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一、律诗的基本句式(甲)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乙)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丙)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丁)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这是五言律诗的,七言律诗只是在这四种基本句式前加上两个相反的平仄:(甲)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式)(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式)(丁)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  相似文献   

2.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诗律】平起不入韵式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按:"十""一""别"为入声字。  相似文献   

3.
4.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有四种,其中五言律句的基本格式是: 甲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相似文献   

4.
仄韵五律之声律和韵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清本<全唐诗>收录的作品,对仄韵五律的声律、韵律进行调查,可知自初唐前期开始,诗人们在探讨平韵五律的同时,就已经对仄韵五律的声律、韵律进行着摸索.从唐人创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仄韵五律同平韵五律相比,在实施押韵和粘对规则上是同中有异的,仄韵五律的特点是:(一)首句若是使用仄脚律句,则仄脚字并不入韵,而且第五句使用仄脚律句.(二)首句若是使用平脚律句,则第三句、第七句使用仄脚律句.  相似文献   

5.
反北山嘲潘音达人知进退,曲士岂同谋。尽使藏身去,谁当为国忧?烟霞成痼癖,声价藉巢由。虎啸雄心在,胡为鹤唳愁。【诗律】平起不入韵式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按:"达""国""藉",为入声字。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是五、七言格律诗。掌握这类诗的格律,对于正确理解诗意和正确朗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许多人都觉得平仄格式难记。其实平仄格式(这里只讨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只要记住两种基本句式,就可以推导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的全部平仄格式。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推导法”。这两种基本句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绝句由两联四句构成。这两种句式分别为五言绝句中两的联出句的格式。根据联句平仄相对的原则,可推导出各自的对句,从而分别组成一联,即:  相似文献   

7.
自学报考汉语言文学的同学都免不了要过《古代汉语》这个“鬼门关”,它之所以难学难过,是因为它远离了我们现实生活,并且它又不是光靠背诵、记忆所能奏效的。在《古代汉语》中诗词律部分又是难中之难。下面我就诗的平仄部分谈一点学习过程中总结的小技巧,提供给广大同学。讲究平仄是近体诗最主要的特点,所谓“平”是指平声,“仄”即不平,指的是上、去、入三声。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看似复杂,其实每首诗不过由四种句式组合而成。其中五言律诗的四种句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我们姑且把它定…  相似文献   

8.
“裳”是一个多音字,《新华字典》注:①CHáNG遮蔽下体的衣裙;②SHANG犤衣裳犦衣服。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裳”字,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读成“SHANG”,笔者认为此处的“裳”应读“CHáNG”,理由有三点:一、根据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对平仄声调的安排有极为严格的规定,诗人正是通过平仄交错来构造诗歌抑扬顿挫的声韵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律诗,按七律的平仄格式,此诗为“仄起式”,首联平仄声调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有○表示可平可仄),勿庸置疑,“裳”字当是…  相似文献   

9.
唐前声律以“四声”论而不以“平仄”论,据《文镜秘府论》载,“文”、“笔”皆运用声律,具体规则有:一句中两分句句末声律相间,上句与下旬相对,第一句末不得与第三句末同声,第二句末与第三旬末止可同声不应同韵,第二句末不得与第四句末同声,骈文上四句与下四句的声律调谐。  相似文献   

10.
古诗重在自然之音节,原无所谓声律。至南朝宋末而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名目,沈约著《四声谱》,四声应用于诗歌文学创作,古诗开始由自然声律向人为声律转型。五言之诗,字配四声声调,调声构律,组合计算之理,类九宫之算法。由是探研律调之秘,释解拗律之谜,制成声律九宫格谱图,古诗之格律一目了然:永明律诗,四声分用,二五异声,九宫之四正四维,句多入律;唐宋律诗,平仄二元,二四异声,律句在四正,拗句在四维,“特拗”别立中宫。教学唐诗,或从图谱索句,或按宫格填联,声律无不中规合矩。  相似文献   

11.
诗有诗律,联有联律,联律还比较复杂,在本文不准备详述,只就有些同志提及对联和格律诗的对仗有何异同的问题,简述一点个人意见,以供参考.下面先讲共同点.第一,两者的出句对句字数相等,相应部分平仄相对,出句末为仄对句末为平,词性与词组结构相同.例如杨应琚的广东博罗罗浮山酥醪观楼联:“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与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是“仄平平仄  相似文献   

