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岁末之际,驻外分社记者发出不少年终稿,回顾驻在国内政、外交、经济等领域一年里的成就与问题。驻莫斯科分社记者盛世良独辟蹊径,走出办公室,在莫斯科街头采访苏联群众,写出了一篇骨肉饱满、情景兼备的通讯:《反思、探索、革新》,副题是“苏联人对1988年的回顾”(见1989年1月2日人民日报),读后使人对苏联一年里改革的状况有了真切的了解,反映了苏联公众对改革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我从1990年7月到1992年10月,在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工作了两年多,这段时间,正是这个国家历史上的“多事之秋”.我成为“8·19事件”、苏共解散、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列宁格勒更名、塔吉克斯坦首次内战等重大事件的见证人.也是我到新华社后受锻炼最全面,收获最大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在我們記者同志中間,有一种唯条件論的思想,他們說报道工作搞不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业务方針貫徹不下去,是由于“人手少”,“記者水平不高”,“本地实际工作不突出”,“采訪条件不方便”等等。总之,沒有优越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工作是干不好的。这就是唯条件論者的出發点。然而,江西分社的同志們,不同意这些論点,他們反对唯条件論,認为正确地認識和对待主客观条件,發揮革命的干勁,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干勁?江西分社社長李久澤同志在他的一篇短文中說:“干勁就是政治,就是一种革命意志,一种革命思想,一种革命的强烈願望。”江西分社的同志們,就在这种認識的支配下,在自己的工作中,本着上述精神脚踏实地去干,果然改变了条件,做出了較好的成績。 (一) 論条件,江西分社在全国各分社中,不論主观条件或客观条件,都不能說沒有困难。然而,江西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前两年,这个国家成了世界舆论关注的中心。作为新华社常驻莫斯科分社的首席记者,我几乎每晚都要“开夜车”,1991年8月18日也不例外。当晚,我们一直工作到深夜2时才离开办公室。19日早晨7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电  相似文献   

5.
1989年12月2日至3日,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的马萨什洛克港船上举行“非正式”会晤。“不事张扬”也有2000多名记者采访这次会晤是布什上台后同戈尔巴乔夫的第一次聚首,又是在战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大而又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举行的,自然引起国际新闻界的关注。新华社也不例外,莫斯科分社首席记者唐修哲和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采访。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在评介国际新闻稿件中发现,驻莫斯科分社记者盛世良同志写的通讯、消息以及花絮新闻,都具有浓烈的现场气氛,我很想当面向他求教,探讨一下驻外记者采访写作的经验。但他常驻国外,不便直接叙谈。然而机会来了,去年8月,应前苏联《论据与事实》周报的邀请,组织上决定派我前往参观访问,趁此良机也实现了我的愿望。在莫斯科的“萨律特”旅馆我同盛世良同志畅谈起来。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新华社照片,莫斯科)7月13日,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在莫斯科成立。新华社副总编辑俱孟军(左二)、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惠来为新华社亚欧总分社揭牌。当日,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在莫斯科成立。这是新华社在海外建立的第七个总分社,负责在欧亚大陆的11个国家进行多媒体新闻信息采集和用户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美苏首脑日内瓦会晤结束已有月余。我与本社驻曰内瓦分社记者任正德同志、驻莫斯科分社记者唐秀山同志一起采访了这次重大的国际事件,报道固然不尽理想,但回顾那马不停蹄的日日夜夜,却有一番甘苦滋味在心头,历久难忘。随机应变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六日上午,我到达日内瓦。当天晚上,里根总统的专机抵达日内  相似文献   

9.
太行分社的一夜 1945年我在新华社太行分社作編輯。当时分社只有兩个編輯,和太行新华日报編輯部在一起。 8月10日夜,在报紙編輯部的大办公室里(地主院子里的一间較大的正屋),我点着一只用破碗做的油灯,在准备第二天發給总社的稿件。突然,报社副总編輯袁勃同志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說:“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可不敢太兴奋了。剛才司令部(太行軍区司令部)收听到重庆的广播,日本投降了,正在播天皇的投降詔书。区党委要我們注意收听延安总社的广播。”整个院子立刻沸騰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为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新华社开始在海外建立分社组织。从1947年5月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华社陆续在境外创建了香港、伦敦、布拉格、平壤4个分社,其中平壤分社是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最后一个境外分社。1949年9月16目,中共中央宣传部致电东北局:“派丁雪松同志为新华社特派员,刘桂梁同志为记者,前往朝鲜工作。”5天后,新华社平壤分社成立。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四月以来,我們分社、記者站的报道工作,虽逐漸有所好轉,但比較有明显的轉变,还在九、十月間。我們深深知道,虽然我們报道較以往稍有好轉,但比起山东丰富的实际来差得很远;特別是我們各項报道工作还不平衡,沒有象一些先进分社那样全面跃进,这是我們今后应努力达到的。从这几个月实踐中,我們对如何抓問題、用思想,以战斗的精神进行报道和注意改变干部成分有較深的体会。現在,仅就这两个問题,談談我們的意見。一、如何抓問題 这个問題,过去虽然大家一般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在領导上真正下定决心抓問題,一定要扭轉报道上的落后局面,还是在八月中旬,省委負責同志給予我們工作严厉的批評之后开始;而这一問題真正比較好的为記者所掌握,并作为行动的指南,还是在高唐現場会議以后的事。在这以前,分社領导  相似文献   

