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汉魏六朝乐府诗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些典型的女性形象真实地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探讨了这些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林姝 《华章》2010,(28)
琼瑶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她的作品便风靡了两岸,并部部都经改编拍成凄美的电影或电视剧.她的作品以爱情为主,同时也塑造了众多不凡的女性形象.本文对琼瑶笔下部分女性的形象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女性的特点与当代社会相结合,赋予这些特点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有众多的女性作品,它们多角度地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情感体验,她们的喜怒哀乐、忧愁烦恼在作品中一览无遗,<诗经>时代女性的情感世界在这些女性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展现.  相似文献   

4.
珍.韦伯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初著名女作家,其经典代表作《长腿叔叔》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研究方法,分析韦伯斯特所处时代女性生存状况、个人生活经历,以及作品中以树立女性权威为目的的女性叙事,认为韦伯斯特的创作受当时女性社会状况及个人生活经历影响,她希望通过文学创作争取女性的发言权,构建女性权威,通过作品对社会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5.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以对女性和女性关系的描绘为主,集中体现了她对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在对女性的研究中,多丽丝·莱辛提出了很多与众不同的女性观点,不仅突破了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定位,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还引发了现在的人们对于女性的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中西方两部女性觉醒题材代表作《莎菲日记》和《觉醒》。一方面,两部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觉醒过程中展现出相同的模式,是进步与倒退、解放与孤立的并存。女性回归本真的向往受到男权社会的束缚,自我解放的过程也意味着自我孤立。另一方面,两部作品深入探讨了女性觉醒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社会和个人因素。对两部作品的对比分析体现出中西方女性觉醒题材作品的共性和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毕飞宇的作品中,男性形象每每被女性形象的光芒所掩盖,给人造成一种不在场或者隐秘的假象.而事实上,男性才是毕飞宇作品真正的主角:在男权社会中,正是男性决定了女性的情感起伏和生死命运,正是男性造就了女性畸形的人性和挣扎的人生.毕飞宇笔下的浓墨重彩的女性描写,正是对男权社会最大的映射。毕飞宇的女性叙事文学实质是男权社会的别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女性易装现象,其中尤以木兰、娄逞的故事流传较广.本文拟对历代女性易装现象做一整体梳理,并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其做整体观照,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易装现象所反映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分析新锐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作品《黑天鹅》,其所展现的现代社会女性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扭曲导致精神环境的扭曲,揭露了女性在这三重生态环境下压抑而病态地生存,最终走向毁灭。提出创造一个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才能帮助现代女性塑造健康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针对伊迪丝·华顿作品的评论总是着眼于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事实上,男性同样被父权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限制着.本文分析了<欢乐之家>中华顿对男性权威的解构,揭示父权制不仅对女性来说是一种枷锁,对男性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消费社会的时代。在消费社会中,女性的身体消费活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从福柯的规训视角来分析消费社会中女性的身体消费活动,探究女性身体消费新特点出现的原因,能够揭示当代女性身体消费活动背后所蕴含的权力关系,了解男性在这种权力关系下支配女性所采取的权力技术与规训手段,探索女性在当前消费社会中的地位与处境。  相似文献   

12.
《简·爱》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相貌平平但敢于向男权社会挑战、追求独立自由、自尊自立的女性形象。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其生动而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女性视角将长期处于边缘和劣势地位的女性推进人们的视野,对妇女的权利、地位、能力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表现了简·爱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挣扎,对于激励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保持自我独立人格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神话向我们描绘了广阔的古希腊社会生活画面,其中众多性情各异的女性形象展示了人类早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如何从主宰创造的女神转换为男性的配角的。其轨迹大致是从至上女神——男神家属的女神(妻子、女儿)——男性英雄的财产,社会历史从女性拥有话语权的母系社会发展到了男性掌控话语权的父系时代,女性的社会角色也就从操控一切变为一切都被操控了。  相似文献   

14.
《羽蛇》暗含了作者的女性立场。小说讲述了一家五代女子在尘世中寻找“爱”而不得的孤独境遇,将女性之间的猜忌、多疑、自相残杀娓娓道出,有力地折射出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存在现状。徐小斌关注女性的内心,从身体之维出发,深入到女性的灵魂,揭示出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恐惧和焦虑。作者的女性写作有对女性自我的探讨,同时也饱含着对整个人类生命的观照。  相似文献   

15.
关汉卿笔下的窦娥与奥尼尔的《安娜.克里斯蒂》中的安娜是中西方文化不同时期的社会、妇女问题的反映,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点。她们同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同样以自己的形式反抗却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而且都没有意识到悲剧产生的原因是自身的他者地位。在反映父权社会的剧作中,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近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往往是由其附属地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社会以来,女性越来越多地投身于社会领域,参与到教育、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女性的社会角色也随之更加丰富。到了新中国时代,女性更是以半边天的形象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80年代之后,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女强人”“女博士”“女汉子”等与女性形象有关的热词先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看似赞美的热词,其背后隐含的却是男性的讥讽.而女性对于这些热词的逐渐接受与重新解读,反映出女性的不断成长,这对于两性关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另外,当今社会男女两性之间仍存在隐性的不平等现象。需引起更多关注与反思,使两性关系更加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可持续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整体思路下,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社会发展的指标已经将生活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由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的多重性与复杂性,她们需要承担一些不同于男性的责任,包括社会、工作单位以及家庭等各个方面的责任。尤其是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女性的生活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分别从制度和制度供给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女性生活质量问题,以此来考察如何通过改进制度形成与作用机理以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对女性着墨较多,已引起了学者对女性意识问题的研究,但并未涉及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因此,从偷情情节出发对两部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是有意义的。偷情情节的描写反映出女性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有无及程度。《金瓶梅》女性面对自然肉欲,或沉沦于自然本能,或消融于社会中。《红楼梦》将女孩与妇女区分开来:女孩有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最终在封建社会下走向悲剧命运;妇女们或变身为欲的符号,或售色易财,并无自我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9.
爱丽丝·门罗的《快乐幽灵之舞》在表层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女性在不幸生活中的自强和不屈。但深入到文本内部,可以发现一种强烈的性别政治色彩充斥其中。主人公马萨利斯小姐不幸生活的根本原因是男权社会对单身女性的摧残,这种不幸也体现出女性意识在男权社会中觉醒的艰难程度及由此引发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译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问题一直也是他所关注的一大焦点,贯穿于他的创作和翻译生涯,尤其是他翻译文本里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标准与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大相径庭。在特定时期,鲁迅文学译作中的女性的生存困境,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带来了契机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