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师:诗人感秋,词人怀秋,秋景向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传神主题,同学们能说说“秋”的诗句吗?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生: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生:自古逢秋悲寂寥。师:古人怀秋,常以悲秋、伤秋为主,但也有人慨叹“秋之浓烈、秋之力量、秋之动感、秋之气魄”,这便是伟大词人毛泽东的“独立寒秋”。词人笔下的传神秋韵一洗萧瑟,摇落变衰之感伤,换之以万物蓬勃奋发之情状。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的文人作家,对秋或歌或悲,要么直抒胸臆、热情颂秋,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要么写得萧瑟暗淡、愁情悲秋,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瑾的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而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相似文献   

3.
王晓霞 《考试周刊》2011,(85):40-41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宋玉以后,悲秋成为古代诗词“原型”,被历代诗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从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抒思妇之怨.到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亡国丧家之痛;从岑参“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的生命悲叹,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羁旅无涯、游子之苦,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悲秋作品。  相似文献   

4.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动词发,引起对自身生命的悲忧。秋之物象流动,与人的生命行程往往相吻合,使悲秋成为古代诗人的一种心理定势。本文就此谈谈悲秋诗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诗大概道出了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悲秋情结”。秋天没有葱茏的生机,树枯草黄,万物萧条,这一切岂能不给多愁善感的文人们以心伤,更何况又时有不顺心的事在此时出现。于是便有了“秋风秋雨愁煞人”、“悲哉,秋之为气也”、“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  相似文献   

6.
“春女思,秋士悲。”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一个永恒的主题。秋风,也成为古代诗词文赋中常用的物象,但是,在古代诗词文赋中,古人很少直接以“秋风”称之,取而代之的是“西风”,如: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20世纪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影响广泛的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少秋风秋雨,但总是充满了乐观自信的革命热情,毫无"悲秋"之意.秋是毛泽东诗词中常用的时间意象,他移情人景,一反"悲秋"文学情调.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与作者的情感形成映照,蕴含着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体现出物哀美学的思想。本文以物哀美学的视角来对《故都的秋》中蕴藏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从秋之悲凉、词之细腻、情之真切三个层面来感受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对故都、故国的怀念与热爱。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审美意象中,“秋”大多都表现为“悲秋”的意象。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笔下的秋景诗也为数不少,“悲秋”之作在前期创作中显而易见。然而,后期诗作《山居秋瞑》中流露出的却是“慕秋”之情。本文试分析王雏各阶段秋景诗的创作,探讨诗人对“秋”的审美意象产生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青山遮不住悲秋。秋 ,易使人悲叹 ,伤心泪涟涟 ;秋士悲 ,秋女怨 ,九曲回肠的碎心曲 ,让人揪心。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 ,简简单单 ,普普通通 ,叙述羁旅漂泊人 ,时逢黄昏 ,感应突袭 ,感而发 ,发而思 ,思而悲 ,悲而泣 ,泣而痛。望秋野之悲凉气氛 ,“枯藤老树昏鸦” ,荒凉凋谢的蒿草 ,孤枯败落的藤枝 ,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 ,时不交运的“昏鸦” ,呱呱呱 ,声声催人心魄 ,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冷冷清清 ,座落的小桥 ,似给旅人铺路 ,又似让旅人沉落。路漫漫其修远兮 ,官宦…  相似文献   

11.
残暑消退,伴着凉风,和着虫鸣,新秋又来临。“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悲秋、喜秋,从屈原《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晋代潘岳《秋兴赋》,到宋代欧阳修《秋声赋》,直至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天几乎成了中国文人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秋,悲也.”多少文人墨客在诵咏秋时,总会让孤雁南飞、猿猴哀鸣、黄菊凋零、落叶萧萧等等意象与秋相伴,目的是用这些意象的组合来烘托秋的寂寥、悲凉.可是文学创作是个百花齐放的大舞台,有悲秋伤感,就一定会有乐秋的豪迈,作者的经历、阅历、思想、志向的不同,呈现出的景就会不同,情自然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吴公子季札聘鲁观周乐,闻《邶》《都》《卫》而叹“美哉渊乎”。《邶》《廊》《卫》三风情感格调之美在于“渊”,此“渊”可析为:深隐——引人探求、深沉——令人激愤、深切——致人痛悲、深长——发人悠思。《邶》《廓》《卫》三风诸诗作者对感佩之情、愤慨之情、痛悲之情、孝亲之情、眷恋之情、闲逸之情等种种情感体会得深挚细腻,表述得生动形象,是把对生活的深切体味诗化的表达,有情、有趣、有愁、有困、有悲、有欢、有苦、有乐,凡此种种,皆是生活的本真,皆是人性的至情。  相似文献   

