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早在16世纪,丰臣秀吉派兵侵略朝鲜,试图进而侵略中国。在经过初步犹豫后,明神宗决定派兵保护朝鲜。那场战役起于1592年,结束于1598年,最终中朝联军成功击退日军,将日军从朝鲜半岛赶走。但明朝或者说是因为科举出身的中国士大夫对何谓胜利并没有深刻的认知,以为把日军打跑就大功告成,所以既没有迫使日本签下任何和议,也没有迫使日本接受中国主导的东亚国际秩序,只是放手让  相似文献   

2.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9,(6):56-56,F0003
十六世纪末年.丰臣秀吉统治下的日本于1592年(朝鲜李氏王朝宣祖25年,中国明朝万历20年)和1597年(朝鲜李氏王朝30年,中国明朝万历25年)两次派兵侵略朝鲜。朝鲜军民在中国明朝军队的援助下,先后击退了日本侵略者,迫使日本侵略军败逃回国。因为战争发生在1592年。夏历为壬辰年.朝鲜历史上就把这两次保卫祖国的战争通称为壬辰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3.
十六世纪八十年代,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了全国,自请为“关白”,于1592和1597年,两次发兵进犯朝鲜。明政府应朝鲜国王的请求,两度派兵援朝。战争持续七年之久。露梁海战是中朝抗倭战争胜利的最后一战。兹将该战情况,略述如次。一、露梁海战的背景丰臣秀吉统一全国后,日本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尤其商业,发展更快。为了满足  相似文献   

4.
《红领巾》2009,(7):8-15
抗美援朝 历史回顾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推行侵略政策,出兵入侵朝鲜,并进一步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同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还操纵联合国通过非法决议,组成“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这两节内容时,总有同学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一、在这两场战争前夕,中国为何要援越抗法和派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二、《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第一条分别规定“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清政府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为什么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以及朝鲜  相似文献   

6.
1592年,日本发兵侵略朝鲜,从而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明王朝抗倭援朝战争。天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多方警备以及大量转运援朝物资,使其起到内地屏障、援朝基地的作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达丽 《高中生》2012,(13):12-13
1950年10月,当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迎来一周年生日的时候,邻邦朝鲜发生的战争已然有扩大之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着干涉朝鲜战争的旗帜,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扑来。美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长期支持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这个时候派兵奔向中朝边界,很难想象它下一步会干什么,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危险。此时此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前的4月17日,腐败的清朝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以战争的手段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就作了准备。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年)趁钥鲜政府请求清朝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之机,日本出兵侵占朝鲜。并于7月下旬突然袭击中国海陆军。8月1日,双方正式宣战。9月,日军经平壤战役控制了朝鲜全境;又经黄  相似文献   

9.
日本慰安妇制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战争期间,日军慰安妇制度自1932年“上海事变”发轫,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契机获得发展,慰安所和慰安妇遍及中国各地,日军慰安所可分为永久性,次永久性和临时性慰安所三种类型,而慰安妇女则多来自于日本,朝鲜和中国。  相似文献   

10.
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远东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产物,也是东、西方“冷战”在亚太区域的“热战”表现,虽然在侵朝过程中美国始终唱着主角,但是不可否认在所谓的“联合国军”的旗帜下,美国的西方盟国也在相当程度上起着作用,其中美国的主要盟国英国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朝鲜战争时期的英美关系对整个战争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拟对之作一些研究和分析并求教于大家。一朝鲜战争爆发前夕,东、西方冷战已在欧洲全面展开。英国的工党政府在二战后经过短暂  相似文献   

11.
我任教的是高一年级一个成绩较好的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思想活跃,看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而且对探讨问题有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讲授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先给学生介绍背景: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南部的李承晚政权邀请美国出兵援助,美国杜鲁门政府于1950年6月27日宣布援助李承晚政权,以武力干涉朝鲜内部事务,并且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美国的侵略使朝鲜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改变,在此情况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正当我准备引导学生来分析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时,一位同学突然举手,我想他肯定有什么疑问,遂示意其站起来发言。他提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是受李承晚政权的邀请出兵朝鲜,而我国是受金日成政权的邀请出兵朝鲜,为什么我们讲美国是干涉朝鲜内政,是侵略者,而我国则没有干涉朝鲜内政,不是侵略者,而是保家卫国呢?中国政府出兵朝鲜究竟合不合法?”  相似文献   

