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握好习作的时间 在什么时候习作最合适?这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前思考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以往的课程安排总是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某天上午或下午有两节连堂的语文课,称之为"作文"课.每每上这两节课,学生总会唉声叹气,思维的弦被绷得紧紧的.课堂上学生更是硬着头皮,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将文章凑齐.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为了应付习作,早早找来几篇范文,老师一布置题目,他们马上就把范文抄在作文本上,交差了事.这样的教学,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被动地进行习作,完成的习作肯定是套话、空话、假话.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辛辛苦苦写完自己的习作,老师批改完后,接下来就要上习作讲评课,因为这一环节是及时反馈习作的修改方法思路、老师与学生交流意见和提高批改质量的一个关键步骤。这次的指导对于写作前的辅导来说,属于再次指导。那么如何使这一次的指导更有效果呢?一、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批注修改作文随着语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目前很多老师充分地意识到了"老师规定题目学生写,学生写好老师批改,学生习作偏重批改不重视讲评"这一严重的弊端,因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尊重学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说到习作教学,不能不提起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他的"作后讲评课"让人耳目一新。管建刚老师的每一节习作讲评课都是"班本化"的教学。他从学生习作的言语现象中提炼出言语学习内容,加以归纳、整合,典型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习作讲评课堂上展开言语学习,提升言语技能。  相似文献   

4.
正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很多学生愁眉苦脸,写作时抓耳挠腮。学生为何对习作不感兴趣,是他们天生讨厌这件事吗?当然不是。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拾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一个有趣的题目,自由的表达空间,自主、合作的评改方式,就可以让习作有趣起来。一、让题目变得有趣类似于"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等等写人系列习作,还有"记一件有趣的事""记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记一件事的习作,写来写去总是这些题目,怎么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呢?如果换一个题目呢?我们给常规的习作题目做了适当的改变。例如,我们常常会遇见介绍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 作文教学中常见的方式,是老师布置题目、学生习作,然后老师批改讲评。这种方式周期长,效果有限。如果针对学生习作中的一些薄弱点,设计一些专项片段训练,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指导、习作、批改,则能使习作教学有针对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清问题、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课不好上。有次单元习作的题目是《我会……》,为了让学生有倾诉的对象,能更好地叙述自己会做什么,我把题目改为《我教游老师……》,学生一下子就多了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说到习作教学。不能不提到特级教师管建刚。管老师将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归纳、整合,然后以此为起点展开习作讲评教学,可以说每一节习作讲评课都是“班本化”教学,针对性强,学生提升快,因此受到广大老师的追捧.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老题目了!说它“老”是因为在《作文大王》2003年第3期上曾刊登过周建军老师出的这个作文题(当然还有周老师的弟子们的作文)。后来印老师的弟子们看到了,觉得很有意思,就向印老师推荐,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组作文。其实一个题目是可以写出许多好文章来的。习作话题:老师将一支粉笔折断,分成两截,而后丢到地上。习作要求:根据老师的动作及其过程,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习作对象: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沙岗小学学生。本期主持:印晓红老师语文课《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正在进行着,究竟是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物体下降的速度与其重…  相似文献   

9.
从事教学多年,指导学生习作的课也上了不少,但产生稍好的习作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选材。现在小学语文每单元后都有习作的内容,其内容有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就写人而言,学生爱写老师、写父母、写同学。写起老师来就是老师如何关心  相似文献   

10.
<正>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就是习作教学。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看到习作题目经常无从下笔,到底写些什么呢。笔者以为,优美词句段的积累应该是一种有利的资源。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选择精妙的词语和句段,同时用在课外积累上,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学会自主积累灵活运用。另外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很多语文教师给学生习作打分时难得打高分,倒不是他们有意为难学生,而是学生习作水平确实不高。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好文章,然而难得打高分的做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写出好文章呢?钱梦龙老师曾接手一个初一差班,该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差。全班第一次作文时,钱老师对学生明确提出两个要求:1.把题目写在正确的位置上。2.不写错别字。作文本批阅发下后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竟得了85分的高分,教室内顿时一片哗然。等大家平静下来,钱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的作文达到了老师提出的两个要求,为什么不应该得到85分呢?钱梦龙老师说这一次作文不光在作…  相似文献   

