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林语堂后期文化思想的基本立场是以西方汉学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汉学心态的制约下,林语堂的文化现和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体认西方知识系统的明显倾向。林语堂的汉学思维打上了近代以来西方霸权话语的显明烙印,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文化选择的深刻印证。  相似文献   

2.
汉学是指国外一切研究中国的学问;汉学翻译与普通的翻译活动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所要翻译的外语内容正是用来体现汉语语言所在的社会或环境下的文化、历史、语言和文学等;因而相对于异质文化,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更注重结合考虑中国的实际,遵循并发展中国的翻译理论,其中,回译是汉学翻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总之,汉学翻译是沟通国学与汉学发展的桥梁,对传承文明、构建和谐世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考察“全球化”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使命。认为汉学和汉学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分清文化之优劣,而是为了找出文化的共通之处和各自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意义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今天,这给予我们认识和处理世界文化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文化交流与文化互补始终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需求,文化的发展永远不会一元化,因而,汉学研究也将随着其对象和范围的不断演变而永远延续下去。当代我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使命有三,一是保持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二是对文化进行整合并促进人类间的相互交流。三是激活现存的中国文化并促进新的先进文化的造就。  相似文献   

4.
萨义德的《东方学》在中国出版后,中国学术界开始将这种后殖民主义理论运用于对西方汉学的研究,并提出了"汉学主义"的概念,认为西方汉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再是一种客观知识。文章在介绍了"汉学主义"的观点后,对中西学术界的"汉学"的概念做了厘清,并对东方主义和汉学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汉学主义在理论上的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考察“全球化”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使命。认为汉学和汉学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分清文化之优劣,而是为了找出文化的共通之处和各自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意义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今天,这给予我们认识和处理世界文化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文化交流与文化互补始终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需求,文化的发展永远不会一元化,因而,汉学研究也将随着其对象和范围的不断演变而永远延续下去。当代我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使命有三,一是保持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二是对文化进行整合并促进人类问的相互交流,三是激活现存的中国文化并促进新的先进文化的造就。  相似文献   

6.
肖宇 《小学语文》2007,(5):62-62
2007午世界汉学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七十多位学者就作为文明对话的汉学研究、“中国形象”在汉学研究中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汉学家与汉学史、汉语国际推广与跨文化交流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究。据悉,世界汉学大会今后将每两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7.
永井荷风,是当代日本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家,自幼接受汉学教育。在近代西方文化的热潮中,荷风仍执着于汉学,汉学对其一生的文学创作人生观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荷风的思想历程代表了近代日本传统文化人的心理。本文通过论述汉学对永井荷风的影响,指出汉学确实有提高人的素质的积极因素,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学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诸多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汉学世界化进程可分五个阶段:"国学"走出国门在东北亚和东南亚传播,汉学世界化起步;16~17世纪之交,以儒学为核心的"东学西渐"标示汉学世界化进入中古期;19世纪中叶英国传教士东来翻译中国典籍和设立汉学讲座标志汉学世界化进程进入近代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研究中国学术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汉学世界化进程进入现代期;"孔子学院"遍及各大洲,汉学世界化进程加速,进入当代期.  相似文献   

9.
汉代学术成就辉煌,广有创建,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学者标举其中朴学的部分,发展出清代"汉学"流派。在清代,众多学者高举"汉学"旗帜,他们的学术倾向,却与汉代学术本身存在差异。清代汉学在考据训诂音韵等方面承继了汉代学术的古文一脉,弘扬了征实的学术倾向,也将"宋学"最突出的义理层面引入了实证的追求路径,并且将民族意识深入地渗透到"汉学"之中。探析汉代学术与清代汉学的联系与差异,有助于明辨两者的具体面貌,也有助于在当代新的"汉学"环境中明确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和内在追求。  相似文献   

10.
清代乾隆、嘉庆两朝,考据学全盛,形成了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出现及乾嘉汉学的繁荣,一方面受政治、社会、文化等外缘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合力促成了乾嘉汉学的特盛。  相似文献   

