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委婉语的使用过程就是言语交流者选择语言、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是基于对中国文化的顺应,同时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明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明喻的使用过程是言语交流者顺应语境和追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而言语交际者的语境假设和对话语的选择对明喻的使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关联—顺应理论对言语交际中明喻使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明喻理解和运用的认知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和谐类的间接言语行为,本质上具有委婉有礼、令人愉快的语言特色,得体的使用自然是关键。而委婉语的研究多侧重于静态的条件分析,本文以利奇的"礼貌原则"及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保全论"为理论基础,将委婉语的言语行为的得体性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谈话者在委婉语的语言形式和策略层面上作出一定的选择去顺应整个谈话过程中的交际语境,以实现该言语行为的得体运用,从而促进交际的成功,建立或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政治委婉语是在政治活动中使用的委婉语,它有着不同的功能来满足不同的政治目的。在结合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基础上,以冉永平提出的顺应-关联模式为理论基础对英语中的政治委婉语进行分析,试图阐释其产生和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被称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对维护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对委婉语的使用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委婉语的选择是交际者对交际所处的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进行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蕴含了浓厚的文化信息,是社会文化心理在语言上的反映。根据顺应理论的观点,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在交际中,委婉语使用的语境关系顺应也就是委婉语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在交流中的表达效果对语境有特殊的依赖性。本文从言语交际角度阐述了委婉语与语境的关系,具体分析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社会语境、情景语境在委婉语的使用和理解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委婉言语行为在国内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把委婉语词和委婉言语分别从语义和语用两个角度截然分开来考察.其实,就它们产生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能定向而言,两者都属委婉言语行为,都属Verschuere顺应理论关照下的"得体语言变体",即该理论的"选择——顺应"模式对委婉言语行为的动态生成更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委婉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语用学。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之后,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选择使用委婉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最后指出它们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结合以往不同角度的委婉语研究成果,从顺应理论角度指出商务英语委婉语的使用是心理、物理、社交世界顺应的结果。认为委婉语的选择使用是商务英语中一种普遍现象。商务英语交际中掌握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礼貌原则,在实现有效沟通和交际的同时发展和巩固商务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商界竞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斯皮伯和威尔逊(Sperber and Wilson)的关联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关于认知和交际的理论,它已被广泛运用于口译和笔译研究。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委婉语口译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一个语际间的阐释过程,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动态过程。其口译策略是:直接翻译法、间接翻译法和变通法。  相似文献   

12.
凌云 《海外英语》2011,(10):343-344
委婉语是人们交往过程中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该文试探讨了委婉语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面子保全论的关系,以使人们更好的运用委婉语,实现交际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委婉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委婉语在话语交际中的各种社会心态 ,分析委婉语产生的历史和政治原因 ,揭示了委婉语强大的社会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4.
网络委婉语是极具时代特色的语言,以含蓄的表达实现特殊的语言效果。本文从模因论的雏度对网络委婉语的模因传播过程、模因类型和特征进行阐释,为更好理解网络委婉语的演变及成功的语言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英语委婉语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在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认知委婉语在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方式,才能够调整好礼貌程度,从而把给对方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本文从民族文化性、时代性、地域性和语域变异性四个方面论述了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探讨了它在交际中的避讳功能、润滑功能、礼貌功能和掩饰功能。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使用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存在于各个社会,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同时由于语言根植于文化,通过委婉语的运用,我们可以洞察不同社会的文化差异,委婉语历史悠久,英语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最早来自于希腊,由两部分组成,前缀eu指good,后缀phemism指speech(语言),结合在一起就是指好的言语。它是指在言语使用过程中,人们在谈论尴尬或者不好的事务时,尽量避免用粗鲁的或直接的语言,换之用温和的表达方式,委婉语作为一种修辞格,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委婉语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随着社会发展其功能和范围在不断扩展,因此,了解委婉语有利于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间接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是人们出于避讳、幽默、礼貌等原因而采取的婉转、间接的表达方式,间接性是其主要特点之一。英语委婉语有词汇、修辞、语法等多种构成手段,正是这些手段使其语言间接性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关联性来处理话语、认知事物。文学作品是作者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相关语境假设进行思辨、推理,寻求最佳关联,从而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在文本中相遇,相互交流,“共同创作”,完成作品意义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对英语双关语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来表达,双关语就是其中之一。对双关语的解释我们多采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和Grice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是听话者对说话者的意图进行识别的认知过程。采用关联理论对英语双关语进行分析,从而解释为什么发话者或受话者要使用双关语及如何问接表达其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委婉语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现有的分类主要是从语言本身着眼的,没有顾及到委婉语使用者的目的,从社会功能和语用心理的角度,可将委婉语分为利他、泛利、利己三类。利己委婉语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是礼貌用语。该分类有助于解决有关委婉语“文雅”与“虚伪”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