14.
“梧桐”是宋词中词人们常常引用的意象之一。作为自然物的梧桐在宋词中成为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意象,尤其词人在秋季描写梧桐时往往表现出悲愁的情绪,如:韶光易逝的人生之苦,感士不遇的君子之悲,孤独凄凉、背井离乡的羁旅之愁和生离死别的爱情之伤。这些“梧桐词”给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意绪,增加了感伤的人生况味,也强化了流传千古的悲秋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5.
咏秋诗话     
宋子伟 《初中生》2002,(34):23-24
咏秋是历代诗人热衷的话题,有人说古代诗人多悲秋,但也不尽然。本文选取几首历代咏秋名作,供读者欣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秋高气爽,江天寥阔,  相似文献   

16.
秋歌     
秋风“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秋风总是充当秋日的前奏,从辽远的地方吹来。“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是诗人马致远的秋思,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是鉴湖女侠的一声长叹。这些似乎都给了秋风太多的萧瑟。但,不行秋风,难得春雨。秋风又庄严地担当起生命的传递者,不辞辛苦地将种子和能量带给了春天。秋天,这个古老而悠远的季节,秋风吹去了花红柳绿,吹瘦了山青水秀,吹不去的是他乡游子对亲人的祝福和遥念。秋雨还没来得及告别绿色的夏天,秋雨却悄无声息地吹洒大地,浇灌湿漉漉的景色。韵味无穷的秋雨啊,就这样…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有一种基于历史感的时间意识 ,春秋二季最能使人感受到时间的变化。秋来成为悲秋情绪 ,春至则为伤春情绪 ,但不论伤春也好 ,悲秋也罢 ,它们在内在情感上却是相通的 ,此时的“春”“秋”已非自然之春秋 ,而是人抒发悲情的对应物 ,是人生之“春” ,“秋” ,心理之“春”、“秋”了。  相似文献   

18.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紧紧围绕“秋思”描绘晚秋物象,状写秋光秋色,抒写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和“断肠”之情,于生动形象精致深微的写景状物之中,写出了最难深着笔墨的微妙而又令人怦然心动的思情;于精巧奇妙的艺术结构中,创造了有意味的极具审美感知的语言形式,读之只觉一股清新之气拂拂而来,一种绵邈曲致之美款款而至,一种撼人心魄、动人情肠的情感力量使人久久不能释怀。读《天净沙·秋思》令人心旌摇荡,情肠悸动,那么,这支小令的情感力量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是思情的密度和张力。诗人精心选取晚秋时节夕阳西下时的九种物象,示现出暮…  相似文献   

19.
清风伴秋行     
古往今来多悲秋,但我与诗人刘禹锡的心中之爱不谋而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凄凉的秋季,你不可以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秋风吹过,像父亲的大手,庄严而又不失关爱。画龙须点睛,清风点缀秋季。湖水没有鱼儿的嬉戏不灵动,生活没有喜怒古的穿插不多姿。倘使,天空没有风筝的舞动就少了些韵味。秋季的早晨,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在田野里,秋风卷起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风筝。它带着放筝人的愿望,凭借秋风,一飞冲天。在这个南国小城镇的秋季,中午时分,仍感到热气缠身。走出露台,秋风到来。不信,请看路人给调皮的秋风撩起的衣角…  相似文献   

20.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名写景散。作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悲秋”与“赏秋”的感情。由“悲秋”而“悲情”,由“赏秋”而“激情”。这种“悲秋”与“赏秋”的双重思想矛盾,正是旧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闷与希望的徘徊中,无可奈何地生发出的“悲”、“赏”的矛盾思想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