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堂上大声朗读课堂是学习语言的主要场所。同学们听录音跟读时,细心模仿,力求与磁带读音相一致。当老师领读对话和课文时,也应大声跟着读,并要注意单词重音、连续、语调等语音现象。课堂上老师要求扮演对话,应积极参与,大胆开口,不要怕出现错误或被别人笑话,这是练习自己口语交际能力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手段,现行英语新教材也正是以“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来编写的。要想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必须从下面三方面入手一天声朗读模仿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同学们听录音跟读时应把声音放出来,细心模仿,力求与磁带读音相差无几。当老师领读对话和课文时,也应大声跟着读,并要注意单词重音、连读、语调等语音现象。课堂上老师要求扮演对话,应积极参预,大胆开口,不要怕出现错误或被别人笑话,这是练习自己口语交际能力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3.
自知道了“琅琅读书声”这句话,便觉得若要把语文学得好,就要朗读,而且要大声地读,快乐地读。我还觉得一所学校如果缺少了琅琅读书声,那该是多寂寥的学习环境。所以刚当上老师,便要求学生一定要朗读课文。一篇文章教完之后,总要求同学们大声朗读。可现在的学生好似把朗读当成是酷刑,稍  相似文献   

4.
快乐你我她     
正学期末的班级朗读测试落下了帷幕,我很欣慰,我又夺得了朗读冠军。大课间,老师让我教许莎读课文,因为她没及格。当时,我非常开心,心里想:我都能像老师那样教同学朗读了,我感到自豪。可是当我听许莎朗读课文时,她让我大吃一惊。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并且有很多字她都不认识。读一句话都要  相似文献   

5.
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首要环节,而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复述出题意,则是审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在复述应用题题意时往往只把题目重读一遍,虽然准确,却并非都真正理解了题意。如何帮助学生逐步做到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呢?下面我谈点看法,以供参考。一、抓好读题认真读题是复述题意的基础。首先读题要从最初的由教师领读、大声朗读尽快过渡到学生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因为大声朗读、齐声读不利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其次要教给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其次要教  相似文献   

6.
求和得和     
毕淑敏 《下一代》2014,(10):11-11
小时候,我作文很好。语文老师不止一次在课堂上朗读我的作文。 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觉得甜,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夸奖?慢慢地,咸味和涩味涌上心头。下课后,同学们神情怪怪的。跳皮筋时,两边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里,因为我个子高,跳得好,大伙都抢着跟我一拨。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  相似文献   

7.
所谓朗读就是大声地读.只有大声读才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朗读的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又可以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显然,朗读在课堂教学中占着一定的地位,然而,怎样才能朗读好,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朗读,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冯雨婷 《辅导员》2011,(1):53-53
星期一,我们要比赛朗诵《三字经》了。以往,老师让举手的同学读。我们班绝大部分同学都爱举手,但是我很胆小,也好害羞,就是会读,也不敢举手。今天,老师要求人人都要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同学大声朗读。  相似文献   

9.
偶然听说一个学中文的博士立志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到一所重点中学做语文老师。但是,同事排挤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他知识广博,在学科知识上更是能够举一反三,为什么这样的老师得不到大家承认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去听了这个老师的课,终于明白了个中道理。我注意到这个老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五个细节。第一个细节: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看到有的同学还没有翻开书,就大声教训说:“以后谁在上语文课时还没有打开书,那你就别上课了!”第二个细节: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些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理解字词的意思。这时候,一个学生向另外一个学生借字典。很明显,这个学生需要字典来解决课文中生字的问题。老师制止了他:“你要字典干什么?哪一个字不认识?不用查字典,我板书好以后就去你那,你问我。”第三个细节:当时学习的是一篇古文。老师先给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老师读得抑扬顿挫,真的显出了一个中文博士的功底。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几个思考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学生们接到指示之后就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老师马上大声制止:“不要朗读,要默读,不要出声。”第四个细节: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大概十分钟之后,老师问道:“读完了没有?没有读完的举一下...  相似文献   

10.
绕口令     
范越 《双语学习》2009,(5):24-24
先慢读三遍,然后用尽量快的语速朗读,你能和磁带中的老师读得一样好吗?不懂句意也没有关系,大声准确地朗读就是了。  相似文献   

11.
老师可利用一些名家的古诗词朗读磁带或光碟进行示范引导.老师可与学生同读。通过聆听.体会与练习.主要从朗读方法和技巧上得到提高,注意掌握朗读的节奏.音韵.重音等。鼓励大声诵读,鼓励自信。  相似文献   

12.
沟通     
镜头一:母亲:“盼盼,你要大声读英语,这样才能提高口语水平。”女儿:“我在背单词呢。老师说了,默记的速度和效果都比大声读好得多。”母亲:“可是教《疯狂英语》的李阳要求大声读英语。”女儿:“我们英语老师又不是李阳。”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感知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朗读能领会词语含义,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要保证朗读时间。语文课应该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使之从初读、细读到精读,从初步感知、整体感知到深入体会。如教学《爬山虎的脚》,教师让学生首先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大声地朗读重点段,在“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又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朗读,仔细揣摩。要讲究朗读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设计齐读、小组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孩子们可以大声地读,也可以轻声地读,还可以圈圈点点地读;让他们把认…  相似文献   

14.
毛夏敏 《甘肃教育》2011,(14):68-68
一、反复诵读 1.要让朗读贯穿始终。首先要确保朗读的时间,预习时自读,做到正确流利:回到家里大声读给家长听.读后用一两句话表达主要写了什么:课堂上比赛读,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或者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地方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验作者的情感,体会和揣摩弦外之音,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从本质上说要变教师的"教"为引导学生主动的"读",落实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读,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一、以读激趣、初读感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缺乏兴趣,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在课文朗读之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后按要求检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读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朗读时要求学生能读得准确、流利而有感情.让学生在反复、流利的朗读中体会到读的乐趣,这样,他们才能主动争取读好.其次要求学生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语文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于永正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语文老师要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相似文献   

17.
朗读教学ABC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朱熹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提高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所以,若要语文学得好,就要朗读,而且要大声地读,快乐地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决定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年龄不同,课文不同,朗读的要求是不同的。听了几节专家的朗读指导课,对这一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钱梦龙老师教《死海不死》,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文,但他仍然指导学生朗读,纠正了那种认为说明文没必要朗读的不正确的观点,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不少启示。对说明文的朗读要求,钱老师是“不漏读,不增读,不倒读,不错读。”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在只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要真正做到还是不容易的。钱老师采用的“四不”朗读要求,既符合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是十分科学的。在具体指…  相似文献   

19.
<正>在小学阶段,"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渗透、读中感悟。"读"的形式多样,可以分为朗读、默读、精读、浏览、略读等。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至关重要。一、该出声时就出声在教学新课时,我们常常要让学生预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达到初步整体感知课文。这时候,就需要指导学生放声朗读。只有大声朗读,学生才能检查自己是否读正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目前小学生在英语朗读时存在诸多问题,如有的学生不敢大声读.表情僵硬,害怕出“洋相”;有的学生在读英语时唱“仰脸歌”,拖音很重,毫无感情。这种情况对小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非常不利。因此,加强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夯实英语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