11.
民初以来,留学美国渐成热潮,一波接一波的中国学生乘风破浪奔趋美国.中国留学生的到来,对处于“荒村”阶段的美国汉学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汉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们积极为美国汉学界提供语言帮助,或承担教授汉语的工作,或担任美国汉学研究者的助手,帮助其翻译中文资料;他们在学习美国方式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介绍宣传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增进美国人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他们通过所撰的汉学博士论文,为美国汉学界提供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著,与此同时其汉学博士论文还为美国汉学界带来富有价值的信息、材料,丰富了美国汉学家的知识,拓展了美国汉学研究者的视角.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非常注意汲取中国留美学生等知识移民所带来的关于中国的“奇异”知识及其提供的观点和方法.这也正是为什么在20世纪初还是世界汉学“荒村”的美国,到20世纪50、60年代即成为汉学重镇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海外汉学或称海外中国学、国际汉学,是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法国汉学家马伯乐曾说:“中国是欧洲以外仅有的这样的一个国家:自远古起,其古老的本土文化传统一直流传至今。”世界对中国的研究兴趣由此可见一斑。时至今日,汉学研究已是硕果累累。这些研究可以使我们看到他者眼中的自己是何种样子,不管他者的看法是对是错,我们都将因此而获得一个更加立体的、更加丰富的自我图像,  相似文献   

13.
西方汉学一直面临着西方中心主义的责难,最近在对西方汉学的知识谱系进行反思之时,美籍华裔学者顾明栋认为,西方的诸如东方主义等后殖民理论,并不能有效地揭橥西方汉学在研究中国时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以及知识偏见根源。顾明栋提出应以汉学主义代替东方主义,但汉学主义由于仍然纠结于中西的二元话语,而未能走向一种面对中西共同的现代性危机之...  相似文献   

14.
作者目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化人类学博士学位。在业师狄百瑞、费正清等著名汉学家指导下,经过大量史料的整理爬梳,对几百年西方汉学的发展和流变作了较为详尽的回顾和考察,揭示出汉学从兴起到成熟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悲剧性历程及其原因。在概括汉学所取得的可观的学术成就的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了汉学在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并对振兴汉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以来,在越来越密切的世界文化碰撞影响下,“汉学热”出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化中。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汉学热”影响之下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最望是晚清的一位学者,汉宋学兼采,不专主一家。他对汉学和宋学都有所继承和批判。汉学、宋学于他都是为了拿来挽救当时破致不堪的社会。本文斌就截望的汉学和宋学做一简单梳理,从中体会戴望用学术来经世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7,(9):67-76
海外汉学与研究海外汉学是相辅相成的两类问题域。前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他者"视角对中国资源进行重译新解,后者对本土与海外的研究差异与影响进行辩证反思。本土模式和海外模式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都充满争议,这些争议集中在文学生产、传播及接受环节中,主要表现为研究立场的文化自觉、传播形态的单向与多元和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接受心态改变三个方面。面对强势的西方理论资源,中外研究只有合力共谋才能继续深化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才能促进中西两重语境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与汉学     
郭小芳 《现代语文》2008,(1):123-124
本文翻译自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文学>论文集的第二集.在这篇名为<孔子与汉学>的文章中,阿氏对孔子研究的中外历史与现状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提出在孔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的汉学研究及孔子研究寄予厚望.以管窥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阿氏治学的精深及其博大的学术胸怀,更能感受到阿氏对中国文化发自肺腑的热爱.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来为历史专业学生开设了两门"汉学"课程,均属讨论课(seminar),实际上是阅读和理解英语世界里的中国历史研究名著,一是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西方汉学概论";二是为本科生开设的"西方汉学名著导论与导读"。现就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心得。一、研究生讨论课:"西方汉学概论"2010年冬天,我为一部分研究生开设了该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瑞典汉学自十七世纪以来的发展,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作者认为,不应该把汉学视为排他性的学科,主张在保持对古典研究的传统上,转为把现代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并提出了迎接新世纪时的四项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