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抢糖大战     
今天我们去表弟家玩,妈妈买了盒糖果让我送给表弟.在表弟家,我和表弟各自挑着自己喜欢的糖果,正当我们挑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妈妈说:“你们可以玩一个游戏,看谁得到的糖果多.”  相似文献   

2.
抢糖大战     
今天我们去表弟家玩,妈妈买了盒糖果让我们送给表弟。在表弟家,我和表弟各自挑着自己喜欢的糖果,正当我们挑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妈妈说:"你们可以玩一个游戏游戏,看谁得到的糖果多。"一听到玩游戏,我和表弟都拍手称赞。妈妈笑眯眯地说:"我当裁判,请听游戏规则:你们喜人每次可以拿一颗或两颗糖,谁拿刭最后的糖谁就获胜,获胜的那一方可以拿走10颗糖作为战利  相似文献   

3.
别让爱变味     
不久前,洋洋从总园转到我们分园。还没见到她的面,我就听同事说她在总园的表现如何好,教师有多么喜欢她,简直可以用“百里挑一”来形容。果然,洋洋漂亮,能说会道,特别讨人喜欢,很快成了我眼中的“好孩子”,甚至有时她拥有我默许的特权。那天早上,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去操场玩,我静静地观察着孩子们的举动。突然墙角边传来的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洋洋和另外一个女孩为了玩“羊角球”争吵起来。洋洋对莹莹说:“你快点下来,让我骑。”莹莹不甘示弱:“我才骑了一会儿,每天都是你抢着玩的,我不下来。”洋洋见说服不了她,就横跨一步挡在前面,叉着腰说:…  相似文献   

4.
儿子今年刚刚9岁。最近,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抢数”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甲乙双方玩,从1开始,每次说1个数或者2个数,指定一个大于2的数,谁先抢到谁就赢。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时候,我是他的老师。但没想到的是,这次他竞成了我的“小老师”了。我惊奇着儿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拿糖果     
有一位老爷爷,手扶一根竖立着的长竹竿,竿顶上挂着几包糖果。他对几个正在井边玩的小孩说:“你们当中谁能不把竹竿放倒就拿到糖果,我就把糖果全都送给她。”  相似文献   

6.
洋洋3岁多,非常喜欢交朋友,可是每次都是“良好的开端,哭闹的结束”。一次,爸爸的朋友带孩子来家里玩,差不多大的丫丫一进门,洋洋就热情地拉着丫丫进了“玩具天地”。大人们在外面聊,两个小家伙在里面玩,刚开始嘻嘻哈哈,可不到10分钟,里面开始传来“给我,这个你不能玩“”我就要这个”的争吵声,还有了乒乒乓乓的声音,大人们过去一看,双方正在进行激烈的玩具抢夺战,手脚并用,你拉我扯……洋洋爸爸的烦恼很现实,洋洋与小朋友这样的交往方式可能让洋洋以后成为“孤家寡人”!怎么办呢?让我们先分析原因,然后想些对策吧!原因剖析“自我中心”在作…  相似文献   

7.
洋洋在圣·劳伦斯上学的第一个月我被老师请去了三次,因为打架。从洋洋上幼儿园起,被老师叫到学校去挨训对于我们已是家常便饭了。但这么短时间里去三回还是第一次。别看他个子和英国孩子比起来又小又瘦,但打起架来却从不吃亏,短时间就在学校打出了名气。起因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玩具该谁玩”、“该轮到谁了”一类,而且大部分是在课间同学之间玩时发生的。起初我以为是洋洋身上带的中国“独生子女综合症”发作,后来发现不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8.
主题的产生开学正是春节过后不久,不少家长让小朋友带了不少糖果来幼儿园。幼儿都很喜欢吃糖果,于是老师也把糖果作为奖品,谁表现好、谁吃饭吃得好、谁遵守纪律了都可以得到糖果。当幼儿拿到糖果后都会互相比较手中的糖果,“我的是草莓味的!”,“我的是巧克力!”,“我的糖是心形的!”……就是这些糖果,幼儿就有许多的发现,同时,幼儿也很喜欢收集各种糖果纸。当我们一起讨论这学期开展什么主题时,幼儿一致要求了解糖果,因此,我们决定探究“糖果”。预计教育目标☆协助幼儿开展对主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关糖果的知识;☆培养幼儿…  相似文献   

9.
自然条件下,幼儿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玩什么游戏、怎么玩以及和谁玩,游戏中“快乐”的感觉对幼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有些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了“导演”的角色,使游戏更多地被戴上了“教育”的帽子,也使幼儿饱尝了“要我玩”的被动滋味,致使幼儿游戏失去了快乐的原汁原味。因此,幼儿劂应科学合理地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对区角游戏“军事基地”玩得乐此不疲,但在玩耍中时常会出现拥挤、争抢等现象。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我让大家讨论:“‘军事基地’那么窄,大家都想进去玩,怎么办?”经过讨论,大家认为10个人进去玩不会拥挤,不过为了督促大家遵守规则,需要选举一个队长。我问“选谁当队长呢?”孩子们报出了将近10个人的名字。最后,我让大家举手选举。非常调皮但聪明的男孩洋洋和个头小、各方面不出众的怡怡获选了。这个结果让我感到意外:为什么在我眼中的“乖”孩子落选了,而不出众甚至调皮的孩子却受到了大家的拥护?于是,我问大家:“为什么选…  相似文献   

