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硕 《新闻爱好者》2011,(3):124-125
自Twitter开创微博以来,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这一新媒介成长壮大的速度和程度都远超人们预料:2006年Twitter成立,如今它的Alexa排名已达全球第11位;2009年国内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微博,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3,(42):18-18
微博社交网站Twitter(推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每支股票由发行价26美元涨到了开盘时的45.1美元.涨幅7.3%。  相似文献   

3.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Twitter,登台"亮相"后迅速风靡全球。新浪科技2011年1月12日报道,Twitter董事长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表示,其全球用户数量已突破2亿,并且将来有望超越Facebook。2007年,叽歪、饭否两家公司建立中  相似文献   

4.
一、微博的产生和兴起微博英文名称为micro-blogging,即微型博客。在微博中,用户可以发布140个字符以内的短消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全球诞生的第一款微博是Twitter,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到2012年1月份其独立用户数达到4.62亿,其中活跃用户占28%。  相似文献   

5.
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微博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大范围的席卷全球,其碎片化的“语录体”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微博已在科技、企业、娱乐、新闻等众多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档案馆来说,研究和利用微博是档案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如何更好的在档案馆中利用微博是值得我们档案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全球视野     
《视听界》2012,(1):10-11
美联社:大新闻不许先发Twitter美联社一名摄影记者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被捕,有员工将此消息发布在微博网站Twitter上。美联社高层对此进行了指责,并作出严格规定:一切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都要首先提交给美联社,而不能自行在Twitter之类的社交媒体上发布。微博在全球范围内给各大新闻机构增添了压力,包括美联社这样的新闻机构,已开始实施强硬的措施以应对这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微博传播及其对专业新闻媒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5月Twttr(即后来的Twitter)正式开通,时至今日已成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大、市值最高的微博服务。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我国首个微博服务新浪微博(内测版),随后搜狐、网易、腾讯等也推出微博服  相似文献   

8.
微博传播在中国主要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娱乐内容高于新闻内容。惠普实验室于2011年7月份发布了一份报告,对新浪微博和Twitter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较多来自于娱乐类内容,而Twitter的热  相似文献   

9.
陆慧 《四川档案》2013,(3):45-46
据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省新闻网报道,该省档案馆利用Twitter征集哈利法克斯大爆炸事件相关故事,并将生成的微博归档保存。作为风靡全球的社会化媒体,微博已被广泛用于档案馆的形象宣传和馆藏资源开放服务。但此事件中档案馆首次将微博应用于档案征集工作,为微博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开辟了新思路,对国内同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亮 《青年记者》2012,(26):11-13
自从2006年Twitter创办以来,微博迅速在全球普及和发展。艾瑞研究报告称,微博服务的月度浏览时长已超过新闻资讯大类,呈现出强大的媒体特征。在2010年以来的诸多公共事件中,微博在网络舆论的形成、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博的作用也开始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在热门事件中,微博的表达与网络环境中的其他表达有何  相似文献   

11.
王一鸣 《新闻传播》2013,(12):124+126
一、微博及其给传播带来的变化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2006年,blogger.com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的新兴公司全球首推Twitter服务,标志着微博这一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正式诞生。2009年,新浪公司推出了类Twitter网站的微型博客服务,这是目前中国注册用户最多,信息发布量最  相似文献   

12.
微博作为新型交流媒介的意义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客,简称微博,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并可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它是新近兴起的Web2.0研究的一个分支,符合让用户参与创造内容的核心理念.微博在全球的兴起以美国的Twitter为集大成者,近几年在我国也得到了网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BBC全球新闻部主管理查德·塞姆布鲁克曾用五个字来概括新媒体在传播领域的意义:"观众上场了"。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在这里,"观众"纷纷"上场",热闹纷呈。据统计,截至2011年1月,美国微博Twitter全球用户数量已突破2亿。学界业界亦都称自2010年中国已进入微  相似文献   

14.
Twitter模式在美国兴起几年之后,中国的微博(也可以看作"类Twitter")应用也开始躁动.虽然模仿Twitter的"饭否"、"叽歪"等早就出现,但他们在中国的发展磕磕绊绊,而新浪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推向公测的微博,让人看到了微博应用在中国普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续迪 《新闻世界》2012,(5):79-80
从2006年Twitter作为第一家微博类网站诞生,2009年新浪微博作为我国国内第一家成熟微博网站上线测试,时至今日,以Twitter和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国内外微博网站分别凭借自己灵活、便捷、及时、互动等特点,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还对信息采集、发布、传播方式带来变革。  相似文献   

16.
李岩 《记者摇篮》2012,(11):28-29
一、微博的诞生与发展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6年3月微博由博客技术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Twitter推出发行,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  相似文献   

17.
汪芳  胡清华 《出版参考》2015,(11):41-42
近年来,以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风靡全球.在经历了2009-2012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微博的用户活跃度有所下降,而点对点的、闭环交流的、私密性更强的微信则异军突起,大有独领风骚之势,故不少人认为,现如今已进入“后微博时代”.但微博的传播广度和信息接受效度相较于微信公众平台等其他媒体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微博是Web2.0的最新表现,成为继论坛、博客、WIKI、SNS之后热门的互联网工具。最早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之后中国出现了叽歪、饭否、嘀咕等微博网站。而新浪微博和人民网微博的上线使得微博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微博客盈利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浪微博在国内掀起的新一波类Twitter风潮,微博客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虽然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本土化微博,仍处在积聚人气、打造品牌的初级阶段,但是借鉴Twitter经验,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微博客盈利模式却十分必要。试结合微博客特性,对微博客具体的盈利模式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微博的起源及发展 所谓微博,即指微型博客,具有即时发布信息、上传图片、抒发情感、推销商品、播报新闻等多元功能.微博的发展始于2006年美国Twitter网站的建立,该网站也是目前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微博网站之一.随着国外使用微博的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微博的运用也日益广泛,早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与希拉里都在Twitter建立自己的微博主页,通过微博发布竞选进程,宣传各自的参选理念,并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