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桂香 《考试周刊》2011,(22):161-161
教学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政治课也不例外。教师在授课前要深挖教材,备好课,备透课,深刻领会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意图,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这一点,每位政治课教师都应该做到。在此基础上,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讲懂、讲透、讲活,使学生喜欢听,愿意听,产生强烈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有些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也很刻苦,却存在“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倒”的现象,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在解题过程中缺乏自我监控能力.在数学的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是提高解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近日报载大学语文鸡肋化倾向日趋严重,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学、学生抱怨教师教不好,尤具讽刺意味的是大学语文教材却如“春秋战乱”,仅书名中含有“大学语文”的图书就多达759种。语文教育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有识之士叹惋“当心象形人变成拼音人”——有些学生能讲流利的英文,但中文却很不乐观,连个通知都写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听到有些教师这样抱怨: “细胞呼吸的机理,我已经讲给学生听了,但他们却没弄懂。” “花的各个组成部分我都已经帮助学生复习过了,但他们还是考不出。”  相似文献   

5.
谈阅读课本     
学生要想学好各门功课,首先要全神贯注地听懂、听好每节课,其次还必须学会认真独立地阅读课文.现在有些学生不会使用教科书,好象与课本没有多少缘分,一册书从开学到期末很少翻阅.这与有些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充分使用课本,不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有关系.课前预习能帮助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听讲,课堂上使用课本,能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贯起来,弄清概念,进行思考,融会贯通,加深理解.课后复习,能再现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便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6.
正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的课,讲的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望着学生似懂非懂的眼神,教师一句"大家懂了吗"的提问,引来一位学生"不懂也没关系,反正可以抄"的嘟囔。尽管声音很小,还是引来学生的满堂哄笑。"学生的基础太差,这堂课有些内容又抽象,我自己明白了,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学生也明白。"在课后的交流中,这位年轻老师用无奈的口气表达了她的困惑。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茫然,这样高消耗、低效率的"高碳"状况在教学现实中并不少见。真的单  相似文献   

7.
蒋南军 《成才之路》2014,(26):50-51
正政治课堂上有的学生睡觉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和重视,据我的观察和了解,学生睡觉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政治教师讲得太乏味,很多中学的政治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在教学上照本宣科,对教材没有经过精心和科学处理,重复教材,抄袭教参,看着教案一味地讲,内容乏味,引不起学生兴趣,学生一旦没兴趣听就会消极地放弃当前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讲台上孜孜不倦地向学生们传授着知识,而下边有些学生却睡得津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阶段,能掌握、理解教材上的基本史实可以叫懂,能在此基础上做好题目叫会,能把掌握的各种史实融会贯通叫通。经常听到有老师这样批评抱怨学生:“这个内容都已经讲过做过多次了,你怎么还做错呢?”其实有些问题学生懂了不一定会,会了不一定通。下面以辛亥革命为例。谈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通过“导”,让学生走活懂、会、通这三步棋。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教材设置综合性学习活动,其初衷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构建大语文观念,将各科知识和语文学习衔接在一起,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训练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不乐观。有些教师走马观花,一掠而过;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根本不上。可是在每年的中考试卷中,综合性学习活动题目却屡见不鲜,学生大多答得  相似文献   

10.
常有些青年教师捧着教材来咨询:“这篇课文要怎样讲才深才透?”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简要回答是:作为教师钻研教材要深要透,但不等于也要求我们的学生6~12岁的孩子,也要懂深懂透。也许大家对我的回答会感到茫然。于是,我想做如下解说。一是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相似文献   

11.
教法忌单一     
前些时,去某中学听语文研究课。授课教师在讲解语文基础知识题目时,前一个题目是由教师直接揭示正确答案,后一个题目却有意绕了个弯子,先以肯定的语气讲一个错误答案,有些学生为之一愣,迅即指出“错了”。老师便抽学生回答,学生答得不甚了然。此刻老师才一板一眼地讲解正确答案。学生完金懂了,也会心地笑了,方知这是老师讲课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有机会观摩了众多教师的课,发现有些教师都在接连不断地犯同一个错误:教学新课时,不论学生懂没懂,教师总是统一讲解,并要求学生统一听,懂了的学生就只好乖乖地坐在教室里,装模作样地听。少数学生装不了,便偷偷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画画、做作业等,待老师提问时,便出现摸不着头脑的现象。教师这样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无疑是在迫害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不浪费学生时间而进行有效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邓沫江 《教师》2011,(33):120-120
最近,笔者有机会观摩了众多教师的课,发现有些教师都在接连不断地犯同一个错误:教学新课时,不论学生懂没懂,教师总是统一讲解,并要求学生统一听,懂了的学生就只好乖乖地坐在教室里,装模作样地听。少数学生装不了,便偷偷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画画、做作业等,待老师提问时,便出现摸不着头脑的现象。教师这样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无疑是在“迫害”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不浪费学生时间而进行有效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碰到很多不可思议的情况:学生课上例题一听就懂,课后题目一做就错;错题经过老师讲评学生订正后,仍有学生继续错之;学生能得出正确答案,却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学生只会模仿解题,创造性的解法缺失.教师对这些情况颇感头疼,有的老师是反复讲解,但却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信息传递、思想和情感沟通的一种学习对话。单就教师的语言来说,教师的语言是讲给学生听的,讲的原因是因为学生不懂,讲的目的是让学生听懂。所以,教师对自己所讲的每一句话都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先布置几个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实施教学目标。它对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的确是一种革命,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上述教学又明显露出许多局限性。学生思考的问题都是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和内心需求,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极为不利。离开了教师,学生不能自主确定学什么,不懂得怎样深入思考,提不出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我认为学生也应成为课堂的提问者。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碰到很多不可思议的情况:学生课上例题一听就懂,课后题目一做就错;错题经过老师讲评学生订正后,但仍有学生继续错之;学生能得出正确答案,却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学生只会模仿解题,创造性的解法缺失.教师对这些情况颇感头疼,有的老师是反复讲解,但却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武娟 《南昌教育》2007,(12):27-28
新课改后,思想政治课教材变换频繁,学生的负担越来越轻了。但老师却感觉这书越来越难教。……作为农村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我对教材存在的问题感触良多,目前主要的问题有:1.教材城市化;2,压缩饼干式;3.可读性强、可讲性差。这些问题使得初中思想政治课老师,教授不甚得法,教学不甚受欢迎,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对阀题的组织是教师划线学生背线。中考开卷考后,学生压力减轻了,上课不认真听课,不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于是出现了学生学习没兴趣,教师授课无信心,  相似文献   

19.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师觉得难教,学生普遍觉得难学;不少学生感叹自己的物理学习情况是"一听就懂、一点就通、一教就会、一做就错"。虽然有些问题老师已作反复讲解,但学生还是考不好。尽管考题难度不大,且有些考题平时都讲过,但是就以为每次都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教师讲清了,并不等于学生就听懂了;学生自以为听懂了,其实未必真懂,即使听懂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教导我們,凡事要从实际出发。教学工作也不能例外。要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地处理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采取启发式的教授法,使課堂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场所。过去我往往重視教师教的一面而忽略学生学的一面,总以为課本上的內容学生看不懂,必須教师讲得深讲得细。但事实上井不如此。我記得上学期教初一代数“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有些內容教师还沒有讲到,学生已把习題做好了。这说明学生是有一定的閱读能力的。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联系过去学的知识,提出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来。如初一学生学习了有关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