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智能小车作为远程控制对象,使用嵌入式Linux系统作为智能小车的操作系统,建立远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型,构建无线网络通信平台、智能小车软、硬件平台,分析智能小车与PC机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和循迹,实现了基于WLAN通信的智能小车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光灿 《物理教师》2006,27(6):39-39
部颁编号为J2108的斜面小车是中学物理力学中重要的实验设备,由斜面、小车等器件组成,可用于测试各种摩擦力和(配合其他仪器)做运动学实验等.由于它能作的实验较多,使用机会多,使用久了就引起诸如轮与轴的摩擦磨损而导致的形变,就造成实验误差大,使用中一不小心小车就会着地,损  相似文献   

3.
J2108斜面小车是中学物理力学中重要的实验设备,由斜面、小车等器件组成,可用于测试各种摩擦力和(配合其他仪器)做运动学实验等.由于它能作的实验较多,使用机会多,使用久了就引起诸如轮与轴的磨擦磨损而导致的形变,造成实验误差大;使用中一不小心小车就会着地,损坏机率大.现将极容易出现的故障和维修的方法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J2108斜面小车是中学物理力学中重要的实验设备,由斜面、小车等器件组成,可用于测试各种摩擦力和(配合其他仪器)做运动学实验等.由于它能作的实验较多,使用机会多,使用久了就引起诸如轮与轴的磨擦磨损而导致的形变,造成实验误差大;使用中一不小心小车就会着地,损坏机率大.现将极容易出现的故障和维修的方法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安排,我们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对力学轨道小车进行了质量检测和补检。力学轨道小车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配套使用,供学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组实验的仪器。它是由轨道、小车、滑轮、小桶、捕获装置等组成。虽然各个生产厂家生产的力学轨道小车在产品结构上有一定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6节,是一个让学生探究的实验.实验设计的思想很巧妙,用橡皮筋的拉力对小车做功,使小车的速度发生变化,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再由打出的纸带计算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依次使用一根、二根、三根、四根同样的橡皮筋重复做实验,保持每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相同.用一根橡皮筋时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  相似文献   

7.
初二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安排的学生实验,器材选用如图王所示的2108斜面小车。这套仪器在高中实验中经常使用,若初中测平均速度也来使用它,无疑会使这套仪器的使用率增大,但同时损耗率也会相应增加,而且初中学生年龄小,考虑问题欠全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顾首不顾尾的问题,如用秒表计时与控制小车的运动停止不同步;小车摆放不好,运动中途偏离斜面;小车落地摔坏等,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为此我们设计了另外一套专用仪器,解决了上述不足。我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实验操作突出使用秒表计时,测出这种物…  相似文献   