12.
到莫斯科去     
赵蘅 《中国档案》2006,(5):68-68
在“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口号叫得最响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了莫斯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叶世涛,新华社上海分社高级记者,前后在新华社工作近四十年,为党的新闻事业尽心竭力,现在,他已年逾花甲,正在回顾总结过去的新闻经历。从本期将陆续选登有关穆青同志五十年代担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时带他采访、教他写作的几段。虽相隔多年,但今天读来仍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4.
刊林漫步     
穆青谈现场观察的重要性现场短新闻要继续提倡,要扩大宣传。这是提高报道质量,改进记者作风的好办法。“评选现场短新闻这样的工作就很有必要。”谈到记者深入现场的重要性时,穆青讲了最近的一个例子。8月21日莫斯科时间16时12分,塔斯社突然发了一条消息:苏联国防部部务会议决定把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撤回其原驻防地。并且报道,包围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坦克已经撤走。在苏联政局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塔斯社这条消息的真假,是否转发这条新闻,没有根据。这个时候,新华社莫斯科分社记者到现场察看,包围  相似文献   

15.
报人出访,免不了对报业的考察。苏联报刊种类之多,发行量之大,首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0年10月12日,我们抵达莫斯科的次日上午,就在《劳动报》编辑部,与报社外联部主任瓦西里柯夫同志交谈,第一话题便是两国报业的状况。我们回答了主人的一连串提问,如“中国有多少家报刊?”“贵报有多少发行量?”“主要读者层分布在哪里?”我们回答后,立即对应地提出了一连串我们同样感兴趣的问题。“苏联目前有多少家报刊?”“贵报有多大发行量?”“贵报的读者层是哪些?”  相似文献   

16.
正细算起了,我与俄语的缘分不止半生。从第一次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看到苏联的缩写"CCCP"算起,超过一甲子;从高中学俄语算起,五十七年;从第一次到莫斯科当记者算起,已逾三分之一世纪。但是,想把俄语说得像俄罗斯人那样好,搭上我的余生也不够。清洁工、克格勃,三人行必有我师1978年,我首次到莫斯科分社当记者。当时中苏关系冷峻,中国驻苏总共只有新华社的4名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博物馆代表团应苏联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的邀请,1986年9月间去苏联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和塔林四个城市中,参观访问了四十多个博物馆,同苏联文物博物馆界的同事们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谈。苏联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乌克兰共和国文化部长、爱沙尼亚共和国文化部长、克里姆林宫博物馆馆长、爱尔米塔什博物馆馆长等专门为代表团介绍了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图书馆工作者代表团于1956年10月4日至19日到苏联进行访间。代表团的组成人员有高等教育国务秘书、科学图书馆馆长施密达同志(代表团团长)、莱比锡图书局长费利什迈那同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立柏林图书馆馆长昆则教授、席勒大学图书馆长泽利布迈那同志等人。代表团在莫斯科的期间内,曾访问了苏联科学院科学技术情报研宄所、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基本图书馆、苏联高等教育部国立科学图书馆、苏联国立外文图书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苏联图书出版局、苏联文化部图书馆局、外文出版社及其他的图书馆与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夜宿农家“掏”新闻李铁这次参加分社“脱贫之路”报道战役,我和中国记者杂志社来甘肃分社锻炼的皮钧同志结伴,到“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地区采访。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夜宿农家,与贫困农民促膝谈心,终于掏出了农民们的心里话。尽管这次报道时间较紧,总共采访时间只有...  相似文献   

20.
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秘书处在一次例会上批准了关于庆祝苏联人民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四十周年的实施计划。计划规定在莫斯科举办全苏新闻摄影作品和艺术摄影作品展览会,同时也在英雄城市(注:指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共和国、边区、州的省城举办摄影作品展览会。还将同苏联陆海军政治部和全苏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中央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