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实验材料有机玻璃板三块(40cm×13cm一块,12cm×7cm二块),有机玻璃条2条(40cm×3cm),弹簧种2个。2制作过程首先,将两条有机玻璃条涂上氯仿(也可用801胶),粘在大块有机玻璃板同一面两侧,使其在玻璃板上形成4OcmX7cm的槽。其次,将普通弹簧秤上的弹簧拆下,固定在12  相似文献   

2.
众人划桨开大船,说的就是多个人的力合起来划动船桨,可以让装满货物的大船开动起来,这看起来很神奇的力量,其实我们在课余时间就可以通过小实验模拟出来. 活动目的 制作力的合成仪器. 活动器材 两根废旧圆珠笔里的弹簧,棉线若干,木板两块,铁钉几枚,弹簧测力计两个,铁锤一个. 活动步骤 1.将一块木板竖着钉在另一块木板上,在竖木板上钉一枚铁钉,做成如图1所示的支架; 2.将废圆珠笔上拆下的两根相同的弹簧连成一条,挂在铁钉上,沿着弹簧下端所在的位置竖直向下在木板上标出等距离的格子.再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上分别系上棉线,棉线的另一端系在弹簧的下端,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3.
陆之和 《物理教师》2003,24(1):26-26
1 .材料 取长约 1 0 0cm ,厚 0 .2cm ,宽分别为 5cm和 8.4cm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各两块、进出水阀门一只、90cm钢直尺一把、长 1 0 0cm内径 0 .4cm的玻璃管一根、5 0 2胶或玻璃胶适量 ,等等 .图 12 .制作  (1 )用酒精灯对玻璃管加热处理 ,制成三只相同的压强计 ,且左管上端约 1 / 6处向外弯折成与两管平面垂直 ,并套上橡皮塞 .(2 )将有机玻璃板用胶水粘接成一端开口 ,另一端封闭的长方体容器 ,在容器底部钻上孔并安上进出水阀门 ,在容器口下方约 1cm侧壁上划一刻度线 ,在距该刻度线下 2 7.2cm、5 4 .4cm和 81 .6cm处开上孔 ,插上套有橡皮塞的…  相似文献   

4.
2201气垫式弹簧振子构造如图甲,该仪器由一根优质轻弹簧和一个有机玻璃制成的气垫导轨组成。气垫上的滑块具有一定质量作为振子,它与弹簧相连接。滑块上的指针用以指示振子的位置。在振子的上方固定一可以移动的标尺,用以显示振子的位置及振幅的大小。 该仪器主要用于研究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简谐振动的固有周期与质量的关系;阻尼振动的基本规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转化即机械能守恒的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5.
一、弹簧中的接触脱离型临界问题 例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口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6.
一、制作材料大小直流电动机2只,发光二极管5只、二极管4只及电解电容1只,小开关3只、导线、有机玻璃板1块、铜片1块、音乐生日卡1块、废旧手摇卷笔刀的摇柄1只,螺丝若干枚,音箱线接口1块,底板1块。二、制作方法1.将大直流电动机固定在铜板上,再将铜板固定在底板上,将手摇柄套住电动机的轴,可以灵活地摇动。2.将小电动机、发光二极管、3只小开关、音乐生日卡的压电片及电路板固定在有机玻璃板上,将有机玻璃板固定在底板上。3.用1个电解电容和4个二极管制作成整流电路穴本教具采用两套整流电路雪,并将它固定在底板上。4.将电机的交流输出接到…  相似文献   

7.
今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第9题是一个弹簧双振子问题,因为物理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考生在解题时普遍感到困难.其实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弹簧双振子问题.所谓弹簧双振子就是一轻质弹簧两端连着两个物块(一般情况下可看作质点),两物块可相对系统质心做简谐振动.弹簧双振子是中学物理有关弹簧问题中较为复杂的一类问题,它的特点是质点在振动过程中无固定的悬点,由于弹簧总是与其他物体直接联系在一起,所以弹簧与其“关联物”之间总存在着力、运动状态、动量、能量等诸多方面的联系.下面就常见的弹簧双振子问题来分析它们运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一、一根直杆水平地悬挂于两个等长且平行挂着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分别为 k_1=2000牛顿/米,k_2=3000牛顿/米,两弹簧间的距离为0.1米,不计直杆本身的重量,如在直杆上挂上一个重物,应挂在什么位置,直杆才能仍然保持水平(图一)?[AG=0.06米,BG=0.04米]提示:重物的重量分配在两个弹簧上的力正比于它们的弹性系数,两个弹簧的伸长量相等。二、两块质量为 m_1和 m_2的板,用弹簧联在一起,弹簧的弹性系数为 k,如弹簧的质量略去不计,问必须用  相似文献   