12.
<正>微课堂很多同学的习作让人似曾相识:公交车上让座,下雨时妈妈送伞,生病后老师给“我”补课,扶老奶奶过马路,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同学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陈旧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中所见所闻均可成为习作材料。比如《我的老师》这样一个常见的题目,多数学生爱写老师的敬业精神、对学生慈爱等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写写老师的爱好、个性等,或许会另辟蹊径,意境大开。  相似文献   

13.
很多语文老师给学生习作打分时难得打高分,这往往倒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学生习作水平确实不高。作为老师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好文章,然而难得打高分的做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写出好文章呢?钱梦龙老师曾接手一个初一差班,该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差。全班第一次作文时,钱老师对学生明确提出两个要求:1.把题目写在正确的位置上;2.不写错别字。作文批好发下后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竟得了85分的高分,教室内顿时一片哗然。等大家平定下来,钱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的作文达到了老师提出的两个要求,为什么不应该得到85分呢?钱梦龙老师说这一次作文不…  相似文献   

14.
曾经听过两节有关表达感受的习作指导课,一节是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课,一节是邢跃武老师上的自主开发的习作课。两节课的授课对象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捕捉感受、表达真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这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和改革习作教学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各位同仁:大家好!在习作教学上“学生管写.教师管改”似乎已成习惯。老师们的挑灯夜战学生在意吗?这种精批细改学生领情码?来必!习作评改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实验老师思考并尝试着为孩子们搭配一组立足课内、发展课外的习作评改“套餐”。现在奉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叮铃铃——”,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我快步向教室走去。快到教室门口时我灵机一动:这节课是习作课,习作的题目为《当老师不在时》,何不给学生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看他们到底会干些什么。于是,我悄悄躲在后门竖起耳朵听教室里的动静。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对小学生作文定位不准,要求过高;大多练写命题作文,很多时候题目出得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崔峦老师的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习作命题及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更新命题观念,改进命题方法,有效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8.
近来 ,在《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都陆续刊登了这样一篇学生习作 :“……那天 ,我在体育课上犯了错 ,下课以后 ,老师把我带进了办公室。当时正好有几个老师在偷偷地吸烟 ,于是这个老师说 ,有小孩在 ,别吸烟了 ,其他老师立刻掐灭了烟头……”看了这篇学生习作 ,真是令人感到欣慰。这样真实的生活场景在学生的习作中现在是越来越多。小学生的作文终于开始流行“实话实说”了。曾几何时 ,我们的小学生作文 ,题目都是离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地遥远 ,让学生感觉摸不着边际 ,而且从作文题目一眼就能看出老师判分的价值“导向” ,例如 :《我为做了一…  相似文献   

19.
黄燕 《中国教师》2012,(22):65-68
<正>一、题目:授之以渔,变脸有"术"习作题目犹如人的眼睛。精彩的题目读前能够吸引人的目光,读后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习作如何命题,教师经常缺乏方法的指导。某次单元习作童年趣事,学生的习作题目又是千人一面。以第一和第二小组为例,16个学生的习作题目大多数是《童年趣事》《难忘的童年》《童年的一件事》等,只有两个学生的习作题目与众不同:一个是根据文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习作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分析讲解题目要求—学生按要求写作—老师范读例文讲评”这一流程为主。在应试化的要求下,习作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教师对习作要求讲解得很清楚,学生习作效果依然不乐观。创作性戏剧能够激发学生发掘生活经验、增添生活阅历、发挥创作力,使学生在身体、心理、情绪与口语上均有表达的机会,并能够个性化且充满创意地表达。本文分析了创作性戏剧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应用策略,最后总结了创作性戏剧在习作教学中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