必须体现在读者服务工作之中。这样一来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显得尤其重要。1 要爱岗敬业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各项职能履行得到位与否,读者服务是关键。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以“读者第一”为服务理念,论述了实施这一理念,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建立图书馆人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在服务中以师生为本,将情感融合在工作中,关怀体贴读者,博爱读者,理解读者,感化读者,千方百计为读者排忧解难,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提升我们的亲和力,是我们图书馆人的素质要求和工作职责。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图书馆人的亲和力、强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意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开展人性化读者服务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工作向现代化纵深发展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作者结合图书馆一线服务工作实际,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外文图书阅览室人性化读者服务工作的亲身体会,通过不同的服务形式——为读者预约图书、手工催还服务等,积极开展服务创新。以英语、汉语双语服务模式为读者创建温馨的知识家园。本文论述了多方式的人性化读者服务是深受读者欢迎的工作形式。并提出了全面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思想文化综合素质是搞好人性化读者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理念,新目标。本文就邯郸市图书馆从环境建设、服务方式、规章制度等若干小的细节方面做好人性化服务进行了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是兼有管理和服务双重任务的部门,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管理人员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及管理水平。针对一些人认为,现在阅览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只是借借、还还、看看。而不需有其它更高素质的错误观念,本文对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工作人员应具有的仪表、语言、心理和业务等方面的素质与修养,进行了粗浅的阐述,旨在纠正人们的认识偏差,并促进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使其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3.
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是全馆工作的中心、重心,是联系图书馆与社会的桥梁,是图书馆性质和作用的直接体现。概述了信息时代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怎样利用图书馆目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吉 《西藏科技》2004,(2):62-64
针对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图书馆的功能、性质等认识上存在的误差,以及大多数读者缺乏正确利用图书馆目录来检索图书这一事实,本文以通俗的语言对图书馆的性质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图书馆目录的组织编排方式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力图通过本文让更多的人认识图书馆,使走进图书馆的读者能快速检索到自己所需的馆藏图书。  相似文献   

15.
加强读者工作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家预言未来在世界上属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将是情报能力最强的国家。何东昌教授说:“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办不出一流的大学。”没有新的认识,就没有新的起点,更不会有新的发展。1 读者工作 1.1 读者工作的重要性 读者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直接体现图书馆的方针任务,而且体现了其对社会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工作效果。读者服务部门能否有较大的发展,可以说明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条件和水平,以及图书馆的发展程度。因而,对读者工作的广义理解应是把读者工作作为图书馆的系统工程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时代变迁,科技进步,许多事物已经焕然一新,作为社会文化和文献信息交流重要机构的公共图书馆,更应随着社会观念的变革。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相应的调整原有的服务方式和内容,本文仅就三个月来的读者服务工作经历的总结和反思,浅谈对变化中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内容方式的现状,从服务理念、馆员素质、人文关怀、服务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明蓉 《情报杂志》2003,22(12):106-108
从服务意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对中外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进行了对比研究,介绍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校心脏”的图书馆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读者自身兴趣以及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不完善,导致了读者对图书馆出现了诸多的错误认识。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充分发挥图书馆自身的核心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对如何完善图书馆管理、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高校的中心作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些新特点、新方式和新内容,细述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用户教育、常规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工作的新变化,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