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政务信息共享过程中主要涉及政府内部、政府与媒体、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文章通过对政务信息共享中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间的行为和策略进行博弈分析,剖析了影响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间高效共享的因素,并最终提出优化政务信息共享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超 《现代情报》2015,35(4):57-60
文章通过分析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原因、过程和危害,总结出网络突发事件包含的特征:公众参与性增高,媒体舆论监督性强,社会理性反思批判性强等,本文通过引入政府互向模式理论,解析当代政府与公众、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从而为政府更加有效快速控制网络突发事件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3.
陈加思 《科教文汇》2014,(17):214-215
近年来,我国校园突发事件频发,而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尚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由此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以“公共危机沟通三角模型”理论为分析框架,就校园危机沟通的原则、策略、校园危机发言人制度的建构,以及政府对媒体与公众的引导与规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建构一种新型的、可操作性的政府、媒体与公众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4.
杨嫚 《科学学研究》2014,(4):481-485,492
日常生活中,由于科学的不确定性以及自身认知的局限性,普通公众通常是通过常识而非科学知识本身来判断现代科学风险的。具体而言,他们更多从科学伦理、利益归因与政府监管三个层面来质疑科学应用的安全性。但我国科学传播与公众风险认知之间存在错位,这需要主流媒体更好地承担其风险沟通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科学议题,引导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讨论,从而促进公众达成相对理性成熟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要调整好政府、市场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社会建设,培育独立的公民社会,努力把政府打造成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当代中国公众参与的必要条件。制度挖潜和创新是公众参与的根本途径,在公众参与的途径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和基层群众自治的作用,发扬民主的传统;要培育良好的社会组织,努力打造公众参与、意见表达、沟通的平台;要充分发挥新型媒体这个好的公众参与工具的作用,它可以作为沟通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好的桥梁。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有序民主化,确保有序的公众参与,有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民主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滚雪球抽样,首先抽取新闻曝光率高的环保社会组织,然后再根据这些组织搜索其他环保组织,分析了中国50家知名环保社会组织应用社交媒体的现状;探究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来参与政府治理,改善与公众的沟通互动;提出了社交媒体下环保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构建对政府的意义深远。而塑造好形象必须借助相关媒介,才能得以传播。而在这其中,媒体发挥着其得天独厚的作用。但是,新时期.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使得政府形象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结争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论述,为政府利用媒体传播自身的形象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郭俊华  徐倪妮 《现代情报》2017,37(2):157-162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开始应用社交媒体,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韩国政府部门从2009年开始积极应用多种社交媒体工具,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增加了政府透明度及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本文从应用动机、政策和举措3个方面分析韩国政府应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及效果,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媒体是连接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随着最近公共危机的频发,迫切要求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对新闻媒体进行管控,但是又不能过分的限制媒体的自由,懂得与媒体合作共赢,引导社会舆论。在我国,媒体作为一种潜在的公共资源,尚未得到完全的利用,因此,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东方之星"事件中政府和媒体的表现,来分析我国政府在面对公共危机时的媒体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袁菲  于欢 《科技风》2015,(5):272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面发展,媒体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已经成为了政府和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和媒体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协调机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政府和媒体之间的协调机制,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e transmission of online emergency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n active means of expressing public opinion and has vitally affected societal emergency response techniques. This paper analyzes interactions between three groups in time and space using a classic SIR (susceptible, infected, and recovered) epidemic model. Through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analog simulation analysis, we utilize data from China's Sina Weibo (a popular social media platform)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101 major incidents in China that occurred between 2010 and 2017. We divide these emergencies into four types—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s, public health events, and social security events—and conduct a simulation using three examples from each group.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control of public opinion is both cheaper and more effective when it occurs at the initial stages of an incident. By cooperating with the government, the media can facilitate emergency management. Finally, if netizens trus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make cooperative decisions, maintain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online public sentime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本研究对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政务社交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对2014-2019年的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研究进行系统归纳,梳理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政务社交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总结] 分析发现近年的政务社交媒体研究多为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主题集中于政务社交媒体的运营管理、内容挖掘、应急管理、功能与作用。现有研究存在着数据来源较为单一、数据分析方法有待优化、缺乏系统规范的研究范式等方面的不足,并从政府和公众两个视角为政务社交媒体的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韩普 《现代情报》2018,38(7):19
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公众参与的进程,提升公众参与的层次和深度。基于公众参与理论和众包模式内涵,借鉴成功的众包实践案例,融入社会化媒体优势,本文构建了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众参与智慧城市管理众包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包含了政府部门、众包项目运作方、社会化媒体平台和参与公众四大构件,通过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实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论文最后对模型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如何有效地从网络媒体获取公共政策相关的社情民意以引导公共政策的传播议程设置是政府职能部门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网络媒体数据,应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一个面向公共政策的网络媒体内容文本分析框架。利用文本语义分析方法,从主题识别、情感分析等角度对网络主流媒体的公共政策传播议程设置与社交媒体网民舆论进行挖掘和对比,并以新能源汽车政策为例对该分析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实证发现当下网络媒体报道的议题与社交媒体上公众对有关公共政策的关注焦点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就新能源汽车政策为例,公众对于其政策的关注偏向于衡量自身获利的多少,而网络媒体报道更多以描述政策传递信息为主。建议政府职能机构针对公共政策使用网络媒体进行传播时,可根据公众关注焦点话题进行议程的设置和调整,以增强公众对此政策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传播方式,强化对新媒体环境中网络信息的引导,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及政府形象意义重大。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对网络舆情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政府形象塑造的瓶颈。因此,政府要积极引导新兴网络媒体,完善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治理结构,拓宽新媒体舆论引导的实现路径,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处理机制,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郑璐 《情报科学》2020,38(5):154-160
【目的/意义】网络信息环境健康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新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迫在眉睫。【过程/方法】基于参与式治理理论建立舆情信息发布的新媒体组织与政府媒体监管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寻博弈双方行为的演化过程及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分析公众参与治理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公众参与治理能有效约束新媒体组织的掺假行为,有利于促使监管部门选择从严监管策略,如此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前景理论的商业化网媒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媒的商业化运营角度,利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探究政媒合作共同治理网络舆情的模式,考虑决策者的非完全理性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将前景理论引入政府与网媒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雅克比矩阵对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推理出政府和网媒积极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约束条件,并构建政媒合作模型,分析政府和网媒协同合作防治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政媒合作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网媒发挥其对舆情进行积极引导的主体作用,而在政媒合作失效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并提升对网媒不负责任传播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针对同一事件新闻报道与舆情评论既相互依存又偏离的现象,通过话题识别与主题关联分析,探索新闻报道引发的舆情评论在主题内容与时间阶段上的异同,拟为研究以舆情评论表达的舆情事件和以新闻报道表达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共振与偏离,进而为探究社会舆情传播规律提供参考,为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以拉斯韦尔(5W)模型、LDA主题模型和Python工具为基础,设计研究思路和流程,从腾讯新闻和知乎平台上抓取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数据,经过处理加工过后加以分析挖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舆情事件主题会一定程度偏离社会现实主题,衍生出更多隐性主题;舆情事件与社会现实的发展走向较一致;此外,社交媒体相较于新闻媒体所衍生的舆情事件主题更多,而两者反映的社会现实主题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