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与初本在内容上有不少增删和修改,其中最为明显者是对诗律中的“平平仄平仄”(七言为“仄仄平平仄平仄”)拗救句的解释截然不同。先看修订前的说法;近体诗中的“二、四、六”有时可以不分明。这主要是指下列两种句式中的七言的第六字可以改变平仄(拗),其条件是必须有“救”:(1)在(丙)抻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第六字可以不用仄而用平(拗),但第五字要由平改为仄(救),即全句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注意:  相似文献   

2.
应用数学四阶矩阵描述五言诗组句结联的集合,并用聚类分析法将矩阵内五言诗二、四字位平仄一致或相异的句簇与唐代律诗句、联的声律规则进行对照分析.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符合唐代五言律诗声律规则的句、联聚类在句中第二、第四字平仄不同和联内第二、第七字平仄不同的句簇中.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诗联聚类在opopo,ozopo句簇中,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诗联聚类在opozo,ozopo句簇中.二、四同平的"平平仄平仄"句不是平平平仄仄第三第四两字位置的互换,是"特拗而律"的特别律句.  相似文献   

3.
“裳”是一个多音字,《新华字典》注:①CHáNG遮蔽下体的衣裙;②SHANG犤衣裳犦衣服。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裳”字,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读成“SHANG”,笔者认为此处的“裳”应读“CHáNG”,理由有三点:一、根据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对平仄声调的安排有极为严格的规定,诗人正是通过平仄交错来构造诗歌抑扬顿挫的声韵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律诗,按七律的平仄格式,此诗为“仄起式”,首联平仄声调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有○表示可平可仄),勿庸置疑,“裳”字当是…  相似文献   

4.
自学报考汉语言文学的同学都免不了要过《古代汉语》这个“鬼门关”,它之所以难学难过,是因为它远离了我们现实生活,并且它又不是光靠背诵、记忆所能奏效的。在《古代汉语》中诗词律部分又是难中之难。下面我就诗的平仄部分谈一点学习过程中总结的小技巧,提供给广大同学。讲究平仄是近体诗最主要的特点,所谓“平”是指平声,“仄”即不平,指的是上、去、入三声。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看似复杂,其实每首诗不过由四种句式组合而成。其中五言律诗的四种句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我们姑且把它定…  相似文献   

5.
诗有诗律,联有联律,联律还比较复杂,在本文不准备详述,只就有些同志提及对联和格律诗的对仗有何异同的问题,简述一点个人意见,以供参考.下面先讲共同点.第一,两者的出句对句字数相等,相应部分平仄相对,出句末为仄对句末为平,词性与词组结构相同.例如杨应琚的广东博罗罗浮山酥醪观楼联:“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与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是“仄平平仄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一种声调关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就是“侧”,就是不平。平声和仄声是对立的。按声调性质(即发音的高低升降),平声是长的,不升不降的,上去入声都是短的,或升或降的(上声是升的,去声是降的,入声特别短促);因此,四声被自然地分为平仄两类。近体诗要求平仄交错。就是在两个诗句中,在本句中平仄是交错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例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金沙水拍云崖暖仄仄|平平|仄仄|平大渡桥横铁索寒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在教材生字表中标读“xié”。依我愚见,该字在这里应该读“xiá”才正确。根据诗歌的表现形式,该诗属于格律诗。格律诗是唐代产生的诗体,讲究字数、韵脚、平仄和对仗。这首诗中“,斜”“、家”和“花”必须押韵。查看《辞源》《、辞海》,斜”字在古代读“xiá”,在现代读“xié”。《山行》是属于今体诗平仄格式中的“仄起入韵”格式,首句必须入韵。试看《山行》的平仄格式:仄仄平平(平)仄平,远上寒山石径斜·,平平(平)仄仄平平。白云…  相似文献   

8.
拗救     
《现代语文》2006,(3):24-24
诗律术语,要桥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体“拗”,凡“拗”须用“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痛,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则该仄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节音调,使其和谐,称为“拗救”,拗救大致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9.
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副编新收入17首中,有读后令人生疑者。如《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诞辰》,第一首首句“博大胆识铁石坚”出律,除韵脚外全部为仄声字;第二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不仅全诗平仄四处出律(湖、断、吟、诗),第三句末尾出现“三平调”(三个平声字),且以平声字“吟”为句脚,更令人疑惑。《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全首各联句平仄七处出律(庙、堪…  相似文献   

