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行阳 《家教指南》2006,(4):64-64
一天,一位法国母亲带着5岁的孩子上街,过马路时,活泼的孩子跑在前面。恰在这时,一辆小汽车突然飞速而来,虽然司机紧急刹车,没有撞着孩子,但是吓得孩子惊慌失措倒在地上。这时,孩子的母亲急忙上前扶起孩子,司机也立即拉开车门走出来。司机感觉自己开车太快,惊吓了孩子,应该向孩子及其母亲道歉。然而,孩子的母亲却恰恰一反常态,不但没有责备司机,反而严厉地责怪孩子:“过马路不看前后左右,太莽撞,是你自己的错。”便责令孩子向司机道歉。最后,这位小朋友果真心服口服地向司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一天,一位法国母亲带着5岁的孩子上街,过马路时,活泼的孩子跑在前面。恰在这时,一辆小汽车突然飞速而来,虽然司机紧急刹车,没有撞着孩子,但是吓得孩子惊慌失措地倒在地上。这时,孩子的母亲急忙上前扶起孩子,司机也立即拉开车门走出来。司机感到自己开车太  相似文献   

3.
成全一棵树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苗栽在门前。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  相似文献   

4.
成全一棵树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苗栽在门前。 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孩子。在农村长大,但我却没有农村孩子那种赤脚走在田埂上的泼辣与野性。小时候的我,更喜欢安静地依偎在母亲身边,一边看着母亲织毛衣,一边听母亲讲故事。  相似文献   

6.
开心词典     
《中等职业教育》2004,(21):36-36
谁的孩子 儿子回家后兴高采烈地告诉大家:“今天上课时老师说,一个孩子吃河马的奶,一个月长了二十多斤。” 爸爸大声吼道:“胡说八道,哪有这回事,是谁家的孩子?” 儿子认真地回答:“就是河马的孩子啊。” 美国人鄙夷地说:“这种玩艺在美国只用10年就足够了!” 经过爱丽舍宫时,美国人问司机:“这是什么?”司机自豪地说:“这是爱丽舍宫,我们用了20年才建好。”美国人鄙夷地说:“这种玩艺在美国只用5年就足够了!” 经过埃菲尔铁塔时,美国人问司机:“这是什么?”司机说:“这个我不知道,10分钟前我从这经过时,这儿还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一位年青的母亲带着幼儿到农贸市场买了一只鸡,立即就地屠宰了,鸡血溅了一地。孩子看了后,不但没有一丝惧怕,反而问其母:杀人也是这样吗? 我同那位年轻的母亲:一般孩子连杀鸡都不敢看,你家孩子怎么不怕呢?这位母亲回答得很干脆:“让孩子多看  相似文献   

8.
lm 《快乐阅读》2008,(12):118-118
他在十岁的时候才上小学一年级,而同样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上三年级了。为此他问他的母亲自己是不是很笨,母亲委婉地告诉他: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而已,但在这个时候,需要努力地吸他在十岁的时候才上小学一年级,而同样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上三年级了。为此他问他的母亲自己是不是很笨,母亲委婉地告诉他: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而已,但在这个时候,需要努力地吸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孩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什么也没有说,给了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悻悻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例如,还遭了挨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感谢母亲,赋予我生命。不错,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我们没有理由不歌颂母亲的伟大。在这部小说里,有两个母亲的形象,一个是模糊的,一个是清晰的。前者是主人公旺旺的母亲,后者是惠嫂。关于旺旺的母亲,文中只有两处略略提到了她,读者只能断断续续地了解到旺旺的母亲在船上跑运输,每年回断桥镇一次,一次六天,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由此算来,七岁的旺旺从生下来和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所以在七岁孩子的记忆里,母亲已淡成一张汇款单,或者还留着淡淡的奶香,那熟悉的气味,成了孩子对母亲最牢固…  相似文献   

11.
最好的批评往往是没有痕迹的批评,不伤害孩子自尊的批评。一个孩子因挑食长得瘦弱,母亲很着急,可又没有办法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这位母亲一直在等着机会的到来。一天,母女俩出去散步,突然一条狗朝她们冲过来,小姑娘吓得直往妈妈身后躲。“妈妈,妈妈,狗为什么要来咬我?”小姑娘着急地问。母亲发觉时机终于来了,便反问道: “孩子,狗最喜欢吃什么?”“骨头,”小姑娘想了一会儿,答道。  相似文献   