12.
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与初本在内容上有不少增删和修改,其中最为明显者是对诗律中的“平平仄平仄”(七言为“仄仄平平仄平仄”)拗救句的解释截然不同。先看修订前的说法;近体诗中的“二、四、六”有时可以不分明。这主要是指下列两种句式中的七言的第六字可以改变平仄(拗),其条件是必须有“救”:(1)在(丙)抻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第六字可以不用仄而用平(拗),但第五字要由平改为仄(救),即全句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注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二叉树遍历方法计量出五言诗32个自然句式,以聚类分析法把唐人诗章用声法式的八个句例归并为五类。用矩阵组合法穷尽诗句两两结成七十二律联的式数,以为正体、变体和拗体、拗变匹种。初唐元竞的"换头"、"护腰"、"相承"调声三术,是近体诗调声制律用字"分明二、四,只论一、三"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永明体”诗的突出特征是追求五言诗内部声律的谐调.永明诗人在五言诗声律形式探索上的最大贡献,是对一句诗内部音节和一联诗上下两句音节的调声,以求其声文之美.在用韵上,则继承前代诗歌创作用韵的基本规则,而又有所发展,形成永明体诗的韵式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古体诗二首     
《现代语文》2005,(8):45-45
评点:河北省鹿原市获鹿镇二中初二(3)班高同学函寄来古体诗二首。因来稿字迹比较潦草,《咏星》最后一句的第一个字不知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望请见谅。我们都知道,古体诗对于平仄压韵要求极高,限制颇多,尤以律诗为甚,上下两句对仗必须工整。显然上面两首诗都不符合规矩。如第一首《书梦》四句最末一个字均不压韵,平仄也不符合规矩。就拿普遍的四句诗为例,可二句四句压韵,也可一、二、四句压韵;平仄则需为平平仄平或仄仄平仄。  相似文献   

16.
近体诗有四种基本句型和平仄格式,从实际组合看,句有八种不同的句型,联、绝,律分别有十六种不同的平仄格式,近体诗的句型和平仄格式是从众多句型,平仄格式中优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骈文不属于韵文,"马蹄韵"虽以"韵"相称,却并不是用于韵而是用于平仄的一种声律规则.因为骈文的篇幅远远长于对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不可能都要有规律可循,所以六朝骈文中的马蹄韵只包含句脚规则,并不包括句中规则,即对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尽管魏晋时期的文人已开始追求声韵美,但他们并没有在骈文创作中尝试使用马蹄韵.刘宋时期,范晔、谢庄通习音乐,精于声律,尤其是范晔骈文中对句句脚平仄相对的例子已经很多,但在对句句脚使用马蹄韵的地方,只有零星几处,很可能只是无意的巧合.永明文人在骈文创作中仍未自觉地使用马蹄韵,即使是那些篇幅较短的文章也未能全篇音调马蹄.在梁代前期,已出现通篇或接近通篇在句脚音调马蹄的骈文,但只是极少数,且集中于体制短小、形式精美的谢物小启.到了徐陵、庾信,多种文体已出现通篇或接近通篇在句脚使用马蹄韵的骈文.徐、庾二人的骈文多能遵守马蹄韵,但并不拘泥,视文意之需要而常稍作变通.至于一联之中的平仄相间,联与联之间的平仄相对,则相对不如马蹄韵那样严格.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一种声调关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就是“侧”,就是不平。平声和仄声是对立的。按声调性质(即发音的高低升降),平声是长的,不升不降的,上去入声都是短的,或升或降的(上声是升的,去声是降的,入声特别短促);因此,四声被自然地分为平仄两类。近体诗要求平仄交错。就是在两个诗句中,在本句中平仄是交错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例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金沙水拍云崖暖仄仄|平平|仄仄|平大渡桥横铁索寒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其中有这样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教参上是这样解释的:“间,隔开。这句诗的意思是,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道长江。”“间”既解作隔开,自然应该四声了。这种解释法虽然句意可通,但与七言绝句的平仄不合。因为历起式首句不入韵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而这句诗的第五个字“一”为仄声,是不符合这类律句平仄式的常例。  相似文献   

20.
白话联有两类 ,一类是白话律联 ,另一类是白话非律联。白话律联的存在体现了人们在改革对联所使用的语体时 ,对文言联旧有声律规则的留恋和对韵律美的执着追求 ;而白话非律联则有彻底挣脱平仄束缚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