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的组成部分,随着数据科学研究的兴起,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政策研究有待深入。[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美国U.S.News前50名大学的科学数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从“涉及对象”“保护方法”和“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等角度梳理政策重点和空白点。基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从“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和“实施层”四个主要层次,构建了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内容框架,并分别讨论了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与科学数据安全相关的各个主体的职责。[结果/结论]高校科学数据安全内容贯穿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相关主体包括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执行层。  相似文献   

2.
郝珊 《情报杂志》2024,(2):170-176
[研究目的]数据可视化在当今社会被频繁的使用,但设计不当会产生误导,引发信息安全和伦理问题。研究数据可视化信息误导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能为该领域未来研究及可视化批判性素养提供参考和启示。[研究方法]搜集、编译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数据可视化信息误导概念界定、当前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向3个视角进行综述。[研究结论]国内对于数据可视化信息误导研究处于新兴阶段,理论体系尚未构成。借鉴中西方已有的研究提出数据可视化信息误导相关概念,整理当前数据可视化信息误导具体方式探究、用户体验研究以及防御性技术研发3个具体研究方向,并从概念、认知和应用角度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明晰国内科学数据管理研究发展现状。[方法/过程]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与LDA模型,对1992—2021年国内科学数据管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识别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研究的潜在主题、揭示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结果/结论]依照文献分布特征将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研究阶段分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与繁盛阶段。从主题维度来看,国内科学数据管理相关主题围绕科学数据的服务、政策、标准、平台建设与功能拓展、科研用户及科学数据共享而展开。从演进过程来看,国内科学数据管理经历了科学数据存储研究、科学数据共享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多主体全方位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研究三个阶段的主题演进。从发展趋势来看,科学数据政策、科学数据标准、科研人员以及科学数据共享主题的研究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姜鑫 《现代情报》2016,36(2):167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特点以及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我国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的未来研究动向进行了评判,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随着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愈发普遍,交叉学科代表着科学领域朝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因此探析交叉学科中现有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进而明确相关管理内容,对指导该领域的科学数据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以地理学这一典型的交叉学科为例,通过网络调研,选取中、英、美、澳四个国家地理学科领域的25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揭示适用于交叉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管理内容。[研究结论]基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内容框架来指导交叉学科的科学数据管理活动;此外,对科学数据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提出了建议,包括宏观政策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创建与收集、元数据选择与使用、数据的分类管理、人员培训和权责划分。  相似文献   

6.
周付军 《情报杂志》2023,(1):174-181
[研究目的]大数据时代衍生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使得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政策,消除信息安全风险成为首要问题。开展信息安全管理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对完善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2003—2021年中央层面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量化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主体要素和外部特征四个维度,对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展开分析。[研究结论]工具维度,偏重基础型政策工具,缺乏有效规制和引导教育;目标维度,注重物理环境与数据安全,忽视网络系统和应用安全;主体维度,多元主体参与不足,技术与监管发展缓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唐雪梅  朱利丽 《现代情报》2019,39(3):115-121
[目的]不同于官方信息传播相对理性,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情绪化特征。情绪化信息传播具有独特的传播机制和影响力,国内外文献已经开始对此进行关注并成为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研究的重点之一。[方法]以社会化媒体和情绪等关键词组合在国内外文献资料库内进行搜索,对搜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论]从社会化媒体情绪化信息特征、情感分析、情绪化传播行为及情绪化信息的影响四个方面述评现有成果,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不足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凯  黄培  方靖雯 《情报杂志》2023,(4):165-171
[研究目的]国家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有效促进和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研究方法]在国家信息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国家安全理论、公共管理理论、信息安全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构建国家信息安全“生态系统”的价值观理念以及信息安全“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平台、规范和运行机制构建面临的挑战。[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国家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从我党、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4个方面展开研究,特别是国家信息安全形势情报感知与预警及人才和应急管理平台的构建。这是其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厘清科学数据质量控制的全部主体,探索面向科研全过程的科学数据质量控制的主体责任。[方法/过程]引入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采用文献调研、网络调查、案例分析和归纳法,对15本科学期刊中的数据政策文本、涉及到的科学数据中心,以及国内外“数据质量”相关学术论文进行调研分析。[结果/结论]科学数据质量责任主体分为高校科研人员(机构)以及科学数据存储平台、高校图书馆、研究资助机构和专业协会、数据用户四类,各责任主体在不同阶段应承担不同的质量责任。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围绕各方参与主体,制定管理制度标准,优化流程环节,建立多主体协同的科学数据管理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对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进行研究,可以帮助相关的政府或组织更好地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过程/方法]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建立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威胁、反应效能、控制倾向和描述性规范对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作为社会环境的因素之一,描述性规范对感知威胁、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控制倾向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促进加快数据安全研究、加强数据安全治理,以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年样本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等方法剖析国内外数据安全研究主题和前沿。研究发现,数据安全领域的研究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中国是发文量最大的国家;研究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情报杂志》、IEEE ACCESS等期刊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献,其中外文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领域,而中文文献则主要集中在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主要围绕技术、法律、管理3个维度展开,个人信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研究主题是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外数据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相似文献   

