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2003—2005年局级分注示范区分注措施分析 (一)2O03年局级分注示范区——临13单元分注措施分析 1、区块注水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层间矛盾突出:临十三断块区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断块小、含油小层多,单层储量较少,层系划分太细在经济上不划算。由于各砂层组间储层发育状况不同,以及砂体间沉积微相变化,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差异较大,层间存在较严重的非均质性,这种情况在区块较为普遍,因此进行储层细分注水是改善层间动用状况,挖掘层间剩余油潜力,提高水驱开发效果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雁木西油田白垩系储层识别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提出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控制划分有利沉积微相带方法。通过对该区目的层段井径、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声波测井曲线和岩性、物性及其能量厚度统计,建立单渗砂层能量厚度下限标准,控制划分出有利沉积微相带及其骨架砂体分布,为该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HLQ油田下干柴沟组含油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井间产能差异较大,油层分布规律不清晰的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研究区目的层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小层的沉积相分析,总结沉积体的演化规律,指导后续的勘探开发。研究区主要储层砂体沉积类型为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远砂坝。不同类型的砂体由于其形成环境不同,其物性和分布有较大差异。沉积微相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和平面展布。从整个层系看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始终控制着剩余油储量,为挖潜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分析为地层对比理论,从砂体成因及沉积特点入手,通过测井、岩心、试油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辛47断块砂体隔夹层划分标准、分布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细分之后69个小层细分成94个小层及韵律层,确定了砂体小层平面展布特征及成藏条件并确定了油藏类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井、岩心、试油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营11断块砂体隔夹层划分标准、分布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将营11断块砂体划分为5个小层4个韵律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沙三中下砂体地层模型,确定了砂体小层平面展布特征,进一步精细研究了浊积砂体成因类型及沉积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共分为7个砂层组。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受阿拉尔和祈漫塔格两大物源体系的影响,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等微相类型。砂体类型主要有滩砂体、坝砂体和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席状砂、远砂坝;滩砂体具有单层厚度小、层数多、砂泥频繁互层的特征,坝砂体具有单层厚度大、层数少、砂泥互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渤海B油田深入开发,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注水驱替效率降低,以小层为基础的开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精细开发的需要,储层隔夹层引起的储层内部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造成储层剩余油的富集。因此,为提高注水效率和采收率,需在单层对比划分基础上,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资料等建立单砂层地层格架,进行隔夹层识别与划分并分析展布特征。研究区隔夹层划分为2类:单砂层间泥质隔夹层和单砂层内钙质夹层,其中泥质隔夹层在单砂层间叠置区中广泛分布,且分布较稳定,呈现出在叠置区域中间薄甚至缺失,向叠置区域两侧和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变厚的趋势;钙质夹层较少发育,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8.
辫状河砂体一般垂向叠置厚度大,在稀疏井网条件下,如何揭示辫状河厚层砂体空间展布规律向来是砂体建筑结构分析中的重点。本文利用岩心、测录井等资料,结合古代露头以及卫星照片现代沉积等资料建立起来的辫状河地质知识库,采用垂向分期,平面划界的方法,对小层内的厚层辫状河道砂体砂体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其中小层内井点处的辫状河道砂体需细分至单层,并依据已有的地质知识库和地质概念模型进行井间合理插值预测,从而最终实现单期河道平面延伸轨迹的追踪和对比,然后按单期沉积发育顺序,完成复合辫状河道沉积演化过程与历史重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解剖地下河流相砂体砂体层次结构及不同成因砂体叠置规律,为后期深入勘探开发及水平井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一、概况面22区位于八面河油田的西南部,构造位置处于东营凹陷南斜坡八面河断裂构造带南端翘起部位,南部与面120区相连。油层顶面整体构造形态为一北西倾向斜坡,地层倾角3°~5°之间。含油层系为沙三段和沙四段,共有14个砂层组31个含油小层,主要含油层位为沙三上3砂组和沙四段1、4、5、6砂组。油层埋深1023.2~1249.2 m,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面22区沙三上3砂组4小层沉积类型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微相。沙四段1砂组属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储层空间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主要集中于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以及河口砂坝构型特征的分析本次在对葡北油田油藏空间构型研究的基础上,从结构层次划分、结构面识别以及如何判断单成因砂体方面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窄薄砂岩空间构型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明林 《内江科技》2014,35(12):57-57