12.
“欲要灭其族,必先灭其史.”日本就是这样对中朝人民进行奴化教育的.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派兵镇压,在朝鲜丰岛附近,偷袭前往支援朝鲜的清军舰队,于是便暴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在激战中,北洋水师舰队全军覆没.日军乘势先攻下大连,并于1894年11月7日攻入旅顺口.日军入城后,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人们一般只知道50年前的“南京大屠杀”,却很少有人知道100年前的“旅顺大屠杀”.全城6万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光,就连和尚与妮姑也遭到污辱和残害.只留下36个人收尸、埋尸.他们把死难同胞集中掩埋在“万忠墓”.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甲午战争偶然发生说在日本盛行起来,如称战争是因朝鲜东学党起义而引起,战争是由于日本国内发生政治危机而不得不把内部之争转向对外侵略,战争的爆发是由于阴差阳错的偶然性原因而促成等等,皆属于此类。“偶发说”的要害,是回避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去侈谈问题的枝节和表象,从而否定日本早就制定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如日本学者高桥秀直为日本在甲午年出兵朝鲜辩解说:“日本政府不是有意识要开战才出兵的,当时掌握日本政府主导权的伊藤博文……是试图保持和清国的协调的”,后来“伊藤的对朝政策发生变化,是在于日本的内政”。大泽博明也认为:“甲申事变以后,日本政府在外交、军事上对朝政策不是指向对清战争的,‘六二出兵’(1894年6月2日日本政府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及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案,也不是要对清国进行‘挑衅’,实现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才是‘六二出兵’的真正意图。”所有这些,都是完全不顾最基本的客观历史事实之论。  相似文献   

14.
陈冠任 《老年教育》2006,(11):11-13
1950年11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结束抗病援朝第一次战役后,志愿军总部召开战役总结会。  相似文献   

15.
公元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本执政者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并企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中国派李如松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收复了平壤、开城和汉城。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丰臣秀吉第二次进  相似文献   

16.
无忧 《初中生》2013,(19):15
明朝的万历皇帝曾创造了中国皇帝中一个有趣的纪录——连续28年不上朝。但是,这位"宅男皇帝"当政,却不是一事无成的。这期间的战争,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均获全胜。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就是在这一期间发生的。"万历三大征",指在西北、东北、西南边陲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援朝战争和平定杨应龙叛变。瞿  相似文献   

17.
1986年9月,中曾根内阁的文部大臣藤尾正行在提前出版的同年10月一期《文艺春秋》上大放厥词。他在谈到“南京大屠杀”事件时说,这是一起“不明不白的事件”,还说日军在南京屠杀是“为了排除抵抗”。这位老鹰派人物还说:“战争就是要杀人,这在国际法上就不属杀人。”关于日本1910年吞并朝鲜问题,他说:“假设日本进行过侵略,我认为朝鲜方面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8.
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战争,最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而告终。朝鲜战争使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朝鲜战争也带来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西方加大对中国的遏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恶化,台湾问题解决受阻,日本经济被激活,加大了中国发展的难度。反思这些不利影响,可以更好地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中朝关系迅速紧密起来。但在朝鲜战争期间,由于中朝两国国家战略目标不尽相同,先后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和"战俘谈判"两个问题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意见分歧。在双方互不相让的情况下,苏联成为分歧的最终裁决者。苏联在解决中朝分歧时从自身的国家战略出发,最终站在了中国一边。  相似文献   

20.
1950年4月,朱光亚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毅然踏上归途,决心把知识和智慧奉献给祖国。1952年春,朱光亚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停战代表团秘书处”外文秘书,参加了举世瞩目的板门店谈判。他目睹了美帝国主义利用手中的高科技和雄厚的军事实力肆意屠杀中朝人民,看到了正义和邪恶之间的殊死较量,这一切都坚定了他为中国的强大、为祖国的高科技而献身的信念。1955年1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号召。这一年,朱光亚在北京大学担负起培养中国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1957年,朱光亚被调到原子能研究所任副主任,参与了由前苏联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