8.
智能寻迹小车集光、机、电于一体,其控制实质就是对小车车身角度的状态的控制。系统把控制车身转速的数学模型看做是一阶滞后环节,通过RTX51实时操作系统来实现循迹小车的高低速的循迹功能,实时性更好。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过程,实现原理,测试方案、测试数据、结果分析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自然第三册第七课,名曰《小车》,实际上只要求学生知道轮子有什么作用,然后自己动手给木块或纸盒安上四个轮子,做一个玩具“小车”。至于了解车是怎样逐渐进步、各种各样的车和它们的用途,是第八课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掌握有度。 本课教材的编写是从“使用小车有什么好处”引入的,课本上的三幅图对“好处”作了形象的、对比的说明。本课需要指导儿童获得的认识是:小车可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嵌入式智能小车的一种设计方案:上位机采用嵌入式CPU,使用核心控制板,芯片采用ARM9;下位机采用16位单片机;以转接板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连接;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系统和PC机之间的通信;通过PC机对小车进行操作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综合设计型课程,设计了一款蓝牙无线智能小车系统。智能小车以IAP15W4K58S4微处理器为核心,功能设计模块化,包括电机驱动模块、显示模块、超声波模块、语音模块和无线蓝牙模块等。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模块进行功能扩展,实现语音、避障、循迹等功能。上位机程序使用手机APP,通过向小车发送蓝牙无线命令来实现对小车速度及方向等的控制。该系统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学生实验兴趣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扬安 《中学科技》2008,(12):38-41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机器人比赛中,会遇到“用小车推重物”的题目。如果场地中没有可供光感测试的标线,一般会使用角度传感器和驱动轮的组合来解决问题。当阻力太大或者电池电力不足时,驱动轮很容易打滑,从而影响记录小车行走距离数据的准确性。如何用角度传感器完成闭环控制,从而实现对小车行走的精确控制就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教材较原用教材增加了测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学生实验,教材编写者推荐使用斜面小车。我县各类中学开有学生分组实验共1442组,按配备要求(暂不考虑仪器配备类别升级)需要1460套斜面小车。我们普及实验教学县的验收合格是在启用新教材前,已配的416套主要集中在高、完中和供初中演示用,占现应配数的28.5%,只能供几所有初中的完中学生使用。要补齐这1044套斜面小车,约需3.96万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建筑起重机的实际工况,对起重机小车行走轨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Pro/E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得到起重机行走小车轨道的受力情况,对建筑起重机的设计与优化以及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内容时,笔者曾经使用过下列3种实验小车器材(如图1所示),它们都存在两个缺点:不能直观地看见气球内排出气体的流动方向,学生难以形象地理解反冲力的含义;无法有效控制气球放气。  相似文献   

16.
潘雪玲 《广西教育》2015,(2):107-110
使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实验模块包括STC12C5A60单片机系统、直流电机与基于L298N的驱动电路、蓝牙模块、红外探测模块,实现小车智能循迹功能,用蓝牙手机模块控制小车。利用windows Phone手机控制软件的编程设计实验,使学生的电路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相似文献   

17.
学生实验中常用的小车(J2108斜向小车的主要配件)和重锤(J0203电磁打点针时器的配件),二者都利用钢片加钢螺丝压紧纸带做实验,但使用时间一长,铜螺丝往往“滑牙”压不住纸带。为此,我利用市场上到处可以买到的窗帘夹进行了修理和改进。将小车上的铜螺丝、铜片析去和m&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自动避障避险小车的体系结构设计及其控制方法.该小车主要由车体框架、主控模块、避障模块和避险模块、驱动模块、电源和稳压模块等模块构成.在检测功能方面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法,实现避障避险相应信息的检测.智能控制方法采用将模糊控制和滑模控制相结合,对速度进行较稳定地的控制,经实际运行验证了小车避障避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的改制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一物理新旧教材都有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演示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由于在该实验中小车运动后用夹子很难使它们同时停下来而不能保证时间t的相同;教师操作也不方便。为此本人对这个实验装置进行了改制。a.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b.使用方法。①将装置放在演示平台上,用水平调节螺丝调节长木板使之水平(用水平尺检验)。②将两小车分别置于长木板两端,右端小车(2甲)受细线向左的拉力,左端小车(2乙)受细线向右的拉力,使它们同时相向运动。③两小车在长木板上某一位置相碰同时停来(尼龙搭扣使它们尽快停止)。从刻度尺上可出…  相似文献   

20.
设计的光电平衡智能车方案以MC9S12XS128微控制器为核心控制器,采用TSL1401系列线性CCD作为采集跑道数据信息的传感器,用以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计算分析后得出小车的行驶路径。在小车的直立、速度、方向控制上,硬件选择的是飞思卡尔公司的加速度传感器MMA7260、村田公司的陀螺仪ENC-03,软件控制采用PID控制算法,根据跑道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控制策略。由于小车是直立两轮行走,需要对小车的机械结构方面进行设定,提高小车直立地在跑道上行走的稳定性。在调试方面,通过使用串口、LED状态指示灯等调试工具进行大量的硬件与软件测试,以此得出最终的设计方案。经实际结果测试,该智能车设计制作方案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