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海外华侨华人四缘关系指的是亲缘、地缘、业缘、文缘。他们通过四缘关系进行认同整合,加强同中国的联系。四缘关系构成硕大无朋、坚韧长久的联系网络,深刻影响着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发展。四缘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历史等诸学科。四缘关系的集中体现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各种社团组织,本文试就这一方面略加剖析  相似文献   

2.
华侨华人会馆和社团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形成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支柱。早期客家华侨华人在海外谋生的过程中,依据地缘、血缘、方言等组建会馆,帮助客家新侨安顿、共同祭祀神明和先人、安葬同乡,以此在异国他乡互助团结和维系传统文化秩序。随着时代变迁,海外客家会馆和社团不仅传承原有功能,还开办新式学校培育新民、开办医疗机构、开展救国事业、服务行业发展等。这反映出客家华侨华人会馆与社团坚守文化传承的本心,赓续客家文化和中华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中,勇担时代要务,为华侨华人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和文化服务,积极推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交流创业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以各种形式在中国创业渐成潮流。他们中的佼佼者日前在北戴河举行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成果报告会,相互交流经验,共商发展大计。  会议总结交流了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中国创业的成功经验和体会,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鼓励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中国创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约有60多万。近年来,他们纷纷在中国创业,仅在各省、市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创办的企业就有3000多家。  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后出…  相似文献   

4.
论文主要探讨全球"汉语热"对海外华文教育、华文传媒以及对华侨、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认为"汉语热"所展示的丰富内涵,即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尊重,实际上表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孔夫子信仰在中国形成以后,随着华侨出国也传播到海外,并且在华侨华人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在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菲律宾、朝鲜、韩国甚至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等地都建有奉祀孔夫子的庙宇;在印尼华侨华人社会传播过程中,曾有孔教会与三教会出现,为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清朝前期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对海外华人采取敌视、迫害政策,主要表现在:限制华人出国、迫害归国华侨和对待华侨社会的敌视态度。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广大华侨在海外遭受许多非人之难,而且也使海外华侨与中国社会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产生了巨大隔膜,从而也为近代中国华侨政策的转变设置了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7.
清水祖师信仰在东南亚地区盛传不衰。通过对这种情况的研究,可以了解到:(1)清水祖师信仰与安溪华侨开始出国同时向海外传播;(2)清水祖师信仰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有凝聚作用;(3)清水祖师信仰的传播范围已经越出了福建省籍界限,在华侨华人社会传播。目前继续在海外传播清水祖师信仰具有如下现代价值:(1)密切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联系;(2)促进华侨华人融合于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8.
章详细分析了广泽尊王信仰在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海外华侨华人中传播的情况,认为由于广泽尊王信仰是中国传统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中国传统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海外华侨华人中间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如下的作用和影响:(1)寄托对故国家园的深厚感情;(2)弘扬中国传统化;(3)密切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四十多年间,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也是华侨华人历史上最深刻、最激烈的变化。如何看待及认识这种变化,对制定我国的侨务政策,促进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及合作,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都有密切的关系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就二次战后华侨社会变化的背景、变化的若干表现及其特点等问题作一概括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新移民不断进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使得华侨华人文化呈现中国的新文化精神,由大众文化向精英文化变迁,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吴莹 《教育评论》2015,(4):151-153
海外华侨教育大都以中国为典范。以中国为本位的教科书在英属新马华校百年间的变迁既是当地华人社会追随中国本土教育的具体表现,也是近代海外华侨教育在异域环境下不断演进革新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8月8日上午,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欧华联会第17届大会在马德里开幕。在8日下午举行的大会论坛上,包括校长贾益民、我校华侨华人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明欢在内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海外华文教育、欧洲华侨华人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等问题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日益提高。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互动也日趋频繁,他们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和文明对话的桥梁,成为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华侨华人在经贸、文化教育和政治等方面,促进了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提高。中国应开展软实力与华侨华人学相结合的研究,加强侨务和外交的合作,追求中国与华侨华人及其所在国多赢的局面,为中国崛起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史上,血统主义曾经是中国政府确认海外华侨国籍所依据的一项根本原则.二战后,为合理地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我国政府宣布放弃血统主义而承认出生地主义.从坚持血统主义到接受出生地主义,中国国籍政策对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浅析其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华侨身居异国,心怀桑梓,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强烈的宗族观念。于是,便创设了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宗亲会”和“同乡会”组织(简称“宗乡组织”),形成了以宗族为中心,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三者为纽带交织而成的华侨社会。关于华侨宗乡组织的产生发展及历史作用等有关问题,笔者在《试论华侨宗乡组织的历史作用及其变化发展》一文中已有详细论述。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华侨宗乡组织的特点作点补充,并对华侨华人宗乡组织目前趋向国际化与当地化的状况作进一步的探讨,同时还对在目前状况下,我们的侨务工作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温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海外温州人的侨汇、信息、市场和社会关系网络是侨乡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对瑞安市桂峰乡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调查分析,发现华侨华人慈善捐赠的模式有个人、民间组织和政府三种并各有特点,动因则是强烈的爱国爱乡的愿望。华侨华人慈善捐赠对侨乡的教育事业、公益事业和地方经济等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五邑侨团在海外唐人街是成立早、势力大的社会组织,集中分布在美洲、亚洲,其血缘性因素很大。它起到了团聚、扶助乡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五邑侨团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五邑华侨华人群体在海外的生存状态,考察五邑文化对华侨华人社区运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侨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具有中国侨务文化理论特色的方针政策以及战略与策略的指引下,调动广大华侨华人参与祖国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大力推动海外华侨华人在祖国大陆的投资与合作,引进海外智力资源,积极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民族统一战线,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华民族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这是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炎黄子孙的骄傲。但是,在过去较长时间里,由于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政策,加上国内一度受“左”倾错误的影响,阻断了找们同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纽带。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往来。这样,使海外华侨华人得到了同中国合作的第一次机遇。近几年来,他们同中国合作的主要方面是:第一,到…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日本华侨学校发展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华侨社会内部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新华侨华人逐渐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为日本华侨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促使历来以民族教育为中心的华侨学校在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升学状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华侨学校也面临着需要逐步解决经费、规模、师资等束缚发展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