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专利共类的识别单一技术关联特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网络属性来识别单一技术关联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步骤:设定技术与采集数据和构建网络与识别关联特征。以国际专利分类号G06C技术(一切计算均用机械方式实现的数字计算机技术)为研究对象对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认识技术关联特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专利共类的技术间关联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专利共类的评估单一技术与其它技术之间关联性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专利共类获取相关的专利技术数据;然后,利用专利数据建立技术间关联的模糊集;最后,运用模糊集性质评估技术间关联性。本文以国际专利分类号F03C(液体驱动的变容式发动机技术)为研究对象,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下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03C技术与其它技术之间的关联关系具有差异性,并且F03C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认识技术间关联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钟淑云 《情报杂志》1991,10(2):67-68
在专利情报检索中,常可见及下列类型的检索命题: 一种检索命题如:某人研制了一种通过导板控制滚齿机轮齿的凸面加工和滚磨工艺,欲了解该技术是否已在专利说明书中公开过,或已成为某一在先专利之主题。检索的一般过程是:先确定该项技术的专业范畴及在《国际专利分类表》(IPC)中的分类号;随后可检索《中国专利公报》及英国德温特公司的《世界专利索引公报》(WorldPatents Index Gazette)相应类目中的专利说明书摘要,以确定有关专利与检索  相似文献   