11.
普通女孩与白雪公主洋洋是我们班的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她的相貌平平,无论在哪儿都不起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常的小女孩,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天,我带孩子们玩“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游戏。小女孩们都争着举手想扮演白雪公主。不经意间,我发现平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画画、看书的洋洋坐得端端正正,紧咬嘴唇,一双小眼睛充满渴望地望着我。于是,我就请了她。她甜甜地笑着,玩得很投入,俨然是个神圣的“小公主”。我还没发现她这么可爱过。因为她的“白雪公主”演得很好,我便拉着她的手,微笑着表扬了她。放学时,她突然问我:“老师,你也喜…  相似文献   

12.
昨天晚上,妈妈不在家,爸爸对我说:“来!我们一起玩PK赛好吗?”我说:“好,谁怕谁?”说完我们就开始玩起游戏了。第一个游戏是讲故事比  相似文献   

13.
在角色游戏区域中,孩子们都争着玩“今天我休息”的游戏,因为玩这个游戏可以随意“购物”“逛街”,十分惬意。赵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存折”上印上20个点子,代表20元钱。同时,大家共同商量出一条游戏规则,即:必须凭“存折”去“银行”取“钱”,没钱就不能玩“今天我休息”的游戏。玩理发店、医院等游戏得来的“钱”可存入自己的“存折”。  相似文献   

14.
把数学知识溶入游戏活动中,吸引学生参与,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会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一、在游戏活动中,主动体验概念的内涵案例:“轴对称图形”的教学片段课一开始,就做一个游戏。教师拿出2架纸飞机。师:谁愿意和老师比赛扔纸飞机?看谁扔得又高又稳,持续的时间最长?生1:我最会玩了,我和你比。(很有自信心)(学生输了)生2:我能赢你。我来!(学生又输了)第三个学生仍然输了。学生傻眼了,细心聪明的孩子开始寻找原因了。生:老师,比赛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生(抢着说):我…  相似文献   

15.
运用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我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数学游戏形式和内容。例如让每个幼儿手持一根尼龙绳(绳的长短不一),让幼儿自由结伴,边念儿歌“尼龙绳,真漂亮,有的短,有的长,找朋友,比一比,谁的短,谁的长”,边比较绳子的长短,在玩中懂得物体的长短是比出来的,只有两样东西或更多的东西放在一起时才可比较长短。我还常和小朋友一起做《找椅子》游戏。请几个小朋友听琴声唱歌绕着小椅走(椅子数比小朋友数少1),琴声一停就立即找椅子坐下,结果总要有一个小朋友坐不到椅子。通过这一欢快的游戏,巩固了幼儿对“几比几多1,几比几少1,几和几一样多”的认识。我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和安排  相似文献   

16.
李丹崖 《良师》2010,(5):27-27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想念就是甜甜的。”一位妈妈对4岁的女儿说。 当时,妈妈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着红光。爸爸把她抱到妈妈床边,妈妈抚摸着她的头发,对她说:“孩子,妈妈要到糖果山上采糖果,可能要过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我了。”  相似文献   

17.
主题的产生 开学正是春节过后不久,不少家长让小朋友带了不少糖果来幼儿园。幼儿都很喜欢吃糖果,于是老师也把糖果作为奖品,谁表现好、谁吃饭吃得好、谁遵守纪律了都可以得到糖果。当幼儿拿到糖果后都会互相比较手中的糖果,“我的是草莓味的!”,“我的是巧克力!”,“我的糖是心形的!”……  相似文献   

18.
圈叉游戏     
林德明 《少年科学》2011,(11):30-31
我们来玩圈圈叉叉。我先画圈。你来画叉叉。游戏规、则:谁先把三个圈或叉连成一条线了,谁就赢。不过,最后结果一定与我的“预言”一样。不信,我们试试。  相似文献   

19.
数字陷阱     
今天,老师说让我们玩数字游戏。我一听,可高兴了,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本人数学还不错,玩数字游戏可是我最拿手的!大家等着看我的好戏吧!但接下来老师说出来的规则让我有些不安:"我们从1开始按顺序说数字,轮到3的倍数时就拍一下手,不能说出来。谁输就靠墙站好!"游戏一开始,我的心就"怦怦"直跳。"1—2—啪—4",我喊出"5"时声音都有些发抖。呼!虚惊一场,这次幸免于难。接下来可没这么幸运了,又到我了,  相似文献   

20.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此教材编入了一些游戏活动,旨在通过“玩”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并不能简单以为学生想玩,活动中就一定能玩得出效果来。事实上,想玩只是个前提,游戏活动中还要让学生能玩,直至会玩,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游戏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数学游戏的有效性,让孩子能更好地“玩”呢?,下面试结合“玩跳棋”的游戏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