10.
反北山嘲潘音达人知进退,曲士岂同谋。尽使藏身去,谁当为国忧?烟霞成痼癖,声价藉巢由。虎啸雄心在,胡为鹤唳愁。【诗律】平起不入韵式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按:"达""国""藉",为入声字。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是五、七言格律诗。掌握这类诗的格律,对于正确理解诗意和正确朗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许多人都觉得平仄格式难记。其实平仄格式(这里只讨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只要记住两种基本句式,就可以推导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的全部平仄格式。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推导法”。这两种基本句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绝句由两联四句构成。这两种句式分别为五言绝句中两的联出句的格式。根据联句平仄相对的原则,可推导出各自的对句,从而分别组成一联,即:  相似文献   

12.
古体诗二首     
《现代语文》2005,(8):45-45
评点:河北省鹿原市获鹿镇二中初二(3)班高同学函寄来古体诗二首。因来稿字迹比较潦草,《咏星》最后一句的第一个字不知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望请见谅。我们都知道,古体诗对于平仄压韵要求极高,限制颇多,尤以律诗为甚,上下两句对仗必须工整。显然上面两首诗都不符合规矩。如第一首《书梦》四句最末一个字均不压韵,平仄也不符合规矩。就拿普遍的四句诗为例,可二句四句压韵,也可一、二、四句压韵;平仄则需为平平仄平或仄仄平仄。  相似文献   

13.
在占汉语中,关于诗律“犯孤平”的问题,一般诗律论者大有一致的认识。《古代汉语》(郭锡良、何九盈等主编)是这样记载的:在(乙)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如果改成了“仄”,全句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叫“犯孤平”。前提很明确,是“在(乙)种句……中”。在山东电视大学印行的《录音讲义》中写道:“所谓的犯孤平,只是指‘乙’种句这一种情况而言,如果在  相似文献   

14.
4.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有四种,其中五言律句的基本格式是: 甲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其中有这样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教参上是这样解释的:“间,隔开。这句诗的意思是,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道长江。”“间”既解作隔开,自然应该四声了。这种解释法虽然句意可通,但与七言绝句的平仄不合。因为历起式首句不入韵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而这句诗的第五个字“一”为仄声,是不符合这类律句平仄式的常例。  相似文献   

16.
平仄是就汉字的声调说的,声调也叫字调,就是汉字的四声。古代的四声分为平、上、去、入,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里,入声字已消失,四声就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半仄这两个概念,是格律中的术语。“平”就是四声中的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不平的意思,除去平声都是仄声(上声、去声)。要弄清律诗的平仄规则可以五言律诗着手。例如:  相似文献   

17.
五律首句仄起平收式的平仄变化是: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乎平仄,平平仄仄平。  相似文献   

18.
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一、律诗的基本句式(甲)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乙)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丙)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丁)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这是五言律诗的,七言律诗只是在这四种基本句式前加上两个相反的平仄:(甲)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式)(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式)(丁)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  相似文献   

19.
汉语成语的声调搭配形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现代汉语语音划分平仄的理论可予以分类统计。分类统计表明:平平仄仄式、平平平仄式和仄仄平平式是最重要的声调组合形式,根据一、三位上的声调可以不论的原则,可以得出汉语成语平仄搭配具有对称性特点。同时,在并列式成语中,以第二字是平声字、第四字是仄声字的居多,即先"平"后"仄"的形式居多。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旧诗中,古体诗只要押韵,句数多少和平仄声是否协调,有其较大的随意性。近体诗,绝诗四句,律诗八句,当然要押韵,还要一韵到底。律诗中间四句(颔联和颈联)还得讲对仗。至于平仄声,更是形成近体诗的重要因素,有其严格的又有辩证性的格律要求。对于这个声律问题,有人认为,只要套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来理解或吟咏,就大致不差了。其实不然。诗家禁忌的有:孤平、孤仄、连三平、连三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