从区域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入手,划分出地层界限,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选取了全区的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通过建立十字骨架剖面控制全区的地层对比,利用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开发动态资料验证,最后完成全区的地层对比,最终将坨128-10块沙四段划分为5、6、7、8四个砂组,其中5砂组划分为6个小层,6砂组划分为6个小层,7砂组划分为4个小层,8砂组划分为8个小层。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内江科技》2009,30(6):88-88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储层空间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主要集中于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以及河口砂坝构型特征的分析。本次在对菊北油田油藏空间构型研究的基础上,从结构层次划分、结构面识别以及如何判断单成因砂体方面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窄薄砂岩空间构型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A油田ZJ-1段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定量评价以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揭示了A油田ZJ-1段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特征,指出该研究区为稳定的海相沉积,砂体广泛分布连通性较好,储层较为均质,由于层间隔层厚度的不稳定分布,其隔挡能力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程长领 《内江科技》2013,34(1):140-141
白垩系是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春风油田的勘探层系之一,明确其储层展布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在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基础上,针对白垩系共化分出10个砂层组。针对白垩系不同类型的储层,分析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厚度、不同深度段的速度关系,利用地震相等技术归纳出各类储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结合地震属性提取、等时地层切片等技术手段对白垩系储层平面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明确了储层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振东 《内江科技》2011,32(2):136+150-136,150
孤东油田为河流相沉积的大型整装油藏,馆5、6砂体组为辫状河沉积,发育厚油层油藏,馆4砂层组为曲流河沉积,砂体发育零散,呈现小、窄、薄、渗透率低的特点:孤东油田经过20多年的高效开发,馆5、6砂层组的主力油层已经普遍进入高含水,下步提高采收率难度大.而馆4砂层纽的零散小砂体在增油效果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结合小砂体的开发状况及效果分析,面积大储量高能够完善注采井网的小砂体开发效果较好,因此加大小砂体的挖潜力度,对提高孤东油田的储量动用率、提高采收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史家畔油区储层沉积相及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史家畔油区主力油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为三角洲-湖泊相,属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岩性为砂岩-粉砂岩。根据岩性、沉积组构以及电测曲线将其划分为3个微相: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决口扇、分流间湾。区域内构造不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砂体沉积微相影响。砂体的纵向叠置和大量非渗透性隔夹层的发育是层内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强的主要原因;平面上,砂体呈片状连接,连通性较好,平面非均质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7.
厘清马岭油田长8段岩性油气藏砂层的叠置关系,认识其储层发育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芯描述、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方法研究长8段的沉积相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并分析沉积相类型、岩性组成、成岩作用、异常超压和构造运动等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8段砂岩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坨状砂体随着湖岸线不断迁移、砂体位置和厚度快速变化;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其中粘土矿物是主要的填隙物,以孔隙式胶结;孔喉结构为小孔-微细喉,孔喉连通性较差,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压实和胶结等成岩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原生孔隙度,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和裂缝(隙)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异常超压和构造运动减弱了储层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有利于储层的保存。沉积相带、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是马岭长8段浅水三角洲岩性油气藏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杜229块油藏是典型的超稠油构造油藏,其开发层系为兴隆台油层,储层为一套以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为主的中厚层砂体。储层为高孔高渗储层,其内部非均质性较弱。现杜229块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其西南部兴Ⅲ+Ⅳ组油层由早期的蒸汽吞吐开发方式转向蒸汽驱开发。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建立地层等时格架,结合测井小层解释结果,采用多参数聚类分析法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将杜229块兴Ⅲ+Ⅳ组储层划分出四类流动单元。  相似文献   

19.
黄艳  雷卞军  王鲜  杨玥 《内江科技》2012,(12):137-138
本文结合区域基本地质特征,充分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测井和试气等资料,对苏里格气田东区召51-统41井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石盒子组8段、山西组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都十分严重,石盒子组8下亚段砂体最发育,在沿河道方向砂体连续性较好,而在垂直河道方向上河道砂体更叠频繁,连续性较差,致使层间非均质性最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及其周边地区有丰富的剩余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这些剩余的资源量绝大部分分布在3500 m以下第三系及以下层系的深层隐蔽油气藏中,地层以砂泥岩薄互层沉积为主。本文通过建立符合地下实际情况的的地球物理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从正演角度分析目的层的地震波场特征,然后对正演结果进行模型反演,定量分析反演砂体的横向及纵向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这种基于模型正演的地震识别方法既能够发挥地震资料在地层横向展布上的优势,又能够提高纵向上的解释精度,为识别东濮凹陷深层砂、泥岩互层结构的隐蔽性储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