4.
从专利直接引用和专利共被引两方面讨论专利引用行为对行业技术竞争的影响。专利直接引用导致技术研发领域中创造性破坏效应的产生,企业在专利引用与被引的过程中改变知识存量与结构,从而影响自身技术实力的发展。专利共被引则通过第三方的专利集成引用行为揭示出潜藏的企业间竞争关系。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采集中国市场上RFID领域的技术领先组织的专利引用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组织通过专利直接引用获得的知识累计流入量对组织技术竞争力的提升(滞后1年)有正向影响;专利共被引(滞后2年)与企业间研发规模的一致性相关,但其对企业技术竞争态势的指示效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温芳芳 《现代情报》2018,38(7):142-147
[目的/意义]企业间的技术相似性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合作关系,专利耦合所揭示的潜在关联究竟预示着合作还是竞争,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证研究中寻找答案。[方法/过程]以德温特专利分类号为媒介构建专利耦合网络,采用可视化和因子分析方法考察企业的技术相似性及其聚类结构、发掘技术派系及其研究方向,对专利耦合网络与现实合作网络进行比较。[结果/结论]单纯的技术相似性不能作为潜在合作关系的有效判定依据,基于专利耦合形成的潜在合作关系难以转化为现实,社会关系因素对于专利合作的影响程度远甚技术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胡阿沛  张静  张晓宇 《现代情报》2013,33(10):172-176
技术演化分析是专利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国家科技规划、企业研发战略提供决策支持。首先总结了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的现状,根据分析对象将其大致分为3类:基于专利分类号的技术演化分析、基于专利引用关系的技术演化分析和基于专利文本内容的技术演化分析。接着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专利文本与引文结合的技术演化分析的观点,并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最后就专利文本与引文结合的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从美国专利商标局( The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网站中下载的某领域专利进行整理,得到初始统计数据。将USPTO专利子类作为技术节点,技术之间共现关系作为边,建立技术的共现网络,再利用复杂网络中的“k-核”分析方法对共现网络进行分析,进行技术筛选。提出技术识别的层次性评估指标,运用证据推理对筛选出的技术进行评估,选出核心技术。最后以激光切割技术为例,展示和验证了此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构建专利与创新方法相衔接的桥梁性信息结构模型,将专利法律性文献信息转变成面向不同技术路径识别的权利地图,加强专利情报信息的有效利用,对企业提升战略机会识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依据TRIZ创新方法应用过程中不同路径的对象信息需求,将专利信息提取为权项结构流、技术问题流、功能/效应/价值流、功能模型流、属性流五类不同的信息结构流。其中,权项结构流将法律制度约束的专利文字信息转换成可视化图形结构信息,其他四类信息流分别与问题重构、功效查找、功能裁剪、技术冲突重构四条创新设计路径匹配。[研究结论]提出的专利信息分析“五流”模型面向关键专利或专利组合的制度约束,助力创新型企业充分利用关键专利文献信息,实现专利规避设计、提高创新性方案战略机会的有效识别。最后通过构建一种空气净化设备专利的五流模型挖掘出不同路径的创新战略机会,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对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案件的调查发现如下特点:首先,非实施性专利实体(NPE)已进入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领域,而诉讼被告几乎囊括了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各大型企业;其次,讼争技术领域较为集中,尤其是国际专利分类号为G06F的云存储计算专利技术较多;第三,受诉法院主要集中于联邦德州东区法院与特拉华州法院,被告通常运用的诉讼对策是反诉及管辖权异议;最后,案件一般以撤诉、双方和解结案,判决极少。由于《美国专利改革法案》对单一程序中被告数量的限制,新近云计算专利诉讼基本为单一被告。对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情况的调研将为我国企业参与云计算专利竞争,合理进行专利布局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专利数据进行核心技术演进的分析是当前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热点问题。以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为例,基于专利家族的分析视角,从专利家族数量、地区分布、专利引证分析和专利共现网络等方面对核心技术演进路径进行分析。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的发展分为新技术类别涌现期、技术完善期、技术调整期三个阶段。探测其核心技术的演进为l03-e05b(太阳能电池)→u12-a02a5(太阳能电池装配)→l04-c11c(半导体电极)。分析我国与美日欧在相关技术专利家族方面的差距,提出我国当前应把握技术调整期这一机遇,缩小与美日欧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11.
冯仁涛  余翔 《科研管理》2012,33(10):9-16
区域技术专业化模式反映了区域技术能力的分布情况,了解技术能力的分布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技术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区在1985-2010年间的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据,将专利数据的国际分类信息与技术领域对应,构造表示区域技术专业化模式的显性技术优势指标(RTA),分析了各省区跨技术领域专业化模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各省区的技术专业化模式进行了评价,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专利计量分析的湖南省专利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利文献作为重要的技术、法律和经济情报信息源,越来越受到科技界和情报界的重视。本文利用专利申请量、专利成长率、专利授权率、专利有效率、专利权人分析和IPC分析等专利计量指标对湖南省专利分布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湖南省未来专利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竞争机构分布、专利相对指数、机构研发团队投入/产出I、PC分类等指标,对中国专利信息中心(CPIC)数据库中光伏发电产业相关专利申请与授权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专利申请数量增长强劲;我国光伏产业专利优势不在于光伏电池与组件封装环节,这与我国的光伏电池与组件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为不符;相对于科研机构与大学而言,国内光伏企业人员投入强度较弱。研究旨在为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专利战略的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专利分析方法和技术轨迹理论,以人工智能产业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专利引用网络和专业商业化三个维度,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识别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瓶颈。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尽管发展迅速,但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处于知识引入到知识输出转型阶段。进而推出结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处于基础型研究向应用型模式转变阶段,需要深入加强自主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专利信息的人参产业情报分析与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技术信息,专利分析为技术、产品及服务开发提供决策参考,为发展技术策略,评估竞争对手提供有用的情报。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参产业相关专利的分析研究,包括国省分布总体分析、总体趋势分析、技术生命周期分析、申请人构成分析、IPC构成分析和申请人IPC构成分析,对我国人参产业专利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我国人参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祖国  李文兰 《情报科学》2005,23(12):1845-1851
本文采用专利引文分析方法,通过对1985-2003年中国专利被专利文献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主题分布情况及技术主题之间的联系,找出中国专利影响力较大的技术主题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研究发现:IPC A部(人类生活需要)是被引用最多的“部”类技术主题;C部(化学、冶金)及D部(纺织、造纸)技术领域与A部(人类生活需要)技术领域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及相关性;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主题的中国专利影响力较大;A61K与A23L技术主题之间有较多联系;A61K035/78是被最高频引用的脱分组类技术主题。“人类生活需要”及“化学、冶金”主题的中国发明专利较其他主题的中国发明专利影响力大。  相似文献   

17.
以MEMS传感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收录的优先权年为2000-2014年的MEMS传感器相关专利数据,以发展速度不同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讨论各阶段传感器类型、IPC分布以及专利权人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EMS传感器为市场导向型技术,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与该阶段的市场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MEMS传感器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应加快产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俞文华 《科学学研究》2010,28(4):515-522
根据W IPO《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国内外在华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予以统计,并对不同子技术领域国内外的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不同子技术领域,特别复杂技术子领域国内职务专利权人面临国外专利封锁的动态进行了探讨;最后,讨论了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方红 《情报探索》2014,(11):31-35
运用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对国内与浙江省阀门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区域分布、专利类型分布、主要专利权人、IPC等进行分析,识别国内与浙江省阀门领域的主要公司技术实力情况、主要专利权人以及技术发展趋势,以期为浙江省阀门产业发展提供有用的竞争情报。  相似文献   

20.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专利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利信息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技术发展的趋势变化。通过中国专利检索系统(CPRS)中公开收录的专利数据,对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是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交通信息处理技术、交通管理技术和交通信息服务技术等4个重点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分别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专利申请态势、国内技术分布和国外来华专利布局进行对比分析,发现ITS领域存在的专利机会和风险,提出技术布局策略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