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语教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师生的“激情”在语教学中确实是太重要了。语课堂没有激情,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学生学语没有激情,也很难进入所学本之中,更谈不上深入研究本并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语能力。那么,怎么使我们的语教学情感激荡,让学生带着激情去学习呢?下面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谈一谈我的感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自述教师需要激情,学生需要激情,语文课堂教学更需要激情。我想,只要我有对生命的激情,有对这份始终挚爱着的教育事业的激情,一定能用我的激情来打造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的语教学实践,让我对语教学有了一种独特的感受,那就是:语是温馨的,语是智慧的,语是诗意的,语是激情的,语是博大的。所以,我认为语教学要关注生活,关注化,关注生命,要让语教学成为一种大智慧的教学。让语,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让语,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让语,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  相似文献   

4.
语美育是在语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教学严重忽视了美育,导致学生审美素质普遍低下。我们有必要在农村中学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其模式为激情入趣一一体验探究一一领悟反思一一拓展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有二十三年教龄的小学语文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对上好讲读课有了一些自己的经验。我认为需从四点做起,精心设计的导入语,自然衔接的过渡语,适合学生的拓展语,激情饱满的总结语。而这四点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是一个优秀教师智慧,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以下是我的建议,希望对年青教师有所帮助。一、精心设计的导入语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前,教师能精心设计导入语,会是整堂课显得生动,吸引学生。而且是教师自信大增。比如  相似文献   

6.
记得我上学时,语课的流程永远都是:分析课——概括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千篇一律,枯燥而乏味,从来没能深刻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后来,随着从电视、网络上不断领略到一位住主持人流畅自如、睿智幽默的风采,我不禁被他们或激情澎湃、或妙趣横生、或情真意切的语言所感染,由衷地赞叹其恰到好处、奇妙高明。由此我想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我们的学生学好语,为什么不先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先爱上语呢?所以,我经过搜集,找了一些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语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案例] 语教材中的许多课,不同的学生读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这就是多元解读。语课需要学生的多元解读.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语教学理应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我在教学《寓言二则》中的《掩耳盗铃》时,让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但是发生了让我迷茫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沈明煊 《教师》2011,(23):84-85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较之其他学科更需要激情,需要教师用火热的情感点燃"激情"。但是激情这词泛滥,需要为之溯源。本文着重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激情语的表现形式,探讨了怎样运用激情语的问题,旨在提高语文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语教学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知识。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学习,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教学中如何重视情感因素?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新课标下我对七年级(苏教版)语课堂教法做了新的探索,并命名为“师生激情互动两课时”教学法,有效地平衡了学生合作研究学习与教师引导情感交流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1.
实现师生课堂互动是对现代语教学的新要求。互动,才能发疑;互动,才能激趣;互动,才能创造。互动的语课堂教学常因学生的激情进发而高潮迭起,节奏鲜明。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展示学生创造精神和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大舞台,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人关怀。语教学,应努力让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一、做一个有激情的教师 “激情好比人字的撇,思想好比人字的捺,这一撇一捺所组成大写的、立体的人,成了我为人师的永远追求。这激情好比我前行的左脚,这思想好比跟上的右脚——成长的路上,为自己的生命奠基……”这是全国著名新生代教师窦桂梅在其专著《窦桂梅和主题教学》中的一段心灵独白。,语言学科教师需要激情,语文教师更需要激情。听窦教师的报告,她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激情点燃人生,它是思想不竭的源泉.它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激情传递激情,激情感染激情,激情的教师造就激情的弟子。课堂上教师有激情,学生才会充满活力,课堂才会被激活。  相似文献   

13.
一、做一个有激情的教师 “激情好比人字的撇,思想好比人字的捺,这一撇一捺所组成大写的、立体的人,成了我为人师的永远追求。这激情好比我前行的左脚,这思想好比跟上的右脚——成长的路上,为自己的生命奠基……”这是全国著名新生代教师窦桂梅在其专著《窦桂梅和主题教学》中的一段心灵独白。,语言学科教师需要激情,语文教师更需要激情。听窦教师的报告,她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激情点燃人生,它是思想不竭的源泉.它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激情传递激情,激情感染激情,激情的教师造就激情的弟子。课堂上教师有激情,学生才会充满活力,课堂才会被激活。  相似文献   

14.
记得可口可乐总裁唐纳德·基奥退休后在艾默里大学演讲时,有学生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激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满怀激情是成功的根本"教师需要激情,有激情才能让教学充满魅力,本人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已有十六余载,多年的教学实践更是让我坚信"唯有用教师的激情才能点燃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照亮学生的心灵,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生命的灵动"。下面我就如何调动与保持工作激情的心得、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5.
一、巧妙运用导语,激发写作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导语,用饱含激情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觉得习作是发自内心的需要,从而激发习作兴趣。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最心爱的_____》时,我说:“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爱的东西,老师今天也把最心爱的东西带来了。”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的语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作评语对引导学生的作主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它能使我们的教师提高作教学的效果,更主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作的激情和质量。要写出有个性的评语,以下几种方法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在语教学中,我力图以学习兴趣的培植来提升学生的语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在语文教学中应恰当使用“激情语”。 激情语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教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激情语绝非只是声音洪亮。高亢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片刻的注意,但是时间越长越让人产生听觉疲劳。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语文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语文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对文本的解读,来源于对生活感悟,来源于对学生热爱。有人说,教师的激情是一种造作,我认为这样的认识不正确的。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始终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20.
陈雪茜 《现代语文》2006,(10):14-15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为育人这个大目标服务的,19世纪德国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二是相互渗透,无法割裂开来的。早在1999年程红兵老师就提出了语人格教育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语人格教育是语教师在语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知识传授、语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在语教学实践中,笔有意识地把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渗透到语教学中,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对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