12.
虞佳玲  王瑞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21,40(10):159-167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了解社会认同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该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讨论当前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社会认同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用户社会身份、用户使用意愿及行为、用户忠诚及口碑、用户知识行为、信息系统设计与优化5个方面。鉴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从SIT的理论解释、社会认同动态测度、SIT的应用范围、社会认同威胁研究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掌握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期将国内研究引向深入。[方法/过程] 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研究成果、局限和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社交媒体信息交互行为以及信息系统领域知识构建4个方面。鉴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关注网络的宏观视角、行动者权力、方法论框架、中国情境下的理论应用和发展4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赵蓉英  余波 《现代情报》2019,39(6):168-176
[目的/意义]云服务在经济建设、管理决策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目前国内外云服务研究发展趋势和所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云服务研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过程]首先,对国内外云服务研究的发文趋势、演化路径和高频关键词网络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国内外云服务理论和应用研究,并对国内外云服务理论和应用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目前国内外云服务研究的理论与应用既有交叉,又各有其侧重,未来云服务在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旨在科学分析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影响因素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方法/过程]首先利用数据科学的方法从国内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研究文献热点关键词中提取相关变量,随后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并为仿真模型编写方程、赋予参数,最后对模型的仿真效果进行灵敏度检验,以此探寻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相关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结果/结论]数据活动网络安全保护能力、智能算法准确性、数据滥用与泄露量是影响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的三个重要因素。综合分析后提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性科学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对比分析,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所在,并且根据研究热点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国内外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过程]本文选取CNKI和Web of Science作为数据来源,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学科2008-2017年的文献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eace从年代分布、关键词、期刊、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内外的研究热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准,在研究涉及的领域广度和深度方面,国内略落后于国外,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各类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可能会是今后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7.
史雅莉 《现代情报》2019,39(4):34-41
[目的/意义]对科学数据引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国外实践经验,为我国科学数据引用标准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在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引用标准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从数据引用服务的开展、数据引用标准实施指南的联合推行、数据引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及引用标准实施效果的反馈4方面深入分析澳大利亚ANDS数据引用实践。[结果/结论]通过调研及分析提出我国科学数据引用标准实施建议:便捷的用户服务、DOI技术的嵌入使用、系统化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和广泛的业务合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数据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确保数据的质量、防止数据被篡改已成为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数据造假、数据虚报、伪造结果以符合关键科学研究目标等数据欺诈行为,必须保持数据的溯源。[方法/过程] 将溯源系统的安全威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基于智能合约和开放溯源模型(OPM),通过投票过程实现溯源信息准入机制,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和不可改变性,提出一种可靠的数据溯源收集、验证和管理区块链系统模型。[结果/结论] 在科学数据创建、分发、流通、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安全地捕获和验证溯源记录,防止溯源信息被恶意更改的同时保护了隐私信息,为确保科研数据的客观真实提供思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研究国外科研数据管理历程,对国内相关机构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方法]采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比较的方法,探寻德国国家科研数据项目的历史。并从整体历史趋势、学科变化特点和工作侧重等角度,分析其科研数据项目的特点。[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德国科研数据管理项目具有GLAM数据一体化发展、形成必要的基础设施、注重科研数据发展规律和技术储备和提供广泛的公共通用科研数据管理等特点。我国相关机构应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加强科研数据体系建设,减少内部条块分割、尊重科研数据发展的客观规律、启动国家科研数据科研项目建设和完善生态系统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提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