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可视化搜索引擎Karto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红兵 《现代情报》2005,25(9):78-79,82
可视化搜索引擎因其实现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具有传统搜索引擎无法比拟的优势而被称为是下一代搜索引擎。本文以Kartoo为例,介绍了这种可视化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检索界面、检索功能、特点及用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信息素养与可视化搜索引擎的概念、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可视化搜索引擎信息素养培养中的应用优势,通过分析与比较,展示了可视化搜索引擎的优越性及美好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3.
孙雨生  雷晓芳 《现代情报》2009,40(2):160-167
[目的/意义] 从可视化表征、可视化机制、可视化资源组织3方面揭示国内可视化搜索引擎研究进展。[方法/过程] 文章用内容分析法归纳了185篇文献内容,从可视化表征、可视化机制、可视化资源组织3方面阐述了国内可视化搜索引擎研究进展。[结果/结论] 可视化表征主要研究表征对象及形式、表征方法;可视化机制主要研究特征提取、数据分析、可视化映射和视图变换;可视化资源组织主要研究信息采集和数据预处理。  相似文献   

4.
从百度“阿拉丁平台”谈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百度开发的"阿拉丁平台",分析了搜索引擎的发展过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搜索引擎发展的新方向,即智能化、可视化、集成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搜索引擎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利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搜索引擎专利文献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得知美国是搜索引擎领域的技术大国,其中微软、雅虎和谷歌公司是该领域的主导力量和竞争对手;搜索引擎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检索及其数据库结构、搜索引擎算法、复杂数学运算、电子商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共词网络的我国搜索引擎研究热点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竟  王慧  徐桂芬 《情报科学》2012,(4):604-608
对2001-2010年我国搜索引擎的期刊论文进行了文献调查,并采用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搜索引擎研究的共词网络,对共词网络进行了点度中心度分析,同时对搜索引擎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绘制搜索引擎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方法,明晰搜索引擎研究领域的主要国家或地区、有影响力的专家、核心期刊、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搜索引擎的学科以及各自的平行关系,客观、科学、系统、形象地展示搜索引擎研究的前沿网络图景,以利于及时跟踪国际前沿,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找准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对国际上搜索引擎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比较细致、深入的考察,采用可视化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制作了有关知识图谱,明晰了国际搜索引擎研究的总体趋势和发展脉络。通过对高被引文献的深入解读和定性分析,以及近几年相关文献的共词分析,揭示了国际上搜索引擎研究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从进入快速发展期至今四个阶段的研究热点演进历程。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国际搜索引擎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1442篇关于搜索引擎的论文为数据源,利用BICOMB和SPSS 18.0进行相关数据提取。对研究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分析,绘制了相应的知识图谱,分析了我国搜索引擎研究的热点领域。并对未来几年搜索引擎研究重点的发展态势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检索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网络信息检索的发展方向,包括新一代的搜索引擎、可视化检索、语义检索、多媒体检索、P2P检索以及基于网格的信息检索。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跨学科研究是科研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情境,探讨了国家层面的支持、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203份问卷样本的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支持未显著影响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提升,健全的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合理的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有着显著、非常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影响;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大,次之是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跨学科组织与产业界的联系,而跨学科组织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2.
大科学时代科研仪器与高端科研成果产出存在紧密的联系,科研仪器作为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在科研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从文献计量视角对我国科研仪器研究文献展开分析,通过可视化工具及LDA模型进行文本挖掘揭示科研仪器研究的知识结构。分析发现以科研仪器为主题的文献数量增长迅速,作者合作密度较低,科研仪器研究主题覆盖范围在逐渐扩大,结合人工编码及LDA文本挖掘确定科研工作、科研基础、科研设备以及科研人员4个主题,其中科研工作与科研基础主题在我国科研仪器研究知识结构中占比较多,科研设备与科研人员主题的研究力量薄弱。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科研管理信息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小霞 《科研管理》2019,40(10):282-288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目前科研管理信息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适于研究院所发展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在科研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及效果,提出大数据时代研究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跨地域科研协作研究文献,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在识别当前文献主题特征的基础上,围绕协作过程对现阶段跨地域科研协作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然后从研究样本、研究策略出发展开多维度评述;最后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结果/结论]目前跨地域科研协作研究主题集中在动因研究、网络研究和绩效研究3个方面;研究样本以期刊论文、专利数据为主,科技政策、案例文本为辅;相关文献主要采用网络分析策略、统计分析策略和地理信息分析策略开展研究。下一步跨地域科研协作研究应关注各研究主题的多维深入探讨、研究样本的多样化以及与地理信息分析理论技术的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在实际科研过程中普遍存在科研动力不强的现状,直接影响科研团队运作效率。究其原因,是团队负责人没有充分重视团队成员的人力资本特性,未能激发团队成员的科研动力。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运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科研动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的科研动力与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水平、获得的科研成果分配份额正相关。结合当前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现状,从工资、劳务报酬和科研奖金三方面出发,为科研团队负责人激励科研团队成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知识地图研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佳慧 《现代情报》2009,29(5):213-217
简要介绍国内外知识地图研究现状并对重要文献加以分析和论述。从研究时间和研究成果、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形式5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国内外研究特点的不同之处,以期找出未来知识地图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姜鑫 《现代情报》2016,36(2):167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特点以及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我国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的未来研究动向进行了评判,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有胜  郑国璋 《中国科技纵横》2011,(14):173-174,179
书法地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该学科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学科定义、书法与地理关系研究、书法文化生态研究、书法文化源地及书法文化圈研究、书法传播与扩散研究、书法文化区研究、空间、地域与书法研究、书法景观研究等方面。文章从学科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书法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并分析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该学科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Scopus数据库引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构建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对高水平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进行综合分析,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四个维度评价高校科研竞争力的现状、水平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高水平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科研生产力水平已具有一定的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科研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水平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学术品质,关注国际科技前沿、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实质性合作,加大海外引智、引才力度,加快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引导科研人员重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科研群体的实证研究,重点调查其科研信息的获取渠道,对广东省各级科研项目的公正性与透明度感知,对各级科研部门的科研服务态度、效率与水平的评价,对科研服务品牌创建的认同。从而进一步分析广东省整体科研环境和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科研服务品牌的创建是促进科研管理创新,优化科研环境的一个重要的路径和方向。同时,提出必须构建即时、互动的科研服务平台,创建公正、透明和高效的广东科研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