9.
王雅炯 《物理教师》2002,23(5):36-36,38
【实验准备】(1 )制作一个带有支座的安装板 ,在安装板上固定两个挂轴 ,如图 1所示 .(2 )准备两个 1 0 0g钩码 (1 0 0g钩码可用 2个 5 0g钩码粘接起来 ) ,并用绿色胶条包裹外表面 ,再准备一个 2 0 0g的钩码 ,并用红色胶条包裹外表面 .(在实验演示前 ,可用圆管测力计对钩码进行测量 ,向学生们进行直观交待 .)(3 )准备 2个小滑轮、1根丝线和 2条彩色胶条 .【实验一】如图 2 (a)所示 ,使上端固定的弹簧S的下端同时钩挂两个绿色钩码 ,即F1=1N ,F2 =1N(将钩码质量图 2换算成重力 ,以后也是如此 ) ,弹簧伸长 .用彩色胶条在弹簧S下端指…  相似文献   

10.
何冬妹  黄晶 《物理教师》2009,30(6):63-64
题1.某电压表可以由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构成,其中一个金属板是固定的,另一个可以在垂直于金属板方向移动.弹簧k固定在可移动金属板上。如图1所示.两块金属板之间的矩离变化表示电压,用这个仪表能测量最大的电压是多少?  相似文献   

11.
我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投影式指针验电器,该仪器体积小,灵敏度高,不易受气候影响,演示效果明显,制作较为简单,操作方便。1 制作方法 1.外壳 取有机玻璃板二块,加工成10cm×15cm的长方形,制作成面板和底板,用薄铝片(易拉罐等材料均可)剪成1cm×18cm卷成圆环形,将圆环用强力胶粘在有机玻璃底板上,粘圆环时,注意留一缺口(1cm×1cm),便于安装指针支架。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中有一道选择题,试题如下:如图1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相似文献   

13.
杨静静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6):F003-F003
现行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P128页第五节反冲运动部分有两个演示实验,现笔者对第(1)个实验——火箭的原理模型作如下改进。 1、将原来的单一实验改成一组对照实验,并对细节略作修改。用薄铝箔卷成两个细管A、B,A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靠封闭端装由火柴头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一支架上。B两端均留一个很细的口,靠细管的中间装由火柴头刮下的药粉,把B细管放在另一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A、B两细管放有药粉处同时加热。当管内的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A细管便向相反方向飞去,B  相似文献   

14.
刘碧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12):47-48,F0003
一、加强研究性实验 例1加速度是导弹惯性制导系统的重要物理量,利用“加速度仪”可测得导弹的加速度.如图所示为加速度仪的原理图:支架AB固定在待测系统上,滑块m穿过在AB之间的水平光滑杆上,并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在A、B端,其下端有一活动臂可在滑动变阻器上自由移动,并通过电路转换成电信号从电压表输出.已知电压表量程为8V,滑块质量为m=0.1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N/m,电源电动势为E=10V,内阻不计,  相似文献   

15.
演示实验应突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高中物理新教材采用水平弹簧振子替代以前用砂摆来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 ,但教学中仍发现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描绘图线的笔和振子会受到纸和金属杆较大的摩擦阻力 ,不利于描绘图象 ;二是课堂演示时绝大多数学生既不能直接观察到图象的形成过程 ,又不易直接看到所得图象 .为此 ,笔者设计了一个较好的实验方案对原实验进行了改进 ,现介绍如下 :一、实验器材幼儿用磁性画写板 (带磁性笔 ) ,废旧铁锁 (或稍重金属块 ) ,轻软弹簧、支架等 .二、实验装置将弹簧、铁锁做成弹簧振子 (把磁性笔头粘附在铁锁上 )并固定…  相似文献   

16.
胡君亮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55-56,54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物理教材中有“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探索性实验和“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的质量的关系”的研究课题。我们组织学生对这两个实验进行探索与研究,利用实验室中现有的器材进行实验,结果都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7.
贵刊2004年第11期上刊登了胡扬同学的文章“弹簧的形变取决于哪个力”.对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26面实验结论提出了质疑,胡扬同学似乎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但结论与教材上给出的不一致,从而认为“实验结论的错误在于:它将弹簧的形变认为是合力的作用效果,但实际上,弹簧的形变是由作用在弹簧两边的两个力中的一个分力作用的效果”.笔者通过仔细阅读,对原文分析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题目(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第9题)如图1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相似文献   

19.
唐光辉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6):40-40,45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特点是透明、重量轻、不易碎、硬度易于机械加工成型、能溶于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有机玻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常见的商品陈列架、广告牌、电话亭等。我们曾经用有机玻璃制作成固定电阻、晶体管、电容等元件的基板,起到了保护电子元件的作用。在二极管整流电路实验中,给交流变压器制作有机玻璃外壳,安装了次级接线柱。使实验操作即安全又方便。现介绍两种用有机玻璃改进和自制物理实验教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原题 如图1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