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光梅 《科技风》2023,(1):142-144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深深影响着各行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对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成为图书馆创新服务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的服务措施要以“互联网+”思维为契机,积极创新、探索新的服务方式,推进“互联网+”的知识服务理念,打造出以人为本、开放共享的图书馆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杨俊丽 《现代情报》2017,37(2):89-92
图书馆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互联网+”为处于困境中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向。文章在分析当前学科化服务研究进展及困境的基础上,多方位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内合外联、多方参与”的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体系,最后提出学科化服务“+大数据、+游戏、+学术研究、+阅读推广”的创新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晶晶 《现代情报》2016,36(11):99-102
互联网+引领着创新2.0的新时代,深刻地改变着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也标志着图书馆进入到了关键转型期。文章深刻剖析了互联网+改变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典型特征,阐述了互联网+带给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源泉与动力。大数据和用户参与是互联网+对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核心要素。探讨了互联网+使互联网技术推动图书馆创新服务,多类型图书馆的协同合作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有力支撑,供应商也驱动着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互联网+势必对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互联网+促使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技术使用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平等自由享受与个性化需求满足的和谐,平衡用户数据开放与数据安全的矛盾。互联网+势必会对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人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寻求与外界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跨界创新合作。文章梳理了图书馆跨界合作创新实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跨界合作创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唐虹 《现代情报》2018,38(10):142
[目的/意义]通过此研究给图书馆跨界服务研究和图书馆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文章从研究城市图书馆跨界服务概念入手,在分析其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图书馆基于服务集成的产业间跨界融合模式、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跨界服务模式和基于上下游协同的供应链跨界服务模式3种跨界服务模式,并根据功能的不同每种模式又可进行细分。[结果/结论]"互联网+"时代城市图书馆跨界服务是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赵一洁  李英  马艺峰  王金 《现代情报》2016,36(5):133-137
互联网+环境下,针对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点:内容要求多元化;服务方式要求主动和互动;信息传播要求快速及时。本文提出如下图书馆微服务策略:丰富图书馆微资源;建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图书馆微服务系统;主动提供个性化微服务;组建微服务团队,建立微咨询团体。以期能拓展图书馆的微服务内容和方式,更大程度上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同时也扩大图书馆的在公众心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经渊  陈雅 《现代情报》2016,36(10):113-117
针对“互联网+”时代传统采访工作模式的适应性已暴露出种种局限,图书馆面临重新调适和变革的挑战的现状,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采访模式。在总结国内外图书采访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指出现有图书采访工作面对的挑战,总结分析“互联网+”时代图书采访的基本特征,为图书馆创新发展模式、在变革中求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7)
“互联网+”时代正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并进一步给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契机。文章阐述了“互联网+”的涵义及其特征,分析了基于“互联网+”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互联网+”推进中医服务水平升级、促进中医服务平台建设、改善中医服务资源配置、优化中医服务医疗机构布局、改变中医服务监管模式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杨涵潇 《科技风》2023,(26):166-168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传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志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完成志愿服务,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想要全面发挥“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首先需要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加高效的开展,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那么在互联网背景下怎样才能高质量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呢?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实践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蒋萌 《现代情报》2016,36(3):92-96
“互联网+”崛起为图书馆空间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但机遇与挑战同在, 发展与制约并存。本文立足空间, 审视技术、思维、模式与机制影响因素, 探析“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多元复合结构、多样扩展功能与移动智能方式特征, 论述了开放融合一体架构、转变方式集约发展、双向驱动协同创新的空间再造思路, 提出了更新理念、科学定位、立足本位、深化改革、网络战略与创新驱动对策, 旨在助力“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要关注时代背景的变化及对可利用资源的挖掘利用,"互联网+文化提升"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新背景,也是其发展的技术支撑和目标方向,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图书馆内部资源和校内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并搭建起以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统一平台,使资源互联、用户与服务主体互联、线上线下互联,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云南省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立足于云南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新时代推进云南“放管服”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现状,旨在说明互联网+背景下,对如何创新与发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互联网的思维以及"互联网+图书馆"的理念与其服务模式,阐述了"互联网+"对于当前图书馆的转型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分析图书馆现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互联网+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根据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概念自提出以来,不断地被应用到各行各业,逐渐成为了各大行业的主导战略。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图书馆"的可行性及发展思路,优化"互联网+图书馆"服务理念在阿克苏地区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这对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读者体验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在"互联网+图书馆"环境下读者服务的现状,并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以及图书馆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图书馆开展好人性化服务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依托互联网发展的行业越来越多,高校图书馆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也应结合"互联网+",以互联网为平台和依托,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有效、优质资源,将高校图书馆建设为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使高校图书馆为学生及其他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已经成为各高校图书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广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成就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成就了支付宝,传统的安保服务+互联网成就了360,传统交通+互联网成就了快的、滴滴,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成就了世纪佳缘……不可否认,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深切地改变了我们生活.在“互联网+”的教育时代,语文课堂生态又有怎样的改变,语文教师又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呢?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和功能,同时分析了网络时代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潜在要求及文化建设所扮演的角色。重点论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得到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