12.
公园草坪上,一位母亲弓着腰,两手扶着孩子的腋下,汗流浃背地教孩子走路。有母亲的搀扶,孩子挺着胸,夸张地向前迈着大步。母亲一松手。孩子马上歪倒在草地上,母亲顺势躺在孩子的身旁,逗弄得孩子咯咯咯地笑。熟人跟她打招呼说:“你孩子还未学会走路啊?”她抬起头,一脸坦然地微笑着回答:“是啊,我孩子学得慢。”随即又抱起孩子继续学步,笑容依旧荡漾在脸上。多美好的画面!  相似文献   

13.
看不见的垃圾一孩子淘气,玩耍时弄得满地垃圾,母亲要求孩子把地上的垃圾收拾干净。“捡起最后一片!”母亲命令道。孩子困惑地找着。“就在那儿!”母亲指着最后一片垃圾说。孩子环视四周,但还是看不到。最后,母亲很恼怒地站到孩子那儿去,几乎碰到孩子的鼻子。奇怪!从那个角度母亲居然也看不到那片垃圾!  相似文献   

14.
“好可爱”     
常啸 《教师》2014,(19):1-1
正日本知名作家乙武洋匡生来没有四肢,属于天生重症残障。这样残酷的事实,是哪一个母亲都不愿意接受的。因此,孩子生下来后,家人为了不让母亲心灵上受到打击,一直拖着不让母子相见。一个月后,母亲终于见到那个没有双臂,也没有双腿的孩子。在见到孩子的那一刹那,她没有尖叫晕倒,也没有痛哭失声,而是轻轻抱起孩子,带着慈爱的微笑说:"好可爱!"一声"好可爱",成了乙武洋匡自信的源泉。母亲没有给乙武洋匡一个健全的身躯,却给他营造了一个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环境,培养了他一颗正常人的心态。母亲告诉他,四肢不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研究》2010,(8):61-61
电视《实话实说》栏目曾演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位母亲和十来岁的孩子在摄像机前忘我地争论。原来孩子拿母亲给的钱,买了母亲不满意的东西,所以,母亲就训斥道:“钱虽然给了你,但那是我挣来的,不是你的,你没权不通过我乱花。”孩子反驳:“怎么不是我的?你给了我就是我的。再说,我没有乱花,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幼儿教育中,“骗”是一种十分普遍而且短时性收效较高的手段。这种手段本身不带有任何邪恶的思想,而且顺理成章,没带道德谴责,似乎还很高明。在超市里看到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从柜架上拿了包白色巧克力,孩子的母亲自认为白色巧克力不及黑的好吃,就趁孩子不备将它换了。孩子转眼看见自己心仪的白巧克力变成黑的,吵吵嚷攘要换回来,任凭她母亲怎么解释黑巧克力的美味也不能打动她的决心。最后,母亲只得使出杀手锏:“咱不吃白的,白的里面有小虫,黑的里面没有。”孩子半信半疑地看着她母亲,然后紧紧地拿着黑巧克力走了,而母亲,以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17.
刘强 《家庭与家教》2003,(10):24-25
父亲的教育方式与母亲全然两样。比如考试,每次考试后,母亲关心的往往是分数,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亲关心的则是孩子的考试水平,有没有受到紧张心理的影响。孩子考得不理想时,母亲的常见反应是要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课上;父亲则  相似文献   

18.
孩子,你是母亲孕育的果实;同时,你又造就了母亲——没有你,又哪来的母亲? 我清楚地记得,当你呱呱坠地的啼哭在产房里骤响的时候,我的心尖尖一颤,一种从没有的奇异,神圣的感觉从我心底升起。我抱着你,心中被爱一点点涨满,涨满……从那以后,我变成一个真正的女人——母亲,那爱也奇妙地渐渐博大。  相似文献   

19.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去逛商场,我碰到一对母女,女儿在前头哭哭啼啼地走,母亲在后头絮絮叨叨地数落女儿.原来,她刚给了孩子五块钱买文具,孩子只买了一块钱的橡皮擦,找回的四块钱却不见了.这个母亲有些气愤,说孩子是个马大哈,什么事都做不好,并搬来女儿的一些陈年"丑"事,一件一件地证明她的判断,并断定她的将来没有出息.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